《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七)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3-09 16:29      字數:2830
  我們前麵已講過,起出卦時若是老陰或老陽爻,得變爻,這一變就變出了另一個卦畫,自然又出現了一個卦符號來,算卦上還要結合變卦來斷事。這都是人為的規定,本沒有科學的道理。如占出“澤風大過”卦時出現了兩個變爻,即四爻和五爻(即作此“O”標記)是老陽爻,如規定用銅錢起卦時,拋三個銅錢落地時,均是背或均是麵時,就規定是老陰爻或老陽爻,這就是變爻,通過“變”就變出一卦來,這是起卦上的一套說法。那麽“澤風大過”卦的四、五爻,由陽畫符號,變成陰畫符號,就變成了“地風升”卦了。這就是郭璞筮出的“大過之升”卦的說法。而“其辭說”的“大過卦者義不嘉,塚墓枯楊無英華”。這是“其辭說”中六句話裏的頭兩句話,這兩句話的含義是通過筮出卦的本卦與變卦結合而得出說法。

  “澤風大過卦”的世爻為父母爻,父母爻也當祖上看待。世爻的亥水變成醜土(變卦),醜為亥的墓,土又克水,這就成了“塚墓枯楊無英華”說法的來曆。因為亥水受醜土克製,沒了水,就不能生本宮的“木”了。這不過是卦師的一種想象模擬說法而已,本沒有一定之規,可有多種的解釋與聯想。

  而另兩句是“振動遊魂見龍車,身被重累嬰妖邪。”“澤風大過卦”為納甲筮法中震宮卦裏的遊魂卦。“震”又為龍車取象,未土變成酉金官鬼,這是未土生酉鬼(土生金),這兩句就是這種來曆的說法。

  最後兩句是:“法由斬祀殺靈蛇,非己之咎先人瑕”。這是根據什麽而推斷出先人殺過靈蛇的過錯呢?推斷祖先之事,看父母爻,父母爻是亥水,可能那時已出現地支衝害的說法。“已亥衝”,已火與亥水相衝犯。已又代表蛇,因十二地支又代表十二生肖。隻有這樣聯想,才能聯想到祖先衝犯了靈蛇。這一卦裏的斷法所得的“其辭說”,卻與《左傳》裏的筮法不同了,是以“八卦納甲筮法”取象類比人事吉凶,不再像《左傳》裏的筮法借用《周易》文辭當占辭的那種比類聯想“推理”所問人事吉凶。這八卦納甲筮法取消了以往用《周易》裏文辭當占辭的筮法,八卦納甲筮法就是京房創立的八宮納甲筮法。

  《洞林》中這一筮例中出現的卦名與“其辭說”,筆者也隻是按納甲筮法推演了一凡。若從主卦與變卦及本宮卦取象與五行生克,再加上卦裏的六親取象等等,可以從多個方麵去聯想、類比、附會。因為這種方法本是想象出來的,即本沒有任何道理。那麽也就可以任意的去聯想搭配,而推斷出想要的結果來。

  總之,郭璞占筮後說出那幾句話,而顧球跟蹤訪問落實,得知先人曾經砍伐大樹,把一大蛇殺了。後又有路人過房舍時,看到過有龍牽車的現象。這不就一一對應了郭璞占筮所看出的那些“先知”之事,其姊的病也找到了原因,是先祖殺過靈蛇,就報應到他姐姐的頭上,顧球的姐害病還就害著吧,也就沒有什麽怨言了。這種占筮說法,現在看來,確實是封建迷信,應當徹底批判。

  《洞林》裏的筮例斷辭,並不好理解。但無論如何的筮法,皆不過是附會而已。我們卻要知道這打著《周易洞林》為名稱,但與《周易》又有什麽關聯呢?這還能說是用《周易》筮卜嗎?完全是八卦納甲筮術,可已然要打著《周易》名稱而說筮卜之事,是何道理呢?

  《火珠林》的產生,其特點被認為是以錢代蓍,但筮術是取京房的八卦納甲。相傳《火珠林》筮法是唐末宋初的麻衣道者所為。《火珠林》已提出了“卦定根源,六親為主”。用五行生克刑害,合暮旺空等進行斷卦,這是繼京房的八宮框架,也受其唐時生日(後稱“八字”)“命理”理論的影響,得已充進到“八卦”斷中。由唐到宋又完成了“八字”批命術。“八字”(或稱“生日”、“四柱”)其理論與方法與八卦納甲筮法中的生克六親理論方法是相同的,但具體的運用有所區別。八字批命術的出現,即源於“八卦”納甲筮法的影響,又反過來隨著“八字”術的發展又影響到“八卦”筮術,因為兩者的理論與方法是可以相互借鑒。自八字批命術的出現到不斷的發展,大有替代“八卦納甲”筮法,即宋以降,“八字”批命術的書籍遠遠超過了“八卦納甲”筮術的書籍,有了“八字”術,中國人似乎又有了一個窺視天機命運的法寶。

  至於《火珠林》斷法,無非是看六爻裏的六親取象,通過五行生克,旺相休囚,是千變不離其宗。把五行生克的理論套到人事頭上,推斷出一個吉凶的結果來。

  我們不仿引《火珠林》裏的一些卦理與卦例來看一下,《火珠林》共有六十四節內容,多是講占法,而第一是:

  “易申明義:四營成易,八卦為體。三才變化,六爻為義。

  注雲:書有三而異用,卦皆八以為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自秦焚書坑儒,《連山》、《歸藏》不傳於世矣。又雲:一曰治天下,二曰論長生,三曰卜吉凶。夫三才者,天幹為上,能占九天之外,日月星辰,風雷雲雨,陰晴之事;地支為中,能占九地之上,山川草木,人倫吉凶,否泰存亡之事;納音為下,能占九泉之下 ,幽冥虛無,六道四生之事。夫乾坤二體,各生三索而為六子,六子配合而成八卦。八卦上下變通,遂成六十四卦。夫易本無八卦,隻有乾坤,本無乾坤,隻有太易。易者,在天為日月,在地為陰陽;在人為心目,煉其心而心自靈,修其目而自見。先逢人事,後敷卦爻,人事變通,卦爻自曉,吉凶應驗,曆曆不爽矣。或問:何謂四營成易?答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謂四營成易也。又問:納音為下,能占九泉,六道,四生,虛無等事?答曰:六十甲子生成,變化而行鬼神,是故天幹管天文,地支管人事,納音官地理。如乾卦初爻甲子動,占天文主風,占人事主子孫,六畜,花木,酒饌,憂喜等事;占地理,主穴中有石之類。如占葬地,得之鼎卦,掘地五尺土中有石,其色大赤,離穴四十步,西南近柳樹,當有伏屍,葬出刀傷之人,並主火災。問曰:如何斷之?答曰:世持辛醜,土伏甲子金,世下伏金,是土中有石也。巽下伏乾,是乾為大赤也。第五爻壬申化已未火,火克本宮為鬼,是伏屍鬼,申化未是西南方也。掘下五尺見石者。土類五也,離穴四十步也,出刀傷人者,壬申乃劍鋒金也;主火災者,已未化火,未克辛醜世也,樹旁者,巳未火鬼,與壬午木合住,壬午乃楊柳木也……。”

  這以上的文與注,問與答,是《火珠林》筮書裏所講的卦理與如何斷法。

  古人寫書有一種套路,既有原文,又有注釋。“文”與“注”構成一書的內容。特別像術數類的書,更多則用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詩文隱語寫出,若不通過“注”,是很難知其含義的,這也有其用意;一是怕外人知曉,是師門獨創的東西,怕師門外之人學走了。二是故弄玄虛,以顯神秘。看古代風水術裏的那些文句,如《天玉經》(古代風水書)裏這樣寫道:

  “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江西二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

  “識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北鬥七星去打劫,離宮要相合”。

  這看似詩文式語句,讀來也甚是好聽與上口,若能領會其意,那就象是破譯“密電碼”的那種功夫。古人的心思都用到了這些地方上了,可反過來也別小看古人,那些象“天書”的內容,後人都能一一破譯。所以就出現了漢人做文,唐人做注;或唐人做文,宋人做注的現象。有了後人的注就能知道那些“天書”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