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三)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3-09 16:29      字數:3299
  二、八卦筮術上的一場“革命”——納甲筮法的誕生

  1、西漢京房在天人同構(即“天人合一”)的巫術與神秘主義思潮裏架構出了“納甲筮法”,奠定了後世二千多年裏的八卦算命基石

  我們已知中國占卜習俗源遠流長,從《尚書》中的“西周文”裏看到西周初期,周公還在用烏龜占卜,還沒有出現筮卜。而從考古上也沒有發現西周時期出現“八卦”筮卜。已知春秋後期(通過《左傳》一書裏的筮例記載),用著草起筮可以從“六十四卦”中得出某一卦,這就是“八卦”筮術的出現。“八卦”筮術是從“六十四畫符號”中派生出的筮法。也是將八卦取象分配進去“六十四畫符號”裏,由此“六十四畫符號”演變成“六十四卦符號”,即變成“八卦”筮術工具。由此產生出如《歸藏》、《連山》的八卦卦書。後來巫史又把《周易》改造成繇辭,以此卜問人事吉凶。

  到戰國後期龜占、八卦筮卜逐步從政治舞台上銷聲匿跡了,因戰國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又是諸侯王之間生存競爭的時代,是周王大一統連名份也不存在的時代了。戰國是由諸侯公升格到王的時代,自然是諸侯王們爭奪獨霸天下的時代。

  競爭生存的環境裏必須促使產生理性的思維,故戰國時代產生了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並成長出一大批古代曆史上最傑出的思想家。但戰國時期的文化雖從神學思想中走出,卻又走向王權專製思想裏的時期。戰國時期又是王權專製思想成熟的時期,戰國晚期又是帝製運動時期,同時又是神秘主義思想產生時期。

  雖然戰國時期文化得到空前的繁榮,在諸子遠離神學巫術的同時,卻張揚了王權思想。而不同於歐州中世紀後期的文藝複興時期,在對神權進行批判的同時,緊跟其後的是啟蒙運動。歐州的思想家們,再接再厲的是對封建王權思想進行了徹底的批判,才產生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學說。

  而我們的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在遠離神學的同時,而張顯的是王權思想,缺失的是對王權製度的批判。所以隨之而來的是不可逆轉的帝王專製製度。而神秘主義思想回潮同樣伴隨著帝製不可逆轉。這是東西方文化背後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

  秦滅六國,走向專製一統的帝王時代,沒有了爭鳴,隻有的是文化上的專製。連不符合帝國統治的諸子百家的書籍都要禁止、毀焚,那裏還會有新的思想產生,自此中國進入了比歐州中世紀還要中世紀的最漫長的黑暗時代。

  中國的社會,從此停滯了,思想界裏從此韁化了。正如西方的大哲學家黑格爾做為旁觀者對後封建的中國所說的:

  “在個別的國家裏,確乎有這樣的情況,即它的文化,藝術、科學,簡言之,它的整個理智的活動是停滯不進的。辟如中國人也許就是這樣,他們兩千年以前在各方麵就已達到和現在一樣的水平。但世界精神並不沉陷在這種沒有進展的靜止中。”(《哲學講演錄》第一卷[德]黑格爾著 商務印書館,1997年印刷第8頁)

  黑格爾在十九世紀裏認為的中國同它兩千多年前是處於一樣的水平。這不能不認為黑格爾說的正確。甚至說,在文化思想上還不如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實際是在倒退了。而隻有一種文化現象,也許黑格爾並不知道。中國神秘文化上的術數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壯大。

  戰國晚期神秘主義思想抬頭,集新的神秘主義大成為鄒衍。陰陽五行成為神秘主義幽靈的因子。秦統一六國後,短短的統治時期裏,隻有專製的恐怖主義與神秘主義得到發展。

  到漢初,正如《漢書·藝文誌》裏的說法:“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從《左傳》一書中反映,春秋時期既有把《周易》當筮書而用之筮卜,也有“八卦”筮術自成體係內容的筮書(如《歸藏》)而用之筮卜。

  戰國是相對理性的時代,因層出不窮的大思想家的出現與爭鳴,非理性的東西沒有了市場。像《孫子兵法》、《論語》、《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墨子》等書籍,是張顯人文理性的思想,自然無形中排擊了巫術與神秘思想。

  而大一統專製秦帝國時代,除保留卜、醫、種樹之書籍外,其它均為禁焚之列。這就是文化思想上倒退的表現。

  秦不禁筮術,才有了知識文人用武於筮術的天地,也才有了漢朝筮術“易學”上的大發展。即被後人稱為漢象數易學。實際是新的“八卦”筮術學,這被稱之謂漢象數易。這裏的《易》就是廣義上的稱謂,不能單指《周易》,而是代表先秦發展起來的“八卦”筮術“易”。如“三易”之說的那些筮卜易。即在“八卦”基礎上推演出的新的象數易學。

  漢朝被認為是一個“易學”大發展的時代,實際是“八卦”卦學大發展,與《周易》哲學沒有任何關係。也由此象數易學主載了中國二千多年易學界,至到今天。也由此有八卦象數思維,主載了整個後封建社會的思維方式。

  兩漢的“八卦”筮術易學(或稱象數易學),如能說的清楚,本身就得寫一部專著,所以這裏是無法詳細的展開論述。我們隻抽出西漢京氏的“八卦”新筮術來說一說。因為京房創立“八卦”納甲筮法,對後世的算卦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到今天為人算卦的,就是以京房建構的“八卦納甲”筮術的基礎框架。

  京房此人前麵已涉及過,《漢書》有傳,並留下有《京氏易傳》。並且《漢書》、《後漢書》中的《五行誌》裏還引用了大量的《京氏易傳》的占測辭。而唐《開元占經》裏也有大量引述《京氏易傳》裏的占辭。京房可以說是西漢筮術學上的集大成者。又是“八卦”新筮術的鼻祖。

  《四庫全書總目·京氏易傳》提要中說:“《京氏易傳》三卷,江蘇巡撫采進本。漢京房撰,吳陸績注。房本姓李,吹律自定為京氏,字君明,東郡頓邱人。受《易》於焦延壽。元帝時以言災異得幸,為後顯等所嫉,出為魏郡太守,卒以 誅。事變具《漢書》本傳。績有《易解》已著錄。房所著有《易傳》三卷,《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錯卦》七卷,《周易妖占》十二卷,《周易占事》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飛候》九卷,又六卷,《周易飛侯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四時候》十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委化》四卷,《周易逆刺占災異》十二卷,《易傳積算法雜占條例》一卷。今惟《易傳》存。考《漢誌》作十一篇,《文獻通考》四卷,均與此本不同。然《漢誌》所載古書,卷帙多與今互異。不但此編,《通考》所謂四卷者,以晁,陳二家書目考之,蓋以《雜占條例》一卷合於《易傳》三卷,其為四卷,亦不足疑。惟晁氏以《易傳》為即《錯卦》,《雜占條例》為即《逆刺占災異》,則未免臆斷無據耳。其書雖以《易傳》為名,而絕不詮釋經文,亦絕不附合《易》義。上卷,中卷以八卦為八宮,每宮一純卦統七變卦,而注其世應,飛伏,遊魂,歸魂諸例。下卷首論聖人作《易》揲著布卦,次論納甲法,次論二十四氣候配卦,與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子官鬼等爻,龍德虎刑天官地官與五行生死所寓之類。蓋後來錢卜之法,實出於此。古項安世謂從《京易》考之。世所傳《火珠林》,即其遺法。以三錢擲之,兩背一麵為拆,兩麵一背為單,俱麵為交,俱背為重。比後人務趨捷徑以為卜肆之便,而本意尚可考。其所異者不以交重為占,自以世為占,故其占止於六十四爻而不能盡三百八十四爻之變。張行成亦謂衛元嵩《元包》其法合於《火珠林》,《火珠林》之用祖於京房。陸德明《經典釋文》乃於《周易》六十四卦之下悉注某宮一世、二世、三世、四世、遊魂、歸魂諸名,引而附合於經義,誤之甚矣。”

  這“提要”把《京氏易傳》及其內容性質說的非常清楚,也客觀公正。可見雖名稱是《易傳》,而內容並不是詮釋《周易》與《十翼》這些“經”文的。《京氏易傳》實屬"八卦納甲"筮術,與《周易》一書的義理沒有任何關係了。從文獻中所反映,京房在“易占”上是煞費苦心,創作了那麽多“占術”,並以《周易》為名稱,可見《周易》在漢人眼裏,成為巫術之源了。所保留在《漢書·五行誌》與唐《開元占經》裏的那些占辭,並不是《京氏易傳》三卷本裏的內容。那些應是京氏“妖占”或“占事”中的占辭。京氏雖打著《易傳》名稱,而內容與其之前產生的《易傳》不相同。京氏“易傳”實屬八卦新筮術,並不是解釋今本《周易》一書的義理。且是在前人的八卦筮術基礎上徹底改造出的八卦納甲筮術。京房是要建立一套包羅萬象的占驗之學,以“八卦”分八宮卦變為根本,係以世應、飛伏、爻辰、六親、納入天幹地支等名目,以此想決斷人事吉凶,即想窺視人事上的"天機"。我們且看流傳下來的《京氏易傳》內容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