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二篇(五)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3-09 16:27      字數:1040
  (上卷·第二篇·二)

  3.(續)

  這就是郭沫若從《周易》裏尋出的證據,是類似於他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裏所分類尋出《周易》裏的字詞,而得出《周易》產生於原始時代說法的那樣。見《周易》裏的“穴”字,就認為《周易》反映了穴居時代的生活,就以次為據,推斷出《周易》產生在穴居的原始時代。這是後來郭氏又見《周易》裏的“中行”一詞,就聯想的《左傳》裏出現的“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郭沫若就認為《周易》裏的“中行”與春秋的荀林父掛上了鉤,也就成為他認為《周易》產生在春秋中葉以後的證據了。至於郭沫若由《晉書·束皙傳》和杜預《春秋左傳集解後序》裏記述汲塚竹書上有關《周易》,《易繇陰陽卦》,《師春》以及沒有《彖》、《象》、《文言》、《係辭》的說法為據,而推斷《周易》為“戰國初年的東西”。即郭認為是南人模仿了《易繇陰陽卦》作出《周易》。這正是郭根本沒有讀懂《周易》,而所作的臆測之說。

  我們前麵已經論述過,凡用《周易》裏的六十四名稱(包括符號),而掛上去的卜筮卦辭,如《連山》、《歸藏》(《晉書》裏所記載的汲塚竹書上的《易繇陰陽卦》,不是《歸藏》,就是《連山》的卦書。 (我們在前章“《周易》文本說”已有論述。)都是借《周易》裏的六十四名稱和所用符合而編篡的卦書。均是產生於《周易》以後的東西。因為《周易》裏的六十四名稱,是與《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內容不可分割的組成。故郭沫若以此推斷“是著了《易繇陰陽卦》的同一的南人到了魏,為迎合北方人的趣味起見,又另外著了一部繇辭不同的《周易》來”的這種結論,是錯上加錯。那麽,對於郭沫若在他的“《周易》之製作時代”一文裏的第六段題目“《易》之作者當是馯臂子弓”之下的內容,是引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和《漢書·儒林傳》對《易》傳授的兩種世係說法,而推斷楚人馯臂子弓是《易》的作者,就更是不值一駁了。總之,看郭沫若對《周易》的研究文章,不像是嚴謹的學術研究,倒像是很幼稚的聯想。不過郭先生有一點還是讓人敬佩的,就是他已不再墨守成規於傳統的說法,雖然他的說法近乎幼稚,但畢竟是自己獨立的東西,而這一點也就是可敬佩的東西。

  我們通過古今對《周易》產生的說法來看,大抵是漢朝對《周易》的說法影響之大。就是在今天的“易學”界,認為《周易》是殷周之際產生的,已然是主流觀念。

  那麽,《周易》一書是否是西周初期產生的呢?是西周初期的文王,或是西周卜史創作的呢?還是其它時期產生的?又是何人創作了《周易》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