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一)
作者:周易歸來      更新:2021-03-09 16:26      字數:3634
  上卷 《周易》導說

  第一篇 《周易》文本說

  古往今來,學《周易》,講《周易》的人很多。單就圍繞著今本《周易》著書立說的,可以說已是成千上萬。但誰會又曾想到,兩千多年來圍繞著今本《周易》煞有介事的著書立說,所形成了浩如煙海的“易學”書籍,原來卻是個張冠李戴,與《周易》是個風馬牛不相及。留傳於後封建社會裏(秦至清朝),至今天,人們所見,所讀的《周易》,原是被閹割了的《周易》,是被史巫閹割成“六·九”卦爻卜筮形式的《周易》,已不是原創的《周易》。這個驚天秘密,終於等到21世紀裏才被捅破。也終於把巫史罩在《周易》身上的巫術外衣脫去,得見《周易》的真麵目。也終於把沉冤千古的《周易》於昭雪,使天下人得見《周易》哲學的光輝。

  一. 今本《周易》的認識

  1. 當今人們對今本《周易》認識上的混亂現象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農耕文化。這是為國人津津樂道的民族驕傲,而一部《周易》又是中華古代農耕文明的結晶,又被當今稱為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真乃是從古到今,流淌不息。如同華夏民族的血脈那樣,流淌在每個華夏子孫的血液中。一部《周易》說了幾千年,一部《周易》猶如民族的史詩那般 ,吟唱了幾千年。由一部《周易》而產生的“易學”,貫穿了中國古代(後封建時代)文化的價值核心。一部《周易》堪稱是古代中華民族文化脊梁。整個古代華夏民族文化就是搭載在這個文化脊梁上,全有這個文化脊梁所托起。談東方文化,離不開《周易》。一部《周易》文化史,就是東方人的文化史。正是文化建構了一個民族的根基。也正是文化決定著一個民族的過去與未來。東西方社會意識形態所不同,正是她的民族文化所決定。

  那麽,《周易》到底是一部什麽書?曆來雖有說法不同,但當今主流話語,卻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即算卦之書),說《周易》原初就是一部卜筮之書。可另一方麵,當今眾多講《周易》者,又把《周易》講述的是越來越神奇,越來越神秘,也偶有學者把《周易》說得一文不值。既然被學界權威定性為一部卜筮之書,又如何能如此引起眾學者對一部算卦之書的重視與研究呢?真是不可思議。

  你若想了解《周易》,自然是先從眼下的《周易》通行讀本(即今本《周易》)認識開始。可現在我們在書店裏看到的《周易》通行讀本,即有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周易》一書。其名稱有稱《周易》的,也有稱《易經》的。一般說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周易》讀本,其稱法及文本裏的內容並不統一,如書名為《周易》,但文本裏內容有的隻有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還包括一部分屬《易傳》裏的一些文章,又不全包括《易傳》內容。也有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讀本,而內容是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加《易傳》。也有不少的出版社以《易經》名稱,而內容同稱《周易》名稱的讀本沒啥區別。其內容也是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加《易傳》文章。也有以《易經》為名稱的讀本,而內容有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加《易傳》裏的一部分內容。而有的稱《易經》或《周易》的讀本,其內容隻有所謂的“六十四卦”。總之,在書店裏看到的《周易》或是《易經》讀本,其內容並沒有統一的一種內容規定。現在出版物無論稱《周易》或是稱《易經》的,多是注譯本。即經過注解和翻譯的本子。把古文翻譯成白話文。本來是薄薄的《周易》一書,變成了厚厚的內容了。

  你若是聽說過《周易》,且不論是道聽途說,或是從閱讀書籍中看到過,抑或是在街頭巷尾的算卦地攤上看到的大大書寫著‘周易預測’的,所獲得的這一信息概念。也許你就有了一種好奇心。都說《周易》怎麽怎麽?你就會去到書店裏留心翻看有關《周易》的書籍。若是較大的書店,你就會看到不少《周易》書籍。在有些書店的書架上,還會分類寫著古典文化書籍的專櫃,書架上排列著各種封麵的《周易》書籍。你還會看到另有寫著“民俗文化”的書籍專櫃裏,也有寫著《周易》這一名稱的書籍。這排放在不同稱號書架專櫃上的《周易》書籍(當然,也有不分類,也不論是算卦書,還是研究周易的學術書,隻要是帶"周易"二字,還是"易經"二字,即不論是學術還是算命書,皆放置一處),也許你心有疑慮,緣何稱著《周易》名稱的書籍,而在書店裏排放在兩個不同稱號的書架上呢?

  做為“古典文化書籍”專櫃上的《周易》讀本外,還有更多的是古代經典書籍,如先秦產生的書籍《詩經》、《尚書》、《論語》、《孟子》、《孫子兵法》、《莊子》、《老子》、《韓非子》等。顯然《周易》一書放到“古典 文化書籍”專櫃上,是視為古代經典書籍了。

  你正想了解作為古代經典之首的《周易》,到底說的是什麽?你就會從“古典文化書籍”專櫃上看《周易》讀本。而“古典文化書籍”專櫃上擺放的《周易》讀本,也不是有統一的稱謂。有什麽《周易正義》、《周易外傳》、《周易本義》、《周易象數論》、《周易尚氏學》、《周易古經今注》、《周易概論》、《周易全譯》、《易經》、《易經卦爻辭新解》、《細說易經六十四卦》等等名稱。這些書籍,有古人對《周易》做出的注釋本,也有今人對《周易》注釋與白話翻譯本。

  你也許想看一看《周易》是說的啥,就從那“古典文化書籍”的書架上抽出一本《周易》,打開這本書來看。你也許會先看前言,現在印刷的通行本《周易》大多有一個前言(或稱“序”)這裏的前言也大多是現代編者或注譯者的話。凡有出版社編輯出版所寫的前言,多少帶有一些廣告的口味,體現的是“賣點”。而一些是注釋者寫的前言,是扼明簡要的對《周易》進行一番介紹。但大多不外是說《周易》是怎麽怎麽的一部卜筮之書,後來又怎麽怎麽變成了有哲學思想的書,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如何如何的重要影響;可又是一部什麽最最神秘,最最難懂的書。這種前言叫你不得不越發對《周易》神奇起來。粗略的看完前言,就書歸正傳,看內容。按目錄是謂“上經”。傳統稱第一卦的內容是“乾”卦,有寫“乾第一”,或是寫著“乾卦”等不同的稱法。而名稱下麵跟著出現一個符號“ ”,即一個有六道橫杠組成的符號,在這一符號旁標著“乾上”與“乾下”四字。這六道橫杠的符號上標著的“乾上”、“乾下”不知是何意。看不懂,再往下看,接著的是括弧裏寫著“原文”兩字,也有寫著“元典”兩字,後麵是“乾,元亨利貞”。這原文似懂非懂,還是看後麵的注釋吧。緊接著又是括弧,裏麵括著的是“譯文”二字。譯文是“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占卜。”這譯文是看懂了,你就會有了第一印象,這《周易》是講占卜的,不再人人都說“周易”是卜筮之書。這開篇的譯文,不是出現了“卦”字嗎?這不是常說的算卦的卦麽?譯文不是說“大吉大利的占卜”。這占卜不就是算卦麽?看到這裏,你也許又來了興致,往下看,看是如何算卦的,若一看就明白如何算卦,就不用找‘大師’或去街頭巷尾看算命先生花錢算命了。

  可向下看緊接著又是括弧,寫著原文兩字。這原文的內容是:“《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這段四言一句如詩之文,讀來雖文鄒鄒,可卻神兮兮,不過誰又能解其意呢?還是再看譯文吧,不過這時你的熱情也許就減少了一半。這段話就是看譯文,也似懂非懂。但你會心裏想,這段話怎麽與第一句譯文裏說的“乾卦,吉利的占卜”有點不相關呢?還是耐著性子往下看,又出現了“【原文】《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句話耳熟,不用看譯文,似乎都懂個大概意思。但總感覺與“卦”呀,“占卜”不靠邊了呢?也沒有說怎樣來算卦的呀。接著又是“【原文】初九:潛龍勿用。”跟著是注釋和譯文。又跟著是“【原文】《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這原文雖讓人看不懂,可譯文卻讓人更糊塗。什麽龍潛伏在水裏,又是什麽爻位,什麽陰陽之氣的,解釋的讓人越來越不明白了。但覺得與一開始“乾卦,吉利的占卜”這是說算卦的事,怎麽不沾邊了呢?

  算卦不是講斷人的財呀、官呀、妻子兒女、壽夭、前程那些事嗎?可這“乾卦”裏所講的是什麽呢?你看著,看著,也許就發急了。接著就會一眼掃過,什麽“九二:見龍在田”,“上九:亢龍有悔”,至到“文言曰”,又出現解釋說是孔子的言論。這“乾卦”從頭到尾是越看越糊塗了。初次接觸這《周易》的你,再有耐心,到此也就會掩卷而歎了。這從“卦辭”,到《彖》曰、《象》曰、又是“初九”、“用九”、《文言》曰,再加之[原文],[注釋],[譯文]這種犬牙交錯的排序,使你的閱讀熱情全沒有了。你或許急不可耐的向後翻看,全書皆如此。你隻能望本興歎了,不再前言所說的這是一本難讀而神秘的書。無論你是一般的文化,還是受過高等教育,若第一次讀這《周易》是一個樣,看不懂這《周易》說的是什麽,這《周易》之書也隻能放回原處,就是買回家想細細地看,也多會是半途而廢,還是束之高閣,終不得門徑。不過你也別自卑,不隻是你看不懂《周易》,而看不懂《周易》的還真不少。筆者在網上看到有此同感的還大有人在,並且那還是都有學問的人,且看網上一些人對《周易》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