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誰能過情關
作者:忽悠啊      更新:2022-04-15 19:43      字數:4329
  陽西城破之後,大量教徒竟然自發開始反抗,縱然羅鴻已經不會再回應他們的祈禱。

  還有那些各種什麽“九天玄女轉世”“電光王轉世”,暗中聚集教眾,打算先保命,再轉移陣地,進行發展。

  不過李福德早有準備,在處理了一部分極端反抗分子之後,便將陽西百姓收整,家家戶戶收查邪神神像,打亂戶籍,拆分宗族大姓。

  這些人剛剛經曆一場血戰,膽氣已破,隻有那些自呂宋來的奴隸,更是麵無血色,不知道往後該何去何從。

  李福德打算為其落戶,呂宋人種,其實也屬於越民,應該說緬甸,泰國一帶,都是古越民遷徙過去的。

  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一個越國,後為楚國所滅,而後壯語也和泰語極為相似,屬於一類語種。

  不過最為珍貴的,還是羅鴻的那些船隻, 都是百年老木, 以桐油浸泡,刷漆固鐵, 而上麵的船員,還知道前往倭國,呂宋,朝鮮, 乃至於東南亞一帶群島的航線。

  這對開辟海上商路, 是極為有用的。

  而李鄲道坐著南極老人法身所化的碧眼仙鶴,先是對葉法善等真人告謝。。

  葉真人,蘇真人兩個見著李鄲道來告謝,便道:“貧道二人稍微思量了一下, 決定還是往瓊州去, 帶著二三十個弟子,到那傳教,以全天師之德。”

  李鄲道知道這兩位是見兩方大戰,殺戮頗多, 因此打算眼不見, 心不凡, 少插手進凡人的戰爭之中。

  隻是他們也並沒有勸李鄲道如何如何, 隻是感歎:“我們眼中看得生,見不得死, 看得合看不得離。”

  “或許是心境修行不夠,元神已經有了些不清淨,不好逃著山上去,但是跑著瓊州島上去, 教化那些蚩尤遺族, 貧道的決心還是有的。”

  “是貧道的錯。”李鄲道聽聞:“兩位真人若有需要, 貧道當赴湯蹈火。”

  “哈哈哈, 隻需我道昌隆,我們便心滿意足了,哪裏需要你赴湯蹈火呢?”

  葉法善說罷,便和蘇玄朗,腳下踩著一片芭蕉葉,橫渡海洋, 往瓊州島去了。

  而萬振也道:“閔地還有諸多鬼神未清理, 貧道也需要帶著西山弟子, 前去收尾, 傳我淨明道法。”

  “有勞萬師兄了。”李鄲道作了一禮:“羅鴻之事處理完了, 便已經算是將地基穩固,接下來便是弟子們的傳道之功了。”

  “不必客氣。”萬振開口道:“反而是你玄真弟子,終究稀薄了些,可以在此嶺南大地,開枝散葉。”

  李鄲道點頭:“貧道正有在茂名縣,陽西縣,此二縣設立道院的想法, 培育道童,如儒家之縣學一般。”

  “此為貧道初想之改革, 打破師徒相傳,一師一徒的傳承關係。”

  “教授黃老之學,科儀醮會, 步虛青詞,岐黃之術,養生之道。”

  “其中考核上上者, 收做門徒弟子,傳承門庭香火,其餘者,或將其調遣往十方廟,或者舉薦為道官。”

  “而這些道院弟子受籙,正好在羅浮山上,此壇你我三家弟子,茅山,西山,麻姑山,三山皆可用。”

  “那誰來傳授呢?”萬振道:“隻能是各家在各自山門腳下發展道館。”

  “不然天下有幾個,能將自家傳承, 毫無保留透露出去, 你若是說一縣一館, 哪肯定不現實, 畢竟現在是儒為尊, 佛道靠邊, 便是獨尊儒術,也是為帝王服務,而我道,若無為帝王服務之心,隻是尋仙問道,那麽隻需要一小撮人就行了。”

  萬振說的實在,李鄲道也覺得自己考慮問題淺顯了。

  李鄲道點頭道:“隻要你我堅持宏道,自有良才,有此仙緣入我門下,若是開館授課,反而難以挑選俊才。”

  萬振點頭:“先將此處伐山破廟之事解決了,若真有道館授課,不不該是從百姓家中尋得子女。”

  “而且需是在冊宮觀廟宇之中修滿三年,德行過關,才可經高功法師推薦,來參加道試考核,考核通過再入館中來。”

  “如此一來成本小,二來徒弟聰慧,品行也有所保證,第三也不拘泥年紀大小,四十歲來修,七十歲來修,看個人緣法。”

  萬振說道:“像是什麽,科儀,青詞,他們在原本宮觀中學習便可,如此可以化繁為簡。”

  “我們便隻教修行,內丹,符籙,雷法,煉度。”

  “我們教這類弟子,便是不拘泥門派之見的,若能成天仙,自然如王朝之中的科舉,是一品天仙狀元。”

  “若是縣縣有道院館閣,反而良莠不齊,分薄了氣運。”李鄲道點頭:“這件事情,再議論。”

  李鄲道雖然已經成了天師副相,但是在人間還沒有總理道教之權。

  伐山破廟之事不能虎頭蛇尾,反而要更加投入其中,如此全自身功行,為天下同道所尊,才可領天師正職,執掌牛耳,進行改革。

  萬振離開之後,李鄲道便回到茂名縣,送子娘娘傳來消息,嬸嬸楊氏已經破了羊水,正在生產。

  不過現在自己叔叔還在陽西縣收拾爛攤子,李鄲道不好將其一起帶回。

  回到茂名,隻見縣衙之中有紅光散漫,一頂官印鎮壓不住這紅光透露出異彩來。

  同時十麵八方,各路妖魔鬼怪,聞著一股血腥味,紛紛趕來,好似先天大藥出世,吃了便可增加數百年道行。

  李鄲道口誦咒文:“三清上境,太乙元真,布和法化,開光度人,煉魂日官,校魄月輪,天帝總黑,地官飛塵……。”

  便有一道華光籠罩整個茂名縣,一切妖魔鬼怪不能進。

  而在此之時,自洛陽方向一道龍炁飛來,自北方突厥部落一道鳳炁飛來。

  龍鳳呈祥。

  但是李鄲道認出,這是前朝龍炁,前朝鳳炁。

  如此說來,自己家嬸嬸原來真的是前隋皇室正統,竟然分薄得前朝天命,前朝天命雖然已散,但是還有幾分氣數苟延殘喘,一份在洛陽,前隋大都,一份在突厥蕭皇後處。

  如今二者飛來,但是為李鄲道所阻撓:“這血脈骨肉,如今也是姓李,不會為爾楊氏複辟。”

  那龍鳳不得入,靈性顯化,開口道:“啟稟真人,我等非為複辟,隻是氣運生出真靈,已有仙籍,在天庭為淩霄殿上盤龍附鳳。”

  “隻差一劫完滿,還請真人放我進去,不然耽擱了時辰,孩子還不出世,便錯了時辰,命格不再富貴不說,隻怕還有性命之危。”

  李鄲道開口道:“我那兩個堂弟堂妹,本是紫微大帝賜福,先天奇貴,你們不過是想要占便宜的奪胎之貨,也敢哄騙貧道!”

  當下將這一道龍炁,一道鳳炁拘來。

  那龍鳳餘孽氣運,想要逃逸:“我等錦上添花,可為你李家更進一步,可以李代李,奪其李氏江山。”

  “那還真是謝謝你們啊!”

  兩道前朝龍鳳氣運真靈,很快便被李鄲道抽出靈神,隻剩下龍鳳之形,並不會幹擾靈明,將其投入房中。

  裏麵正在給楊氏接生的送子娘娘,她原本隻是一隻姑獲鳥,是孕婦死後所化,但是李鄲道將其一步步培養,抬上神壇,主管一方生育之事。

  後來在龍虎山羅天大醮之中,得了太乙救苦天尊賞識,變成妙嚴宮女官,為在冊黃籙正神,然後是王朝正祀。

  後來再經手枉死地府輪回權柄,已經屬於是“大神”了,並不比地府娘娘差。

  特別是九頭蟲死在龍巢之後,李鄲道將其肉身帶出,不久便將其交給了送子娘娘淨化。

  九頭蟲真身是九頭怪蛇,而且是逆鱗蛇,後來生出雙翅,化作九頭怪鳥,到跟李鄲道鬥法之時,九個腦袋都被李鄲道打爆了。

  如此頭尾倒轉,尾巴變成了頭,九個腦袋變成了九根尾巴,生死之間,卻化作了一頭邪鳳。

  隻是最後還是身死道消,那屍身,九根鳳羽被李鄲道薅下來了,要煉製一件寶貝,但是一直沒有想到要煉什麽寶貝。

  剩下的肉身便給了姑獲鳥送子娘娘,讓她跟著已經重獲自由之身的九子鬼母共同參悟。

  其中送子娘娘,煉出了精血,將自身成功化作了鳳屬,將姑獲鳥的鬼氣,妖氣,完全褪去,已經變成祥瑞之鳥,類似於“青鸞”,“紅鸞”。

  而九子鬼母,將其一身羽毛,同送子娘娘褪下的羽毛,煉製出來了九件“羽裳”。

  九個孩兒,三男六女,全部穿上羽衣,化作了“羽人”,可以變成人,也可以變成黑色的大鳥,算是“還陽”,隻需要日後跟著送子娘娘,送人投胎,積累陽氣,便可完全還陽,脫去羽衣,也是活人。

  送子娘娘見到龍鳳之炁,當場接下,將其化入胎中:“寶寶,寶寶,快出來,不要再折騰你們的娘親了。”

  楊氏此時疼得已經快沒有力氣了,忽然又有一股精炁神凝聚,讓她再堅持了起來。

  隨後一聲嬰兒哭啼,姐姐先出來了,第二聲哭啼,妹妹也出來了。

  同時室內柱子上,竟然生出許多小靈芝來,石頭上生石芝,木頭上生木芝,甚至連著燈芯之中也看見有火芝。

  “生了。”李鄲道在外麵自然能感應到。

  而在陽西縣處理戰後之事的李福德,忽然心髒亂跳了幾下,這時候紀景須自他影子之中出來:“恭喜郎君,賀喜郎君,剛剛夫人已經生了,正是龍鳳呈祥,大人小孩,都俱平安。”

  “生了就好,生了就好。”李福德笑得傻傻的,隨後道:“不行,我要回去,我要去看看我的孩兒。”

  當下不再顧陽西縣,全扔給了鬆煙,將一小輛青銅車馬拿出,此車馬很快變大,有酆都兵馬出現,將李福德載入其中。

  而產房之中,照顧好楊氏之後,送子娘娘出來見李鄲道:“幸不辱命。”

  李鄲道笑道:“辛苦了。”

  “這是小事,隻是因為是雙胞胎,所以姐弟兩個,並不算大,都重五斤,需要小心生養。”

  李鄲道笑道:“既然如此,便讓他們兩個認娘娘你做幹娘吧,也可保平安。”

  送子娘娘做姑獲鳥時,便有一子,如今已經還陽了,在其廟中化作一個金童。

  “哈哈,奴家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再認一子,也沒有這個福氣,倒是可以認這個幹女兒,正好妾身為鳳屬,可以滋潤鳳炁。”

  “至於這個兒子,不如讓湯秋兒姐姐認做幹兒子,秋兒姐姐如今大開鬼市,已經富可敵國,又掌枉死地府大印,是一方主宰,可讓這個幹兒子,當一當地府太子爺。”

  李鄲道聽著倒也不錯,自己弟弟認了太乙救苦天尊做幹爹,但是要送去修道,堂弟,堂妹不能去修道,幹脆認知根知底的兩位神祇做幹親,也可保平安。

  湯秋兒聽說要認幹兒子,很快也來到了茂名,見著娃娃很是滿意,隻是調笑李鄲道:“妾身如今也可以生兒育女呢,可惜與郎君有緣無分,也不敢肖想,如今見著郎君的弟弟,倒也跟郎君有幾分相似的,定會好好疼惜憐愛。”

  李鄲道聽他這麽說,忽然想到了甄洛,自己用腎神玄冥回饋當年君子之約,前些日子突破陽神之時,腎神便自己尋回來了,如今倒還不知道甄洛如何了。

  當下將腎神招出詢問,卻聽得腎神道:“甄道友說先回驪山觀,她乃洛水洛神轉劫,如今應當回洛河水府之中,突破地仙去了。”

  李鄲道掐算一二,立馬明白了事情經過,苦笑道:“原本想著省經曆,將情緣了斷,如今弄巧成拙了,化作情劫了。”

  湯秋兒聽說情劫,立馬道:“郎君這是在哪裏流了風流債?怎麽還有情劫?”

  李鄲道情絲並不多,一個是茯苓,算是青梅竹馬,但是也斬斷了,她去南詔當聖女了。

  第二個便甄洛了,當初一路南下,在藍天縣驪山觀所見,雙方赤身裸體,坦誠相見,確實有過幾分騷動。

  不過李鄲道當時降伏了雀陰欲魄,將其婉言拒絕,因此說了這樣一句話:“我非良人,不可輕易托付終身,師姐若有情,不如修長生大道,日後果有機會,再結良緣不遲,況且日後或許能遇十倍於我之人,也可相伴。”

  隻是本來沒有什麽相見,也就淡了,但是之前情緣亂動,甄洛尋上門來,李鄲道就做了這麽一個糊塗事情。

  本來也無事,偏偏成就陽神,自身圓滿最重要,腎神便趕了回來,將真相說給了甄洛聽。

  如此演化一道劫數。

  不知道是不是陽神的殘餘劫數,還是李鄲道本來就該有的三災八劫。

  隻是如今明悟,已經發酵良久,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