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何似在人間
作者:忽悠啊      更新:2022-02-27 20:47      字數:2150
  行酒令由來已久,漢時便有《酒令》一書。

  魏晉之時,更是引以為曲水流觴。

  王羲之的《蘭亭序》便是酒宴所書。

  諸位道人行酒令,雖然不以駢文,不令韻腳,卻也有甚機鋒。

  隻見李玄道:“那便由貧道開始吧。”

  “太極虛空亦有根,打開關捩是何人。丹田旋轉乾坤橐,碧海循環日月輪。”

  李鄲道心中一動,這不是內丹道關竅嗎?隻是似乎還有一些餘味,沒有點通。

  隨後便是擊鼓傳花一般,傳下去。

  鍾離權道:“這個好,這個好!”

  “龍翔鳳鳴寶藏興,絪緼孕瑞生群英。四明之麓鄞之曲,育神含和備五福。”

  卻是又傳下去了。

  到了呂岩,他此時還沒有踏入修行,但聽著玄之又玄,因此也若有所悟,開口道:“萬卷仙經三尺琴,劉安聞說是知音。杖頭春色一壺酒,爐內丹砂萬點金。”

  “哈哈哈,算你過,算你過!”鍾離權聽聞大笑。

  隨後此令便傳到了徐福這裏,徐福聽出,他們行令不按韻,隻講一個“玄機丹頭。”

  卻是直接喝了口酒道:“老夫乃是先秦方士,不懂這些,認輸認輸。”

  “您是丹道大家,隻是不願透露玄機罷了。”

  “也罷,也罷。”徐福伸手抓鬮。

  隻摸到了“法”字。

  開口道:“既然如此,老夫便講講這點化元君之法。”

  元君乃是內神明,點化元君便是如同給內神開光,隻是徐福講的並非煉神法。

  講的是點化“外丹元君。”

  徐福講究煉丹如煉人,丹應有神,丹應有魂。

  因此其煉丹,丹中生竅,內藏暗室。

  點化元君,便是一點性光常亮,此丹便如同活過來一般。

  李鄲道一邊做著第四道菜,一邊聽著這點化元君之法。

  第四道菜名為“芙蓉出水”,水芙蓉指的乃是荷花,因此此菜用的便是素八仙製作。

  一邊聽著講法,一邊李鄲道就開始學起來了。

  隻見那蓮藕,荸薺,雞頭米,水芹菜分別被李鄲道,以出神入化的刀功,化作荷花的花瓣,荷花的小蓮蓬,荷花莖。

  此時宛若真的荷花一樣,李鄲道本就觀想荷花得道。

  此時引動真意,竟然叫這道菜發生淡淡的荷花香氣來。

  “點!”李鄲道將剛剛領悟到的點化外丹元君之術,對著這道菜一點。

  便見其上生出一個少女元君,隻是虛形幻化,不過一會,便又崩潰散去。

  可是這道菜已經開始大放光彩了。

  “哈哈哈……小友悟性個錯,竟然聽一遍就能領悟。”

  徐福驚訝。

  李鄲道靦腆一笑:“這點化元君,想來是煉製長生不死藥的一種煉丹手法,晚輩曾經到過淮南王地宮。”

  “原來如此。”淮南王的煉丹術就是徐福留下的。

  而行酒令依次又起,倒也不停。

  一時興致勃勃,哪怕是九千歲,金蟾道人,花龍太子也都不例外。

  畢竟這些仙真是實打實的會講法的。

  最難受的其實是在店外探頭想要旁聽的,他們道行不夠,讀的書也不夠,雖然聽到,卻領悟不到一二。

  此後芙蓉城主輸了行酒令,抓鬮抓到了“術”,講起來了培育一種名為“醉芙蓉”的芙蓉花的方法。

  醉芙蓉乃是靈木,其花放入清水之中,三日變作芙蓉花酒,乃是芙蓉城主最近培育出來的一種花。

  九千歲講了一種用龜甲預知福禍吉凶的籌算之法。

  李鄲道見過河圖,對此也有應證。

  葉法善輸了酒令,抓鬮抓到了《道》便將自己的道,講了一段。

  葉法善善道教音樂,曆史上曾經帶著唐玄宗遊月宮。

  而且跟東海還有一段故事。說是某一日有一老頭上門求救,說自己是東海之龍。天帝勅命,主掌八海之寶,一千年一更換。若是無過,便可從海龍升天龍。

  但是有一個胡僧用幻境在海上祭煉禁咒,已經有三十年了,馬上就要將海水煉枯竭,統天鎮海之寶,上帝製靈之物,必為幻僧所取。

  自己現在在任已經九百七十年了,馬上就要升天了,希望不要惹出事端,因此來求葉法善。

  而那所謂統天製海之寶,李鄲道估計就是那什麽定海神針了。

  隻是那胡僧是不是大唐西域記裏麵那個跟著唐僧一起西遊的胡人就不清楚了。

  至於那胡僧的下場,乃是愧恨赴海而死。

  這個究竟如何,就有待考量了。

  不過東海龍宮一向和胡僧是眉目傳情的那種,怎麽會求到葉法善那裏就說不清了。

  葉法善入道,乃是以“樂”入道。

  此時講述宮商角徵羽,又講五音對應五行,其中又有兩變,便是七音,對應七情七魄。平,揚,抑,對應三魂。

  此時不知道哪裏變出一架古琴,便開始彈奏。

  “此乃《紫雲曲》,乃是貧道當年入道所譜,今日既然有宴,有酒,有茶,又友,為何不可有琴瑟之音?”

  芙蓉城主笑道:“葉真人彈琴,本城主剛好自月宮學了一舞,此時倒願意獻醜。”

  呂洞賓見狀:“我輩文人倒也懂得一二音律,若不惱,小生可以竹笛附和!”

  隻聽見古琴一動,便將人拉入幻境一般,隻見山林雲海,紫陽東升。

  又見芙蓉城主隨樂起舞,一輪明月,與紫陽同輝,在那白玉盤之中,正是芙蓉城主的身影。

  正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這時竹笛附和,一位文人站立山殿,見山河壯麗,日月同輝,不禁有豪情壯誌引出。

  鍾離權聽到這笑道:“看來這小子還有一些官場報負,卻是還要一些火候才能度化。”

  然而丫丫也拿筷子敲起來幾個碗,碗中有水,也形成音階。

  竟然也不變扭,仿佛山泉叮咚,流水經石。

  一時意境無限,你有你道,我有我誌,雖然相和,卻不同。

  正是君子和而不同。

  李鄲道聽聞樂曲,便做了第五道菜,代表憨湘子的菜肴,餘音繞梁。

  此菜乃是用卵石加熱,製作,當食材放在石頭炙烤之時,便有石頭冷熱交替發出聲音。

  李鄲道用的是田螺,海螺,和貝殼等鮮物。

  隻見海螺吸收仙樂,竟然隱隱有回饋。

  而卵石叮咚作響,更似高山流水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