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赤腳女醫木棉花
作者:忽悠啊      更新:2021-03-07 12:55      字數:2205
  開店嘛,有兩套賬目不是正常的嗎,別管賺得多,賺得少,賬目對上就行。

  當下開始記賬:“不換金散六副,入九十文。”卻是明麵帳上每副藥都少了五文錢。

  開藥鋪也是要交稅的,這叫合理避稅,時刻記得做帳,隻要保持店鋪不虧不賺的狀態就是了。

  雖然一年隻查兩次賬目,且李鄲道根本不怕的。

  李福成看著自己兒子這麽能幹,一時間覺得自己好像什麽都沒有用。

  李鄲道和李福成的情況就是那個名偵探柯南和毛利小五郎的情況一模一樣。

  然後就開始製藥丸了,先把田巫的藥製了,他的不算多,再製劉富的。

  田巫要的藥有,一百枚六味地黃丸,每顆都有梧桐子那麽大,秘藥君子丸要三十顆,拆成小丸就是三百丸。

  其中熬藥製作藥膏都要許多時間,一丸藥就是一副藥熬煮出來的濃縮湯汁,等爺爺把昆侖奴帶回來,李鄲道肯定要用他的廉價勞動力,至少割草喂馬的事情不用自己幹。

  “咱家的藥不夠。”李鄲道把鋪子裏幾個熬藥的砂鍋都用上了。

  “我再去進。”李鄲道把鋪子裏所有錢都拿出來了,還有劉富剛剛給到的定金。

  就是這幾種藥材,不用其他的藥材,倒也是可以多買一些。

  李福成帶著錢就往藥肆去,藥肆一般上午辰時開,下午太陽下山前關,也就是申時,現在頂多未時,日跌。隻是現在不是趕集日,可能沒有那麽多藥商。

  先不管李福成,李鄲道正在熬藥呢,沒事在翻閱那半本巫醫書,可能是孫真人編寫的,研究著起勁。

  突然感覺有什麽人在看著自己,抬頭一看,竟然是個三十來歲的女的,打著赤腳,拿著醫幡,醫幡上掛著青銅環形醫鈴,衣襟處繡著一朵木棉花。醫幡上寫著:治療各種惡毒癰瘡,男子陰萎,婦人下痛,小兒驚厥失魂。

  怎麽行走江湖的鈴醫也有女的了嗎?

  李鄲道想起江湖傳聞,一個人行走的乞丐,小孩,女人,和尚,道士,殘疾,都不要招惹。

  卻見那女的問道:“你是楊世安的學徒?”

  “楊大夫已經去世了,請問你是?來找楊大夫幹嘛?”

  “啊?去世了?我是他的師妹,我是來投靠他的,那現在這藥鋪主事的是楊世安的兒子嗎?”

  李鄲道警覺起來:“不是啊,楊世安兒子賭博把鋪子賣了,現在是李記藥鋪了,你沒有看見嗎?”李鄲道指指門口的葫蘆幡,這個幡就是代表藥鋪,上麵還有李記兩個字。

  那女的一愣:“那他兒子在哪?”

  “他兒子楊開自己現在都跟你一樣是個赤腳大夫,難道你還要去投靠他?”

  “總要見見的嘛。”

  李鄲道看著這個女人,心裏卻起了心思,要是招這個人做藥鋪的夥計,乃至坐堂都可以,楊世安的醫術不差,他的師妹應該也不會差,但凡比李福成好些都可以。”

  但是李鄲道做不得主,而且這個人跟楊世安是師兄妹,說不定幫助楊開,兩個遊醫聯合起來,變成鬥地主,要重新奪回藥鋪呢。

  但李鄲道還是給她指路了:“東街那邊,倒數第二家就是楊家老宅了,不過他不一定在,可能去鄉下去了。

  “多謝了。“那女子說道,隨後就拿幡竿跺地一下,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音。

  李鄲道聽到聲音,不由得感覺心裏清寧一些。

  “得注意一下,這個女人不簡單,不知道她真正來曆是什麽。”李鄲道想著,繼續看看那半本醫書,透過陽光,發現這本書還真不簡單,這封麵是三層加厚的,裏麵似乎有一張筋絡圖。

  筋絡圖,李鄲道倒也不怎麽稀罕,畢竟後世已經基本體係完善了,可惜自己隻記住了幾個穴位,此時不如拿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便把拿來炮製藥材,用來切薄片的刀拿來細細的刮開。果然從封麵裏麵拿出了一張筋絡圖,上麵是個道士,身軀,略微發福,畢竟有個大肚子,上麵字小如蚊子腿,道士身上一個個的黑點,連線在一起,應該就是穴位圖譜。

  下麵所言:經合曆代整理,凡世間生靈,皆有穴竅,廣成子言,凡周天之內,有九竅者皆可修行。

  其穴竅尤為繁多者,曰靈長,最易修行,天生靈智,人為諸靈長之首,身具正十二經,奇經八脈,共二十條經脈。

  經脈由穴位組成,十二正經共有365處,增奇經八脈穴,共720個穴位,內分52單穴,309個雙穴,50經外奇穴。

  但凡人愚鈍不堪者,乃穴竅未開,聰慧者,竅穴多通。

  經曆代醫家先賢收集整理,存開竅之法,通內景外神,大小周天,以得養生秘要。

  巴拉巴拉的一大堆,原來是一套穴位按摩保健,跟眼保健操差不多,隻是外加艾熏,精油spa,足底按摩什麽的,泡腳城一條龍服務吧。

  特別是裏麵還要什麽男官按摩,三陰會陽法,乃至什麽前列腺保養什麽的,看得李鄲道覺得這到底正不正宗,不過再往下看去,卻還有。

  “蓋周身之穴,唯有其三十六者,是為性命要穴,需小心護持。”卻是在講人體死穴。

  這段有點意思,講的是打穴功夫。

  這張筋絡圖就是一個保健秘籍,不是什麽法術,也不是陽神裏麵的什麽未來彌陀經。李鄲道看著倒是回憶起不少穴位的用途來。

  “要不要打一套銀針,古代銀針倒是可以打製,一般都是金銀絲的工藝。雖然銀子是軟的,但古代的純度不高,是可以用來紮刺的。

  要是要打鐵針的話,那還是真的有難度,針灸的針,比最細的縫衣針都要細。

  針灸的曆史久到可以到石器時代,但是完善還是伴隨著筋絡學的,零星的黃帝內經有講,但是係統的還要看針灸甲乙經,但真正的還是明清時期,什麽鬼門十三針,太乙神針之流,主要看的還是宮廷禦醫的水平。

  建國後,也有一些大家,但由於曆史原因,被打了一段時間的糟粕,哪怕後麵振興,也是遭遇了斷層。

  後麵上頭重視還是因為獲獎的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