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有個長脖子女人在看我們!
作者:忽悠啊      更新:2021-03-07 12:55      字數:2162
  就要去時,那大灰老鼠又出現了,李鄲道還以為他要幹嘛,卻見他指揮著一隻隻老鼠就開始幹活。

  這些小老鼠人立而起,學著人兩隻兩隻,用細棍子,扛著一布袋一布袋的糧食,布袋隻有巴掌大小,裏麵裝的都是小麥,粟米什麽的。

  你來我往,起碼堆了二三十斤的糧食,隻是很雜,估計都是老鼠們自己在田間積累起來的。

  “已經收了你們的診金了,這些就算啦!”李鄲道道。

  大灰老鼠卻不理會,給李鄲道鞠了一躬,又帶著小老鼠們撤退了。

  李鄲道看著這些糧食,各種都有,多是麥,粟米,黍米,還有一些豆菽,都是北方作物,二三十斤堆著。

  分揀開來也難,做成雜糧粥正好,李鄲道把其掃起來,心裏感歎,還是動物報恩實在,現實之中報恩,一個個說什麽來世當牛作馬,明顯是這輩子不報恩了唄。

  這些糧食可是錢啊!八百三十文錢一鬥,這裏起碼有兩鬥,再不濟,省著點吃,也夠全家吃個十天半個月的。

  牽著牛兒出去吃草,帶著丫丫一起,突然想到了李寶京老爺子說的自己夜裏到農莊這裏看到的大宅子是陳家祖宗祭祀田產。

  便背著丫丫,牽著牛兒,不自覺往那邊走,自己接生的倒底是哪一位?

  李鄲道帶著丫丫往那片青蔥的的林子,把牛兒栓在那吃草,也不怕牛被偷,莊子裏的人都熟悉,這牛是用來給他們耕田用的,牛沒了,他們更苦更累,自然十分緊張。

  倒是羊兒,正擔心呢,李鄲道立馬就看到了同樣在割豬草的袁大虎,立馬就叫他幫忙照看,往著林子就進去了。

  此時正是白天,自然不怕碰見什麽髒東西,更何況若真是他們家,有禮貌的請李鄲道去,還付了診金,可見死了,在下麵也是良善積福之家。

  丫丫卻是三四歲,正是老人口中所言,囟門未閉,天眼未關,可見陰鬼的年紀,此時丫丫縮起了小腳丫子,加上李鄲道又熟讀了諸多鬼故事,沒事嚇唬丫丫玩,叫丫丫更感覺害怕。

  “槐林埋屍,桑林吊鬼,加上古代墳地種什麽樹,什麽規格也是有講究的,士大夫以上,才可墳前種柏樹,鬆樹等長青樹種,一般富貴人家,都是種桑樹,柳樹之流,而且不能離墳墓太近。”

  此處本就是一處桑林,供官裏織女養蠶弄桑用,此時正是枝繁葉大。

  “哥哥!那裏有人!”丫丫小聲說到。

  嚇了李鄲道一跳,才看見原來是個中年女子在采桑。

  穿過林子,就看見了一處小祠堂,裏麵是供奉的祖宗祭祀,此乃陳族族祀,裏麵的供奉的祖宗牌位,平日專門有人上香,逢年過節,還有額外的貢品。至於真正的祠堂則是在另一處,陳氏發家的村子上,叫天馬村。

  守著祖宗祭祀的是個老鰥夫,倒是個好職業,平日上上香,祭祀的祭品也可以在神享之後,自己吃些,隻是這種活,也要人品性好,家底幹淨,畢竟古人所言:國之大事,謂祀與戎。”

  但這老鰥夫還在睡覺,並沒有注意到李鄲道來了。

  李鄲道看著祭祀,祖先竟然是媯氏。是上古八姓之一,起源於舜帝。

  這一支其自稱是是漢代名相陳平的後代。但要知道南朝也是有個陳國的,開國君王叫陳霸先,此支倒是和這支更近一些。

  但是古人都喜歡彰顯血統高貴,源於上古三皇五帝,因此尋此可考,不如尋其不可考為祖。

  比如李唐,認李耳為祖,那老子出生就八十,有無子嗣呢?

  李鄲道不再看這些,跳過了這些老墳,起碼可以追溯到一兩百年前的那種,看看最新的那個。

  “愛女陳兆英之墓碑”上麵還寫著,先考誰誰之孫,並沒有寫其父,其母的名字,也沒有寫誰誰之女。

  隻寫了是誰誰的孫女。

  李鄲道也不管這個究竟是什麽規矩,但剛剛從祠堂順的香給她插上了:“才十六歲,真可憐。”

  卻是學的僵屍先生,學的秋生,想看看能不能豔遇女鬼。

  但李鄲道是半大小子,人家秋生是已經成年,縱然李鄲道再俊俏,此時也就是剛剛出毛的年紀,不頂用,還是一股少陽之氣蓬勃,未生出元陽精氣。

  人家女鬼看不上她。

  但確實,李鄲道這一柱香有些用,那女鬼生產完後元氣大傷,也虧得剖腹產了出來,不然嬰靈化煞,變成子母凶戾,可比什麽姑獲鳥要危險得多。

  丫丫小聲道:“哥!我老覺得有人在看我們,我們走好不好。”

  李鄲道道:“這裏這麽多人,還是都燒一柱再走,不怕寡而怕不均。”

  李鄲道也是迷信這個的,又從祠堂裏都拿了香,一一供奉上了。

  那老鰥夫摸不著頭腦:“這是哪家的後生?怎麽今天來求神拜祖宗?”

  李鄲道背著丫丫走了,剛剛走到桑林,突然好像聽到了一聲:“多謝。”

  當下不敢回頭,可見李鄲道也是葉公好龍的類型。

  丫丫卻道:“哥,好像有個長脖子女人在看我們。”

  “盡瞎說!嚇唬你哥我。”李鄲道感覺背後陰森森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裏作用。

  “你哥我懷裏有殺鬼丸,哪個鬼不長眼敢上來?”

  李鄲道再一眼餘光看去,卻不知道哪個遭瘟的,把田裏驅趕鳥雀的稻草人,吊到了樹上,還有白紙做幡,顯得鬼氣森森。

  “證吾神通!證吾神通!”李鄲道默念了兩遍金光咒,帶著丫丫出來了。

  出來,看羊兒牛兒無恙,便把丫丫放出來,割了好些肥草進簍子。

  等割完了草,自然把牛羊牽回去,今夜還要和丫丫演一場戲。

  中午和丫丫各吃了個雞蛋,有煮了雜糧粥,就背著草料回去了。

  到了家裏,李鄲道把草料放下,還要給李福德送飯。

  卻看見李戚氏在和李寶京在談李福德讀書和娶媳婦的事情。

  畢竟馬上要分家了,說親也是這一兩年的事情。

  李鄲道就要上前調侃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