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竹筍稱重
作者:醉不乖      更新:2021-02-27 14:52      字數:2298
  臉一紅,柳嬋也學聰明了,虛心向徐方討教“徐方,你覺得開什麽價格合適?”

  “一塊一斤。”徐方說道“你賺的這些錢,一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其次手裏有錢,也更方便做一些事。比如哪天我走了,你可以雇人劃船、送貨。

  竹筏畢竟不安全,而且載重有限,你也可以買艘船。總之手裏有錢,做什麽事都方便。”

  徐方的話打動了柳嬋,柳嬋心裏快速算了筆賬。一天按一噸竹筍計算,一噸是兩千斤,一斤自己賺05元,那就是一千塊錢的淨利潤。

  而且竹筍的數量,應該比自己估算的多一些。

  快速增加資本,自己倒能做不少事。

  “徐方,你說的很有道理。一塊錢一斤的話,村民也能賺一些錢,幹得好比去外麵打工賺的還多。”柳嬋笑道。

  “嗯,等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你再申請一次修路。上頭看到你的方案著實有效,修路的意願也會提高。”徐方提醒。

  柳嬋眼睛一亮“好!”

  隨即柳嬋想到了什麽,說道“對了,前麵有個鎮,你在那邊停一下,我買點菜。你是咱們村的功臣,我可不能苛待你,順便也沾你光改善改善夥食。”

  徐方對此沒什麽意見,民以食為天,吃點肉談不上奢侈,既然有條件了,是可以改善一下。

  來到鎮上,柳嬋去超市買了點蔬菜和肉。因為沒有冰箱,並沒有買太多,她打算下次出來再買。

  徐方想到了什麽,突然說道“對了,我看村裏其實有不少人,身體還是不錯的,每天挖的竹筍數量不會少。用小汽車肯定裝不下,咱們去鎮上找輛貨車,以後送貨都方便。”

  “好,還是你想的周到。”有徐方在,柳嬋心裏愈發踏實。這個年輕的男人,給人很強的安全感。

  貨車一般在哪等活,很容易打聽!

  到了地方後,徐方打量一圈,就看到一輛小貨車,載重3噸。

  這個蠻適合秀水村,徐方過去攀談起來“大哥,每天都出來拉活嗎?”

  開車的是一名中年男人,皮膚黝黑,身板看起來很結實。

  聽到徐方問話,他頓時笑了起來“當然,不然吃啥,你有貨要拉?”

  “有,秀水村到郊區‘翠食竹筍加工廠’,距離不到三十公裏,不出意外的話,每天下午五點左右都有活,兩噸左右。”徐方說出秀水村的情況。

  司機考慮了下,這才說道“我記得秀水村過不去的吧?”

  “不翻山,我給你看看位置。”徐方打開地圖,找到了“碼頭”地點,說道“就在這,翠食竹筍加工廠在這。地圖顯示路程291公裏,這裏運出去的,都是村民的血汗錢,您這邊也給我個實誠價吧。”

  司機看地點在公路旁邊,頓時放下心來。

  “每天都有活?”司機確認一遍。

  “對,我們朝外送竹筍,村民每天都挖。”徐方回答。

  “長期的話,一趟收你們一百,價格不貴吧?”司機給出了價格。

  這個價格不高不低,徐方並沒往死裏壓價,說道“行,按你說的來。給我個名片,明天下午我給你打電話。”

  “好!”司機急忙遞過名片。

  徐方收了名片後,這才開車帶柳嬋離開。

  車裏,柳嬋心疼道“本來賺的就不多,一趟還要一百。”

  徐方笑了起來“瞧你摳的,人家也得養家糊口啊,這個價格不貴。”

  “嗯,我就感慨感慨。”柳嬋想想也是,沒再糾結運費。

  回到村裏,柳嬋興衝衝把村民召集起來。

  一棵大柳樹下,村民看向柳嬋問道“支i書,找我們幹什麽呢?”

  柳嬋沒有怠慢,將好消息分享給了村民“各位鄉親,經過徐指導員的提點,我們找到了一個賺錢的門路。隻要大家去做,多少能賺到錢補貼家用。”

  聽到有錢,村民們頓時興奮起來,紛紛詢問是什麽門路。

  柳嬋揚了揚手裏的竹筍,說道“明天一早,大家可以去山上挖竹筍。老竹筍不要,隻要新鮮的,我手裏這種就可以。每斤按一塊錢收購!”

  轟——

  村民們頓時沸騰起來。

  “一根帶皮竹筍得兩三斤吧?這就兩三塊錢?”

  “一天挖一百斤的話,一個月就三千啊!”

  “這活可以啊,支i書,收幾天啊?”

  看大家果然意動了,甚至看她的目光,都多了幾分不一樣的神色,柳嬋心裏很滿意,脆聲道“每天都收,但大家要記住啊,老竹筍是不要的,不然貨主那邊不好交代。然後每天下午四點半之前,必須把竹筍送到西河邊,太晚的話就錯過稱重時間了。”

  每天都收!

  村民們的呼吸都加重了。

  不用太穩定,能幹兩個月,就是很不錯的收入了,足以支撐一個家庭一年的開銷!

  “支i書,那我們明天就挖了啊,沒數量限製吧?”村民又問。

  柳嬋擺擺手“沒有,你們賺的越多我越高興!”

  “太好了!”村民們頓時鼓起掌來,一時間氣氛高漲。

  “那明天我在西河邊等大家,今天大家都好好休息,上山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然摔著碰著,賺的錢都不夠醫藥費的!”柳嬋再次提醒。

  村民們都不傻,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有了賺錢的路子後,一個個歡天喜地的回去了。

  等村民走後,柳嬋和徐方也回了家。

  翌日。

  期待了一天的村民們,今天都早早起床,吃過早飯後,大家又都帶上工具、午飯和水上山。

  全村但凡有勞動力的,基本都出動了。

  村裏人挖竹筍,都是一把好手,畢竟大家收入都不多,竹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村裏飯桌上最常見的菜。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幾乎每家都帶上了板車。

  板車可推可拉,因為比較小,在窄小崎嶇的山路上也能使用。

  空車上山不累,下山推著一二百斤的東西,相對也很輕鬆。

  柳嬋不放心村民,跟著上山查看村民的挖筍情況。

  發現大家挖筍都很專業後,柳嬋這才放下心來。

  下午。

  因為怕錯過時間,村民們並沒有磨到最後一刻,下午四點,村民們基本都到了西河邊。

  徐方負責稱重,柳嬋負責記錄,等把大家的竹筍都稱完,柳嬋匯總下數據,眉眼間全是喜悅。

  這些竹筍竟然達到了3620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