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極品好茶
作者:醉不乖      更新:2021-02-27 14:47      字數:2186
  “老爺子,在家嗎?”剛進院門,徐方喊了一聲。

  堂屋的門打開,譚丹俏麗的身影出現在兩人眼前,看到來人,譚丹喜悅道“方哥,你來啦,快屋裏來。”

  譚慶年沒閨女這般利索,慢一步出了堂屋,笑著招呼道“快進來坐。”

  村裏的堂屋,一般集吃飯、會客於一身。進去後,徐方才發現裏麵還有個精瘦的老頭。

  本以為是與自己無關人員,但此刻,那老頭的信息突然出現在徐方腦海。

  【人物張承侯,61歲,嶽海村村民】

  【秘密1製茶高手,手藝在華夏屬頂尖行列】

  【秘密2家裏采有野山茶,極品品質。在愛茶懂茶之人眼裏價值千金】

  【秘密3十五年前上山采藥,不小心摔下懸崖,大家以為他死了,後來被譚慶年救活】

  看到這個消息,徐方瞳孔微縮。高手在民間,這話果然名不虛傳。

  “丹丹,給徐方和這位姑娘倒茶。”譚慶年吩咐道。

  譚丹很有眼力勁,拿出兩個瓷碗給兩人倒上茶,說道“方哥,姐姐,家裏條件簡陋,別介意啊。”

  “不礙事。”徐方道了聲謝,端起茶品了一口。

  茶水入口,先是微苦,然後快速回甘,香味細膩飽滿,質感軟、滑,略有粘稠度。

  茶水下肚,喉部的甜味很深。

  放下瓷碗,徐方讚歎道“好茶!”

  一旁的小老頭張承侯聽到徐方誇讚,立刻得意的接過話“小夥子有眼光,這茶可是最好的茶葉。茶樹在山尖朝東的峭壁上,汲日月、天地之精華,又經風、雨的淨化。采摘的時間也要準,得在葉芽細i嫩之時采,才能做出這種茶葉。”

  徐方心中一驚,原來這就是張承侯的茶葉。

  估計是為了報答當年譚老的救命之恩,所以經常會送茶葉過來吧。

  這茶的品質,徐方很是驚豔,當即說道“老伯,這茶是您采摘的吧?”

  “對。”張承侯點點頭。

  “不知您家裏還有嗎?我想買一些回去自己用,價格您開。”徐方客氣道。

  “嘿,都是不值錢的玩意,你要是想要,我去給你拿一些。”張承侯顯然沒意識到自己茶葉的價值,不在意說道。

  徐方心裏一喜,看來對方家裏還有,當即道“不急,待會我一起過去。”

  隨後,徐方又看向譚慶年說道“譚老爺子,這次過來,其實是想求您再出手一次。”

  譚慶年對徐方的感觀很好,如果不是因為徐方,他的醫術可能一輩子都得不到認可。而且徐方還給自己閨女找了個不錯的工作,這份恩情他都銘記在心。

  聽到徐方的請求,譚慶年笑道“你是說這位小姑娘吧?”

  “譚老能看出來?”徐方好奇問。

  “身體健康,不過膚色不均,口罩下麵是胎記吧?”譚慶年判斷道。

  徐方心中一震,譚老爺子的醫術,恐怕已高到他想象不到的境地。

  一旁的奕紅豆,眼裏更是充滿期待。一個照麵就看出她的症狀,這醫術,比她見過的所有醫生都高。深吸口氣,奕紅豆激動問“神醫,您能治嗎?”

  譚慶年都這個年紀,對錢財不在意,但對別人叫他“神醫”卻頗感受用,溫和道“你摘下口罩我看看。”

  奕紅豆遲疑了下,還是將口罩摘了下來。

  徐方這才發現,奕紅豆眼睛下麵,都青紫一片,看起來有些嚇人。

  譚慶年端詳了一會,說道“口罩先戴上吧,我這研藥給你治試試。”

  “謝謝神醫!”奕紅豆眼眶一紅,這些年,她還是第一次聽醫生說可以治試試。之前她去看病,醫生都直接說這無法治療的。

  譚慶年找出治病的工具,取出二十多種藥材,用藥杵碾碎,隨後取過爐子在上麵開始煎藥。等這些做完,他又開始配備另外一副藥方。

  半小時後,藥鍋內的藥材都已經熬成了膏狀,譚慶年把火關了,讓藥鍋自動變涼。

  然後把剛才碾碎的藥粉放在碗裏,衝開水攪勻。

  等兩副藥沒那麽燙了,譚慶年說道“姑娘,把這碗藥喝了,口罩也別戴了,我得給你上藥。”

  奕紅豆都不懷疑這藥力是否有毒,一口氣把藥都喝完。

  譚慶年把藥鍋裏的藥膏,均勻抹在奕紅豆的臉上,然後找塊蛤蟆皮蓋住,讓她躺在床上休息,這才溫和道“藥力會逐漸在你皮膚上化開,等一小時後才能完全發揮作用,到時洗把臉,要是有用就是能治,要是沒用就是治不好。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治好的機會很大。”

  奕紅豆不能說話,無比感激地看了眼譚慶年。

  一旁張承侯看完了熱鬧,這才說道“譚老哥,我就先回去了啊。”

  “好。”譚慶年點點頭。

  徐方還惦記著張承侯的茶葉,也起身說道“老伯,我去你家看看茶葉。紅豆,你在這等會,我待會就回來。”

  奕紅豆眨眨眼表示同意。

  徐方和張承侯出了門,徐方笑著和他攀談“老伯,你現在還能上山采茶呢?多辛苦啊。”

  “我這身體好著呢,上山采茶不算事!”張承侯自得道。

  “像那種最好品質的茶,您家裏還有多少啊?”徐方問。

  “這個茶產量少,我每年一共都采不到50斤,現在還二十多斤吧。”張承侯計算下說道。

  聽到這個數字,徐方心裏一喜,如果是極品茶葉,二十多斤可是不小的數量。這些茶葉,如果運作的好,裏麵的價值不可估量。

  張承侯家也是平房,宅子不如譚慶年家大,家具家電都比較老舊,看起來很是清貧。

  引徐方來到家,張承侯搬出來一個茶罌。

  唐代韓琬的《禦史台記》寫道“貯於陶器,以防暑濕。”

  茶罌就是古代存儲茶葉的瓷器。

  打開蓋子,一股濃鬱的茶香撲鼻而來,讓人感覺清新舒爽。茶葉大小均勻,顏色純正,一看就是上等的好茶。

  “我給你包一點啊。”張承侯笑道。

  徐方琢磨了下,這罐子裏應該有小三十斤,說道“老伯,我想買20斤,您看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