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為家族而狂想,荊州世族的決定!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058
  權力、金錢、土地、軍隊、輿論,封建世族地主們掌握著封建主義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全方位的主導權。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權力的基礎上,權力才是世家長盛不衰的根本。

  五姓七宗為何總領天下世族,就是因為他們世代為官,而且都是高官,位列卿相。

  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計出了29位宰相。

  正因為如此,崔氏才成為天下第一世家,而這一切都是權力賦予的。

  因為權力,他們可以換取金錢,可以加重土地兼並盤奪更多的土地,可以充實自家的佃戶平時為府兵、亂世為私兵。

  官子兩張口可以上0下控製輿論,可以花重金購買書籍古卷進一步讓家族子弟讀書深造、博取功名,從而步入下一個循環,就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越滾越強、越滾越勢不可擋。

  但是荊州世族經此一敗之後,如果成為了天下世族中的異類,為天下世族所不齒,為天下世族群起而攻之,一旦他們失去了權力,就真的玩完了。

  沒有了權力,也就沒有了金錢的可持續性積累,不能去購買土地更沒有了維護他們進行強橫型土地兼並的保護傘。

  也沒錢去武裝他們的佃戶,同時手0上的土地和佃戶的數量不能進一步的增加,家族的發展也因此的懈滯。

  沒有了權力,也沒有了地位,沒有了聲望,沒有了信服力,就再也控製不住社會輿論。

  幸運的是,如今已是科舉取士的大唐天下,不是九品中正製當道的魏晉南北朝,不然他們的子弟,就會在森嚴的等級製度下,被天下世族無情地碾壓。

  不幸運的是,即使大唐已經開始了科舉取士,但他們的子弟就算金榜題名,也同樣在官場上混不下0去,隻能在最低端的政局遊曆。

  因為大唐的官場還是世家的官場,大唐的天下同樣也是世家的天下。

  世族,這曾是他們荊州世族最為矜貴驕0傲的身份,現在卻成為了他們最為繁重難舍的枷鎖。

  沒有了穩坐州郡、縱0橫一方的權力,他們荊州世族與那些寒族、普通豪強地主又有些什麽區別。

  世族家世形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既然不能逆勢而強,那麽就隻能順勢而弱。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越來越多其他州郡世族子弟的空降下,他們荊州世族最後也隻會淪為和寒族、普通豪強地主一樣的局麵。

  興許那些寒族與普通豪強地主還能夠通過科舉考試進一步轉為新興世族,但他們現存的這些被天下世族列入黑名單的老舊世族們隻能是一步步走向衰落、走向消亡......

  “長史大人,我們明白了......”

  大廳之中,所有的世族宗主麵容之上都浮現出深沉的焦慮與後怕的恐懼,還有衝天的怒意。

  他們焦慮著家族現在水深火0熱的處境,後怕著家族走向衰敗滅亡的命運,怒意著對造成這悲劇一切的程處弼。

  如果程處弼沒有領著荊州的商賈們把他們逼到這個份上,他們也不至於走上絕路,落到今時今日這個地步。

  但就是荊州世族對程處弼再恨意滔天,他們也是又恨又懼,他們也明白想要行刺程處弼,是不會那麽好行刺的。

  很快的,就有世族宗主提出了自己的憂心:

  “可是,長史大人,程處弼出身軍伍,又是程知節的兒子,本身就武藝不凡。”

  “且到荊州之後,程處弼一直是深居淺出待在刺史府的官署之中,就是想見到他程處弼都非常之難。”

  “再加上如今荊州城的城防布控,已經完全掌握0在他麾下的左衛禁軍手0中。”

  “而各地又開始了春耕,府兵都轉回了佃戶、農民,我們手0上又無得力的戰力,我們又如何能夠成功對程處弼進行行刺?”

  “府兵?嗬嗬,府兵又有什麽用,在大唐最為精銳的左衛禁軍麵前,再多的府兵都不過是廢物之流!”

  長孫師聽著世族宗主道出了“府兵”,嗤鼻冷笑,低聲沉喝。

  “一群沒有上過戰場的農民,你們讓他們去麵對從血海刀山上衝殺出來百戰成名的左衛禁軍!”

  “別說此時正值春耕,各府沒有府兵,就是有府兵,我也不會用上他們!”

  “一來目標太大,容易走漏風聲;二來戰力差距過高,完全無用;三來影響過大,暴露行蹤!”

  府兵他如果敢用,上次派人去阻截糧道的事0情他還曆曆在目呢,這可以兩顆折衝都尉的人頭,血淋淋的教訓。

  二來,地方府兵,還是處於帝國中部、長期未經戰火的府兵,能有多大的戰力,和時刻負責陛下的左衛禁軍,安全無論武藝還是裝備都相差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地方府兵與中央禁軍起衝突,這可是天大的事0情,說得好聽叫軍鬥,說的不好聽就是兵變,朝廷如何不重視。

  要是朝廷查下來,這麽多的府兵集中進行鬧事,肯定會知道是有心人蓄謀造成,而這些荊州世族是完全經不起查的,到時候肯定露餡。

  “可如果不用府兵,我們哪來的戰力與程處弼對抗?”

  長孫師的話,讓這些世族宗主們唏噓不已,密集的愁思爬上了他們的額頭。

  他們親身0體會過那些左衛禁軍帶來的強大血色壓迫力,那不是高大的身0軀、優良的裝備、禁軍的地位所帶來的優越。

  那是真正殺過人,而且絕對不止一人,視生命如草芥的暴戾與藐視。

  他們也知道靠府兵正麵與左衛禁軍征戰是必然九死一生的,但隻要找準時機在禁軍守衛最為薄弱的時刻,也未嚐不可破釜沉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