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奧數班
作者:小舅舅      更新:2021-02-09 12:59      字數:2236
  “這道題更簡單了,想都不用想,直接出答案,你選的是什麽呢?”

  王奕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看這題就像是看1加1一樣簡單。

  “我選的是D,教條化的評價標準抑製了民間文化的生命力。”

  魏文婷縮了縮脖子,諾諾的說道。

  “什麽,怎麽能選D呢?”

  王奕一臉的不理解。

  “為什麽不能選D呢?”

  魏文婷更不理解了。

  “那你跟我說說為什麽要選D?”

  “我們在曆史或政治的課本上經常遇到這種題啊,答案類似於D,教條化的評價標準抑製了某某某的生命力!”

  “我的天啊,學校裏麵的教條主義思想你怎麽可以用在公務員的考試裏呢?這種思想千萬不能有啊,在學校試卷裏的正確答案,到了公務員的試卷裏可不一定正確啊。”

  “這是為什麽呢?”

  “曆史政治批判的是過去,過去的都過去了,可以隨便批判,反正死人不會出來說話。但公務員要肯定現在啊,如果你隨便批判的話,人家不來找你嗎?就好比這道題,人家工作人員絞盡腦汁想出來了一套評價標準,你卻說人家想出來的是教條化的評價標準,你讓人家的臉往哪兒擱啊?遇到一些脾氣大的,人家不來找你麻煩才怪呢。”

  魏文婷豁然開朗,公務員在說話的時候是不能隨便得罪人的,因此做相關的試題,得罪人的話直接就不考慮了。

  “那A呢?我國的民間文化缺乏係統化和連續性的傳承,沒有得罪人啊?”

  “這還沒有得罪人嗎?這得罪的是我國的民間文化啊,居然敢說我國的民間文化缺乏係統化和連續性的傳承,這話要是傳到了那些老藝術家的耳朵裏,那些老藝術家還不得來削你啊?”

  魏文婷恍然大悟,覺得王奕說的太有道理了。

  “那C呢?民間文化在申報‘非遺’時遇到了極大的阻力,這也沒有得罪人吧?”

  “這還沒有得罪人呢?你說人家遇到了極大的阻力,這不是紅果果的汙蔑人家相關部門嗎?人家相關部門辛辛苦苦的幫你審批非遺,你居然說人家極大的阻礙了你,你這不是讓人家相關部門心寒嗎?”

  聽到“心寒”二字,魏文婷仿佛是看到了相關部門被汙蔑時委屈的喪臉,忍不住都笑了出來。

  “嘻嘻嘻嘻,那B為什麽正確呢?它說‘非遺’申報製度與民間文化的特點不相適應,這也不是傷了相關部門的心了嗎?”

  “對於這種題,說白了,就是矬子裏邊拔將軍,四個選項都得罪人了,那就選得罪力度最輕的,B選項隻是說製度與特點不相適應,其實並沒有傷害到誰,而事實就是不太適應啊,如果非常適應就不會出問題了,所以B是可選的。”

  這個類型的題講明白了之後,魏文婷徹底的懂了。

  接下來,王奕又給她形象生動地講解了其他的題型,其核心要點無外乎是站在公務員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弘揚社會主旋律、打擊不法的行為、不要隨便得罪人,更不要去抹黑正府機關。

  在此之前,魏文婷看到言語理解與表達這部分的內容就感到頭疼,隻要她用學校裏學的知識去解答就會出錯。

  聽了王奕的講解之後,魏文婷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公務員,站在公務員的角度去解決問題,發現一道題都錯不了,徹底解決了言語理解與表達給她帶來的困擾。

  “王奕,你真是一個神童,來,讓老師親一個!”

  魏文婷激動地抱住王奕就想親一口。

  王奕趕忙用手堵住了魏文婷的嘴巴:“老師,請自重,我是來辦理退學手續的,你快幫我辦理吧!”

  “退學手續?我辦理不了呀?”

  魏文婷露出一臉的尷尬。

  “什麽?辦理不了?既然辦理不了你幹嘛浪費我這麽多時間?”

  王奕感到特別無語。

  “我這不是想考考你嘛,結果發現你真是神童,還能教我做題,所以就……”

  魏文婷說到最後吞吞吐吐,但誰也知道她想表達的意思了。

  “好吧,也怪我,我早該想到你沒有這個權利了,誰有這個權利?勞煩你帶我去見他。”

  “退學手續隻有教導處主任有權利辦,如果一中校長要是聯係了我們的校長的話,我們的校長應該會通知教導處主任的!”

  “那還等什麽呢?趕快帶我去見教導處主任吧?”

  “全國奧數大賽馬上就要舉行了,教導處主任現在應該在親自教導奧數班,我帶你去奧數班找他吧!”

  “好的,不要再墨跡了,咱們快點去吧,再磨嘰下去就放學了。”

  小學放學早,等教導處主任放學下班了,還得明天來辦手續呢。

  小學的奧數班不像高中的尖刀班跟衝刺班那樣是固定的一個班,而是在奧數大賽來臨之前,由各個班的精英學生臨時組建起來的。

  奧數大賽前,這些精英學生集中在一間教室裏學習,大賽結束之後就會回到各自的班級。

  魏文婷帶著王奕跟張倩倩來到了奧數班,說是奧數班,就是在一間空閑的教室裏聚集了十多個精英學生,環境還不如普通班呢。

  教導處主任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帶著一副黑框墨鏡,眼神如鷹,不怒自威。

  “魏老師,你來奧數班有何事?”

  ——

  ——

  ——

  國考原題:長期處於草根狀態的民間文化,大多難有連續性的書麵記載。“非遺”申報的製度化要求,使申報本身成為步履維艱、絞盡腦汁的過程。最終,可能表格填得工工整整,視頻也做得精美絕倫,但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將原本活態的文化形式化的過程。如此,便失去了申報“非遺”最初的意義與目的。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我國的民間文化缺乏係統化和連續性的傳承

  B.“非遺”申報製度與民間文化的特點不相適應

  C.民間文化在申報“非遺”時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D.教條化的評價標準抑製了民間文化的生命力

  慶十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10月1日到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