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限房令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8-17 22:51      字數:2604
  這最後幾個字,似乎故意加重了點兒語氣。

  朱標催促道:“好了,朕乏了。你若等的急,便回你寢宮去。”

  成韻錦自知身份,便又乖巧起來,委屈道:“臣妾自然等得。”

  “你爹倒是聰明,這次支持朕廢除丞相,算你一份功勞。”朱標閉著眼睛說了句。

  “是。”成韻錦點了點頭,“此事是陛下英明嘛。”她身子貼著朱標,雙手纏在他脖子上麵,聲音柔柔:“陛下,臣妾想在這裏養幾盆花草。”

  宮中是肅穆之地,除了禦花園和遊園之外,很少看到花草,聽到這話,朱標道:“隨你。”

  成韻錦眼裏帶著笑意,在朱標的臉上來了個蜻蜓點水。

  清晨,謹身殿。

  針對上書議論廢除丞相的事情,朱標看著容丞坤提出的建議,說道:“不必安撫他們,隻要是與新政有關,總有人反駁朕。”

  “韓江,對於今日早朝,朕說的限房令和限地令一事,你起草一份文書與朕。”

  身為內閣文書的韓江和劉長林躬身領旨。

  今天早朝時,朱標對眾官員實行“限房令”,凡是官員,除自家本宅外,不得再購買其他房產,不得在赴任地隨意購房,去外地上任的官員,一律都有朝廷安排住宅,若是不聽勸告私自買房地之人,罷免官職,房屋充公。

  若有特殊緣由者,需要證明材料,在吏部入檔。加收多房稅。

  民間有私自囤積土地超過百畝,由朝廷每年登記,進行審查,嚴格控製吞並。若是有人采用其他手段進行吞並者,予以重罰,多餘土地充公。

  朱標翻閱兩文書起草的限購令,放在桌上:“你們都看一看,提出意見來,讓元寶拿過來給朕批示。”

  鄭士元和杜東庭兩人先接過來看,成剛和汪廣洋也在那裏商議。

  朱標趁他們提建議的空,翻看早晨送上來的奏疏,心情倒是越看奏疏越好,但是越好的同時又讓朱標很憂愁,到處都是唱讚歌,反而說真話的很少,一位的報著喜事。

  用紙糊弄出個盛世太平給自己看,經不起風吹。

  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杜東庭將海務局送上來的出海名單交給朱標。上報了關於下西洋的所有費用,共計百萬兩。

  “隻要是有益於朝廷,這就不是難事,銀子該花還是需要花的。朕希望他們用在鋼刃上。”

  看過他們的意見都是同意限房令,朱標沒有多說,拿起朱筆又加了幾條建議。

  “工部建學校的事情,你們千萬不要大意,也不要為難。”

  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也是朝廷培養人才的方式。在慢慢地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也能帶來其他無形的優勢。宣傳皇帝之道,忠君愛國,將朱標無形中慢慢的神化。

  朱標起身,去軍機處看徐達和趙雲生他們。

  武將相對於文將,就要活潑很多。

  朱標看著徐達道:“魏國公,朕留你在京城批閱軍務,可有太悶。”

  徐達表示自己沒有什麽不妥,哈哈笑著,不帶兵還是清閑。

  倒是朱棣早就出去了,朱標並沒有多問,朱棣就是在這裏掛名,該領兵,他還是要去的。

  “今年浙江送來的貢茶不錯。朕覺得很好。”朱標讓內侍給徐達和趙雲生上了兩杯。

  趙雲生拱手道:“陛下,梁國公的賞賜該如何決定。”

  藍玉這次依舊跟著三寶他們出海,在延安府清繳俘虜的事情,賞賜一直還沒有定。

  “此事按照賞賜條例就可,派人送到梁國公府上去。交給梁國公夫人。”朱標放下茶杯蓋子說道。

  各地的部署兵力除了缺乏新的火器外,其他的糧草供應朱標也都詢問一遍。讓各地軍區在軍紀上好好整頓,不得出現問題。

  這些軍務問題,徐達是經過戰場訓練的,有實地經驗,這一點朱標並不擔心,武將處理軍務要比文官指點軍務靠譜。趙雲生有事也會立刻過來稟告自己。

  去文華殿的國士閣下達培養各地科學研究的氛圍,對於朱標之前和他們提過的化學,讓他們不要放鬆,隨後拿出一張關於自行車的步驟,交給他們。

  “陛下,這是何物。”眾院士湊上來好奇的問道。

  朱標聽到這話,不緊不慢的解釋,讓他們試著去做一做。

  “可能夠完成?朕想讓你們鑽研鑽研。”

  “是,陛下。我們謹遵教誨。”

  眾臣子好奇,他們真想打開陛下這腦袋瓜子看一看,怎們裝這麽多的神奇之物。

  不過他們誰也不敢去打開陛下的腦袋瓜子,除非是不要命了。

  畢竟,從科技院到後來的國士院,一開始,很多的點子都是陛下所想出來的。他們拿著陛下的東西做出來。陛下才是他們國士院的老大。

  看著外麵已經黑下去的天,朱標示意他們忙完趕緊回去。

  正是夏日,夜間的風將朱標的袍子吹得嘩嘩作響。

  走到乾清宮的台階上坐下,朱標靜靜地看著遠處的宮殿。

  元寶撓了撓頭道:“陛下,您不回去嗎。成淑妃搬了好多花過來。”

  “朕曾經和太上皇,每次討論完政事,就會一起坐在這台階上,可如今朕坐在這地方,卻感覺自己與他們越來越遠。成了孤家寡人。”朱標自顧自的說道。

  傲嬌的老朱,寬容的馬皇後,跟著自己從東宮到現在的三個女人......

  朱標起身,道:“朕去徐貴妃那裏坐坐。”

  元寶帶著一行宮人,挑著燈籠,帶著護衛離開乾清宮。

  徐妙薇正站在寢宮門口走動,她不敢離寢宮太遠,一來害怕動了胎氣,二來自己也不想去過多露麵。

  “來,來來了。”錦兒激動的說不清楚話,高興到結巴。

  徐妙薇眼裏疑惑。什麽來了,這丫頭總是這樣毛躁。

  正要開口詢問,見到朱標帶著宮人走過來,徐妙薇臉上露出微笑說:“陛下怎麽來了。”

  徐妙薇還要行禮,朱標連忙攙扶,扶著她進去坐下:“有孕在身就不要多走動了,皇後那裏好幾個有經驗的宮婦,你這宮裏都是年輕人,朕命人安排一個過來。”

  “陛下,請用茶。”錦兒端了茶水過來:“陛下。”

  朱標接過茶,又去撫摸她的肚子,已經很是笨拙。

  “你這裏還有粽子?”朱標看到盤子中放的,詢問道。

  徐妙薇笑道:“陛下忙碌,這是前幾日臣妾和沈姐姐陪母後做的,還給陛下送了。”

  之前是有粽子,朱標隻當是膳房做的。

  “你平日裏走路要小心些,不要隨便彎腰,你這腳怎麽腫了。”朱標蹲下身去看。

  宮女和內侍嚇得急忙去做:“陛下,奴婢來吧。”

  “你們退下,朕親自看看。”朱標叮囑她要注意。

  徐妙薇心頭甜絲絲的,同時又去扶朱標,笑道:“陛下,快起來,累了一天了,臣妾伺候你更衣。“

  朱標讓元寶去調了兩個宮婦,安排下來。

  深夜,看星星。

  朱標讓人搬了躺椅,兩人坐在寢宮院中。

  笑道:“這幾日,五弟說話劇社演牛郎織女。”

  “臣妾也聽說了,父皇和母後也去看了。他們兩如舊可是悠閑。”

  老朱現在還玩起浪漫了,朱標笑了笑。

  “陛下既然給煬兒講故事精彩,有編武將列傳,臣妾到有一想法。”

  朱標護著她的肚子問道:“你說。”

  “陛下新政推行,為何不不把大明的成長和新政寫成話劇,演給百姓看,這樣陛下實行新政時也不必太辛苦。多建些話劇社,將新政寫成故事。”

  故事比道理更能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