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大明婦女怎麽安置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8-17 22:51      字數:2431
  朱標之前說有些後宮的規矩沒有人情味,而且連他這個皇帝也要管製。

  老朱可忍,小朱不可忍。

  上次自己沒有寵幸汪德妃的事情,被女官說自己不合規矩。

  他讓宮正司和常皇後商量。

  魏知禮道:“陛下,皇後娘娘她說有事與您商量,請您過去。”

  朱標點點頭,他有些日子沒過去了,便讓唐賢收好畫給送到春和宮去。

  “陛下,臣去吧。”女官魏知禮道。

  後宮深夜,除了內侍,太子外,其他的人是要避嫌的。

  朱標道:“朕去找皇後。”

  元寶和唐賢緊跟著朱標,往坤寧宮去。

  乾清宮離坤寧宮不遠,朱標剛踏上坤寧宮的台階,常氏便迎出來:“陛下。”

  朱標扶起她道;“皇後,朕不是剛說過,後宮有些不礙事的規矩便可改製。你我之間還要如此客氣。”

  常氏有些委屈,祖宗規矩,怎麽能不遵守。

  “皇後,要與朕商量什麽事。”

  見常皇後不說話,玉兒告訴朱標,常氏有喜,朱標笑道:“這是好事,有沒有請禦醫過來。”

  常皇後道:“禦醫來過了。”

  見常氏滿麵愁容,朱標有些奇怪,這是好事,她怎麽憂心忡忡。

  “方禦醫今日告訴臣妾,徐妹妹懷的是雙數,臣妾不知如何處理。請陛下商議。”

  朱標立刻知道了意思,這是請示他,到時候要秘密殺掉一個。

  如今的時代與後世不同,後世懷有雙胞胎,是喜事。

  然而封建迷信的時代,這便是克父。

  古人講究單數為陽,雙數為陰,生孩子也得講規矩。

  因此古人十分不喜歡雙生子,認為不吉,十分避諱。

  一般女子生了雙胞胎,就必須得秘密處死一個,皇帝和史官也都是默認的。

  皇室更加避諱,涉及皇位繼承,尤其是很多時候都有嫡次之分。

  就算不繼承皇位,但封賞時,容易引起另一個不滿。

  況且雙胎長得很像,常人難以分辨,極容易搞事情。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掉一個,曆朝曆代,皇室的孩子基本沒有雙生記錄。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這次孩子雖然不涉及皇位,但往後許多事都得有先來後到,誰又願意屈居人後。

  有一件事朱標記得,是後世楚王的妃子胡氏,剩下的遺腹子就是孿生子,朱華奎和朱華壁。

  但楚王並不是皇帝,而朱標是皇帝。

  這種情況下,常皇後自然要問過朱標,才能決斷。

  “此事大家都知道了?”朱標問道。

  常氏點頭。

  魏知禮這時回來,道:“陛下,臣已經將畫給了三皇子。”

  隨後女官又說了徐妙薇焦慮不安的事。

  朱標有些頭大,但每日下朝後還是會去安撫她。

  然而懷孕的人比較傻。朱標講的所有道理她都聽不進去。

  馬皇後和老朱也知道這事,馬皇後便讓朱標帶著徐妙薇去靈穀寺燒香散心。

  靈穀寺,朱元璋還親自賜名“靈穀禪寺”,是如今有名的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朱標便微服帶她去靈穀寺。

  正是春日,紫金山的東南山坡下,桃紅柳綠,路上兩兩三三的香客悠閑走著。

  朱標原本讓陸忠他們提著東西。

  但徐妙薇不肯,她挺著肚子,親自提著燒香禮佛的東西,以示心誠。

  在寺廟中走了幾步,朱標便看到老朱之前封的“天下第一禪林”。

  靈穀寺內有放生池,因老朱封過的緣故,這裏香火十分的旺盛。

  唐賢和錦衣衛跟在身後。

  朱標用手擋著徐妙薇的肚子,怕被那些亂跑的孩童撞到。

  放生池前人很多,朱標便帶她離去。

  誰知她比較軸,為了表誠意,便從金剛殿,天王殿,無量殿,五方殿,毗盧殿,觀音閣,一路拜到寶公塔。

  寺廟的主持知道天子在寺廟,凡是徐妙薇拜的殿,都會在短時間內不讓其他香客進入。

  朱標隻是站在旁邊看她上香,又親自做。

  “你已經磕了快九十個了。”

  徐妙薇眼裏含著淚水,摸著肚子道:“臣妾多磕幾個,到那一天時,多留些福報,走的不痛苦些。”

  “朕會想辦法的,萬一是個女兒呢。”

  隨後朱標帶她去寺廟後的佛殿。

  路過寺廟用齋飯的院子時,朱標看到有不少的乞丐在這裏用飯,更多的是婦女。

  朱標好奇,寺廟雖經常施齋飯給乞丐吃,但是怎麽會有這麽多的婦女在這裏,足足有幾十個。

  聽著寺中僧人的解說,朱標才明白這些婦女來自於哪裏。

  這些女子有被夫家休的,也有丈夫早死的,還有自己走散的,又不願意去賣唱賣笑,不願意淪落風塵,便會趁著寺廟施齋飯來這裏。

  朱標猛然想起,之前織造局改革後,有許多女子也無糊口的手藝。

  這種事情還是要管一管的,無所事事的男子都被挑去送快遞,這些女子又能做什麽呢。

  於是朱標上前去問:“這位大姐,你們每日都來這裏?就這些人嗎。”

  排隊等齋飯的女子看著眼前衣著樸素,卻貴氣逼人的年輕夫妻。隻當他們是為孩子積善才問她們。

  婦人和氣道:“我們無處可去,也沒有事情與我們做,便隻有尋口飯吃,家中孩子老人還等著。”

  京城之中,還有為一日三餐發愁的人,若是不解決,隻怕朱標回去也睡不著。

  這些婦人有的還有些姿色,恐怕會引起有些事情。

  “我與你們指個去處,明日你們去京城的皇明養殖場,有人會給你們事情做。”

  站在身後的乞丐聽見了,走到朱標和徐妙薇的麵前:“小郎君,看你和夫人也是家境富裕之人,不知道她們的苦。朝廷的養殖場雖然每月有飯吃,也有糧食拿,但是並不招工,讓她們去,會被衙役驅趕的。”

  旁邊的婦人也道:“是啊,郎君好意我們領了。”

  “我記得,朝廷有規定,府衙可以為你們安排事情做。蘇州府那些婦人便被官府集中起來刺繡,當今天子也是專門說過百姓無業的事情,他們不管,可以向天子告狀。”朱標道。

  一位有些見識的人走過來道:“郎君啊,天子每日事情繁多,新帝是好皇帝,是聖人。可官員卻是渾渾噩噩,這點小事如何告狀。”

  眾人說著散去,朱標讓唐賢去告訴主持,讓這些婦人明日集中,去朝廷的養殖場那裏。

  走在半路上,徐妙薇拉了拉朱標的手,道:“夫君,我們回去。”

  看著去後麵拜佛的人,朱標道:“後麵還有佛殿,你不去了?”

  徐妙薇笑了笑,道:“你讓寺廟主持召集她們去養殖場,可佛殿這麽的多,我們拜完佛,時間就不早了,何時讓朝廷安排她們。”

  “還是夫人周到。”

  “百姓之事,才是大事,她們一日沒事做,家人便餓肚子,為民才是大事,回去吧。”

  朱標笑著點頭,帶她回城。

  這些官員陽奉陰違,自己政令中清清楚楚,他們卻坐在衙門不做事。

  朱標想廢丞相,正好無處找茬,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搞事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