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大明想圖謀周邊(2更)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7-09 20:02      字數:3752
  徐達皮膚黝黑,十分壯實。

  ??宮女輕盈的端著菜進出,不久後,兩人麵前的桌子擺滿酒菜。

  ??“太子請。”

  ??朱標既覺得意外,又不覺得意外,連忙拱手拿酒杯,笑道:

  ??“許久未見,嶽丈別來無恙。”

  ??“我正發愁如何賞賜,或者問您喜歡什麽。”

  ??徐達愣了下,君臣有別。自己雖然把女兒送進宮,但心裏還是不敢拿儲君當姑爺使喚的。

  ??但太子開口就是敬稱。

  ??朱標一聲嶽丈,喊的徐達雙手無處安放,心裏又高興,搓了搓手接過杯子,點頭道:“哎。”

  ??朱標態度如平常百姓見了自己嶽父大人一般,這是他籠絡的一種手段。

  ??有些時候,需要放低姿態。對於徐達這種硬漢子,隻有讓他對你佩服,講義氣,才能安然的征服他的心。

  ??“倭島的事情有了定局,殿下可以鬆心。”

  ??我才不會鬆心,我現在還有更大的夢想,想吞河山……朱標習慣性的嘀咕幾句,恭敬不改:“這是為您準備的,我爹不在京中,但謝宴不會少。”

  ??說出這句話時,徐達連忙擺手表示,他什麽也不要。

  ??朱標有種預感,徐達什麽也不要的原因,多半與自己的女兒有關係,以及他的心情想法,都與徐家的有關。

  ??徐達歎息道:“倭島一戰,收獲頗豐,那銀山常家小子還駐兵在哪裏守著。得多派自家礦工去。”

  ??“今年開采仙山,山頂周遭的銀礦石,國士院帶去的曠工發現有叫黃銅礦,黃鐵礦這些。一時間所需要的器具不足,開采緩慢。”徐達如實稟告。

  ??何止黃銅礦和黃鐵礦,還有方鉛礦等礦脈。

  ??史上,石見銀山從1526年開始400多年的開采曆史,它從日本的戰國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前期都是日本最大的銀礦山。

  ??這裏的銀產量占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石見銀山的開發時期與日本經濟史上的商業發展時期重疊。

  ??銀山冶煉加工的白銀當時不僅作為貨幣在當地流通,而且還支持著倭島與葡萄牙、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中國商人之間的貿易往來。

  ??朱標饞這些礦和銀,看到站在自己旁邊的徐妙薇,拉她過來坐到旁邊:“給嶽丈斟酒。”

  ??“是。”徐妙薇點頭。

  ??徐達笑道:“我家這姑娘脾氣不好,若是哪裏做的不好,殿下可訓斥。”

  ??老丈人這話得反著聽,朱標沒那麽實心眼,再說徐達最喜歡的就是徐妙薇,怎麽會讓自己訓斥。

  ??“她做的很好,都是嶽丈您教的好。”朱標讓小黃門給徐達用幹淨筷子布菜。

  ??朱標尋思著,該把自己那件事跟徐達說說。

  ??“來人,拿大明疆域圖來。”朱標道。

  ??隨著大明如今的疆域圖緩緩的展開,朱標道:“高麗蠅螢苟且,去年十分囂張,我爹跟我都很窩火。”

  ??“既然如此,何必客氣,倭島隻是囂張,都可以滅了它,何況這個高麗。”徐達一口飲盡杯中酒。

  ??就等你這句話了,朱標隨後又分析了東南西北。

  ??徐達歎口氣,這小子在這裏等著他呢,看一眼朱標指過的那些地方。

  ??太子是要圖謀大明周邊。

  ??“孤想吞掉安南,交趾,占城和暹羅,哈密,爪哇,西域撒裏,高麗,琉球等。”

  ??徐達吸了口氣,心裏暗暗吃驚的讚歎,好小子,有一顆征服四方的心,比他們年輕時還要烈。

  ??但這事陛下不在,徐達自然也明白:

  ??“陛下此去山西,聽說鄧愈和秦王,晉王殿下隨同,不知何時能夠歸來。”

  ??“應該會很快。”朱標想著,動等山西巡查結束,老朱應該就會回來的。

  ??徐達剛回來不久,最少得歇個半年,這段日子裏,朱標就可以安排他們投入火器和練兵中,為明年的事情做準備。

  ??“殿下想如何安排。”徐達想先聽聽朱標的意思。

  ??“…………溫、台、明、福、興、漳、泉、潮州沿海,孤以為由趙雲生安排各地操練,鎮守沿海,悉聽節製。”

  ??“魏國公,孤有一事,便是需要你去一處地方,那裏山清水秀,四季如畫,很適合休息,則是當年父皇屯兵練兵的地方。”

  ??朱標說完。

  ??徐妙薇和徐達脫口而出:“是大明山!”

  ??“正是。”

  ??朱標將事情和安排細細說給徐達聽。

  ??除了沿海需要水師分布沿海各地鎮守外。

  ??“雲貴的土司,前幾日被沐英打的落花流水,這裏孤也就不多操心它了。另外安排淮西武將,讓他們分幾個方向。”

  ??“唐勝宗去成都府招募,鄧愈回來後,便去長沙府,嶽州府,永州府……派人去雷州府,廣州府。和桂林府,柳州府等。北方以陝西,山西各府為主招募,進行練軍。為今後準備。”

  ??這邊小朱在安排圖謀大明周邊的事情。

  ??老朱坐在土山包上,看著遠處流淌的水明顯很小,感慨這次旱災一定能挺過去。

  ??十幾步外,毛驤跟於一站在最近,鄧愈,朱棡朱樉他們在山包的下方。

  ??“重八,打算何時回京。”馬皇後一雙腳踩在狗尾草上,黃沙揚了揚。

  ??“咱不急,你瞧瞧,那灰青色的直道修的多好,馬車也比開國第一次坐的好多了,還有那黃河……”

  ??當初開國時,朱標一時心起改的明汽一號,後來修了直道,那些匠士在國士院修整搗鼓,才算符合直道的車架。

  ??馬皇後也要坐,於一趕緊跑過來要把自己的衣袍脫下來鋪在地上麵。

  ??“不用,當年我跟陛下連草堆也睡過。”馬皇後示意他們不用這麽大驚小怪。

  ??“妹子,趁著出來。咱們去北平府瞧瞧,一路上看看。這幾年來可悶死我了。”老朱坐在那裏,笑嗬嗬的道。

  ??馬皇後沒有說話,怎麽感覺他一點也不擔心政事,還把傳國玉璽給兒子。

  ??她心裏隱隱有個預感,是好的預感,但對她來說丈夫和兒子都好好的,她就很滿足了。

  ??一路北上,除了直道,路邊穿著郵局服的大明鏢師,郵局馬車和郵差靠右而行。

  ??鄉裏幼學傳來琅琅讀書聲,真是很熱鬧。

  ??這兩個月,北方秋收。

  ??一路過來,百姓在田裏忙碌著收莊稼,打糧。

  ??遠處幾個官員對朱樉朱棡圍前衛後,當朝皇上再此,他們不敢明麵去討好。

  ??秦王,晉王殿下就可以湊上去混臉熟,上到知府,下到不起眼的書吏,這幾日圍著巴結。

  ??朱樉和朱棡兩人,見這些人對自己如親爹侍奉,又聽話又特別的忠心。

  ??兩人無形中覺得自己的本事大了不少,老朱也沒管他們。但誰敢送些價值連城的,那隨行的韓宜可絕對會進行糾正。

  ??朱元璋指著黃河上遊:“這上遊有個地上,叫青銅峽,說大禹治水時立了個鐵旗杆。”

  ??“如果漲水了,黃河上紮那羊皮筏子,把送信的綁著,漂下去給報口信。”

  ??“是啊。”

  ??兩人坐在山西的地界,望著遠處的黃河,說著話。

  ??不知何時起了風,雲團開始往一塊集結,越來越厚。成了黑雲。

  ??“變天了。”朱元璋起身,於一立刻過來幫他擦拭灰土黃沙。

  ??“回吧。”馬皇後跟在後麵。

  ??遠處的雲裏時不時竄出來一條閃電,雷聲轟隆隆的,震的人耳朵都發癢。

  ??老朱站在府衙的大門口,看著急匆匆趕路的百姓,道:“下一場雨,山西就活過來了。咱也就不上火了。”

  ??“夠百姓用就好了,下太多也不是好事,你別犯糊塗,一時高興的讓它下大。”馬皇後吩咐大家都去休息,留下帶來的錦衣衛守在四周。

  ??雨是從傍晚下的,一場雨來的快,去的快,路邊枯黃的秋草多了幾片草芽。

  ??山西又活過來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