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無話可說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6-25 15:56      字數:3794
  宋納出列:“太子殿下,出海一事,前無古人,故元時,民間的商隊出海,隻不過是小打小鬧,有去無回罷了。國庫無太多閑銀。朝廷也沒有合適之人。”

  ??我勸你見好就收,別叨叨太多問題。朱標心裏腹誹著宋納。

  ??朱標頷首,掃視了一圈禦階下的朝臣,笑道:“提的好,大家都向宋納學習,多多為難下孤。”

  ??為難下?

  ??聽聽太子殿下說的是人話嗎。我宋納飽讀詩書,身居國子監要職,還能難不住你。

  ??難不住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宋納心裏得意,自己也是把太子給難住了。這在朝臣中,今兒還是頭一個。

  ??“諸位,剛才宋祭酒說,沒有合適之人,那在場的各位,看來都是庸才了,你們服不服?”朱標重複了幾句。

  ??奉天殿裏回音不斷,在場的各位都是庸才,這話從四麵八方彈回眾朝臣耳朵。

  ??宋納臉色白了幾分,他沒有這麽說啊,他隻是說大明朝廷沒有合適人才。

  ??太子殿下這完全是理解歪了。

  ??經過朱標這先入為主的誘導。

  ??眾人都是飽讀詩書,話被分析下來,就變味了。

  ??“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可謂人傑地靈,有才之士皆入朝為官,大明泱泱大國,人才充盈。”朱標頓了頓笑道:“在孤心裏,在場的諸卿都是人才啊。各位滿腹經綸,航海對於大家也是如囊中取物,豈會沒有人才,海務局是吃幹飯的嗎。”

  ??海務局局使立刻道:“海務局無任何問題,隨時為大明盡忠。”

  ??眾朝臣一時不知怎麽接話,要是否認自己不會航海。那豈不是要被其他的同僚笑掉大牙。

  ??可要是同意了,國子祭酒宋納提的其中一個問題很快就會不攻自破。

  ??大家一時半會兒,靜默下來。

  ??朱標看眼宋納,這也不能怪自己,要怪就怪五千年文化,太博大精深,文字可以多重理解。

  ??航海沒有合適之人,這些普通卻自信的文官也有幾分骨氣,小小一個海洋,還能難倒他們。

  ??根本不放在眼裏。可這宋納說沒合適之人,就是滅他們眾臣自己威風。

  ??當然也有幾個不上套的,比如錢唐和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理智道:“殿下,臣以為宋祭酒言之有理。”

  ??朱標揮手,示意戶部尚書和錢唐兩人稍安勿躁。

  ??“諸位大人,今日就是來和各位商議航海事宜,望你們能為航海一事出言獻策。除了這件事,各府縣有奏疏,盡管呈上來,一樣為大家解答疑惑。有爭議的都拿出來,朝堂之上盡可商議。如果沒有人提問題了,孤就開始解答。”

  ??陛下讓太子替朝,看來太子殿下這靠山,自己得好好的搭上。到時平步青雲。

  ??胡惟庸道:“臣目前沒有任何疑惑,願聽殿下解答。”

  ??“老臣也沒有問題了。”宋濂聲音在喉嚨裏嘎啦,跟破風箱一樣說話。

  ??“高啟,你呢?”朱標眼神對他示意。

  ??“臣無任何意見,一切全憑太子殿下定奪。”

  ??問高啟就相當於問自家人。

  ??朱棣笑道:“若是沒有人,本王也可以。”

  ??朱棡看朱棣又跑自己大哥麵前出風頭,也道:“本王也可以。”

  ??朱樉雖然因為陳如蘭的事和朱標有些氣,但打虎親兄弟,這個時候他就是站在自己大哥身邊做支持者的時候:“本王也可以。”

  ??眾大臣沒有多言,陛下這些兒子裏,騎馬打仗,領兵做事的本領他們也都見過。

  ??不論人品,光論才能,都是綽綽有餘。

  ??朱標笑了笑:“孤數麵前已經有了合適人選,今日大家既然沒有太大意見,這事就定了。”

  ??眾臣循規蹈矩,以出海沒有經驗,沒有人選,沒有錢財為由,還想多說幾句。

  ??“臣鬥膽敢問,太子殿下選中的人是誰?”

  ??“殿下,此人是誰?”

  ??大家都互相看看自己同僚,確定太子口中的人是誰。

  ??朱標目光越過朝臣,在於一耳邊說了幾句。

  ??“宣馬合覲見。”於一聲音洪亮清晰,殿外內侍又高喊:“宣馬合覲見。”

  ??等在殿外的三寶,剛才已經回去換了正式衣服,腳步堅定的踏上台階。

  ??“殿下,奴婢定不負您所托。也不會給您丟臉。”三寶把自己的帽子理正,進了奉天殿。

  ??“馬合見過太子殿下。”

  ??兩側文武百官聽到剛才的名字時就已經驚訝,這會兒眼睛都要掉出來。

  ??奉天殿成了一窩蜂。

  ??“什麽?一個內侍也可以擔此重任?”

  ??“這就是個閹人。”

  ??“哼,一個小內侍。”

  ??朱標聽著耳邊眾人議論,並沒有說太多的話,永樂年間那鄭和入宮時也很年幼,後來不斷的學習塑造,成了人才。

  ??自己從開國起,就開始對三寶耳提命麵,讓他去龍江船廠,去海務局,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比其他人來說,他最合適。

  ??果然,官員們就開始質問三寶了。

  ??最開始提問的,就是都察院那幾個:“茫茫大海,吞沒不知多少船隻百姓,你憑什麽可以從大明到達遙遠的西洋。”

  ??“正是,西洋距大明遙遠,海上風浪無形,你怎麽確保船隊跟著你可以到達西洋。”

  ??“你去過西洋嗎,我大明如今河清海晏,可以自給自足,有必要再下西洋?你可知下西洋趟,會耗費大量軍需?”

  ??“對,你知道國庫的銀子都是哪裏來的?它可不是大風刮來的。”

  ??三寶看了眼朱標,開始逐一回答眾臣的問題。

  ??“自開國以來,太子殿下便開始授我海洋學問,過洋牽星術和《海道針經》,這些最基礎的問題,三寶爛熟於心。

  ??星盤,指南針,象限儀……海圖……海洋災害,這些三寶在深夜時分,都會勤於苦學。在水師中學習水上技能,自認為,可以擔負起為大明出使西洋。

  ??所需工具,國士院工匠皆費心費力,龍江船廠那七艘代表性的寶船,諸位大人可以隨時查看。”

  ??“太子殿下,今日散朝,臣就親自去船廠看看,如果和馬合說的有出入,臣定會去東宮見太子。如果臣心服口服,此事臣今後全力支持殿下航海一事。”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

  ??“船廠五年來造船眾多,洪武三年和司天監商議,以北鬥七星為包船命名,天樞,天權……”三寶如實回答。

  ??朱標笑道:“海務局也可以為出海做好準備事宜,諸卿,還有何疑問?”

  ??眾人似乎沒什麽意見,都無話可說。他們提的問題,太子殿下似乎早有準備,一一攻破。

  ??以當初國士院為例,似乎帶來的都是好事情。並沒有壞處。

  ??宋納問道:“敢問這過洋牽星術和海道針經為何物?”

  ??三寶道:“海道針經和過洋牽星術,是航海的寶貝,前元有人出海時,正是靠著它們。”

  ??宋納冷哼一聲:“嗬嗬,看來是宋某孤陋寡聞了。太子殿下這內侍可真是博學多才啊,宋某受教。”

  ??正在這時,戶部尚書走到三寶麵前:“航海,敢問耗費銀兩你可算過?此一去,必耗費我大明國庫白銀百萬兩。”

  ??三寶沒有說話。

  ??戶部尚書繼續道:“國庫的銀兩都是黎民百姓繳納的賦稅,此乃勞民傷財。你這小小內侍竟然不勸阻太子殿下。反而大言不慚,是想毀我大明根基嗎?”

  ??“奴婢不敢,但絕無此意。”三寶跪下,對朱標說道。

  ??“孤今日是要把此事定下,離出海還有幾月,隻要孤解決了這百萬兩耗費,諸卿是不是無話可說。”

  ??眾臣道:“是,臣無話可說。”

  ??朱標記得,五年以來,沈千城他們送來酒坊的銀兩似乎都在國士院,應該沒有用完。

  ??隻等散朝後,派人去國士院那裏問一問呂昶,銀兩勒一勒也就有了吧。

  ??朱標不知道的是,今兒早朝的所有,老朱都躲在暗處看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