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老朱夢見異象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4-27 01:04      字數:2294
  “百業已漸漸興盛,這大明朝太平了,才能有盛世。父皇母後雖然對我們寵愛,但我們也要知進退,懂禮法。”

  常氏沉思良久,答道:“殿下說的,臣妾謹記於心,秦王殿下的事情怎樣了?”

  朱樉昨晚傷到宮中侍女,這件事被老朱知道,打算罰他,朱標早晨去說了幾句好話,挨打變成了麵壁。

  “太子妃不知,今日太子殿下為他求情,秦王卻不領殿下的情,說他如果不去織造局,就沒有這麽多事。”三寶氣憤道。

  “三寶,任他去,由他去,這二弟做事不做還好,一做必錯。脾氣大的不行,織造局是個好差事,他不願意去就算了,不必計較。”

  “殿下,秦王性格就是這樣,聽說他愛吃桂圓。臣妾這裏有嶺南進貢過來的水果,味道極好,讓侍女送些去給秦王。”

  “太子妃留著吃吧,孤就怕這桂圓給他送過去,朱樉又得找侍女給他用嘴剝果殼,行為不堪。”

  朱標拿起桌上的桂圓剝了顆丟進嘴裏,常氏見他不讓送,也就坐下來繼續看話本。

  次日,陽光明媚,老朱坐在禦花園的桂花樹下與劉伯溫下棋。二月末陽光不熱不冷,朱標就送了溫茶給老朱,坐在旁邊看棋。

  於一在遠處修建老朱最愛的小茶樹,這是從鳳陽帶的,樹形像條盤旋的龍。

  雜亂枝條被於一剪去,露出飛龍之姿,老朱手裏的棋楞楞停在半空。

  劉伯溫:“陛下下棋,怎麽走了心神,臣快贏了。”

  老朱點點頭,昨晚睡覺做了個奇怪的夢,但清晨起來,忘了個幹淨,看到龍形樹藤,又記了起來。

  朱標陪在老朱身邊:“父皇做了什麽夢,可說出來讓劉先生為您解上一解。”

  劉伯溫放下棋,麵朝陛下:“請陛下說說怪夢。”

  老朱遲疑了下,把心一橫:“昨晚咱夢見天空雷電交加,東北方向紅光滿天,生氣十分充盈。”

  “紅光滿天,天生異象,位東北方?勞臣演算一番。”劉伯溫放下手裏的棋,開始進行推演。

  劉伯溫遲疑道:“此事臣需要去往各地看一看,依據風水之勢,進行風水處置,請陛下允許。”

  老朱眼睛眯了起來,他也是個聰明人,立即有所察覺,急忙追問他:“那咱昨晚夢見的地方呢?”

  劉伯溫身形一頓,想到這話要是說出去,陛下夢到的地方可就是要遭大秧。如果二百年後,真的有新龍出現,這也是天意。

  “啟稟陛下,陰陽相推。五行因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其在天為歲,為熒惑,為鎮,為太白……”

  劉伯溫說了幾句文縐縐的象維之學。

  隻懂一半的老朱煩躁道:“劉伯溫,說人話。”

  “陛下,夢裏的地方,如今不成氣候,請陛下放心。過幾日臣便啟程前往各地,查找山脈風水。”

  聽到劉伯溫這麽說,老朱也就放下心,示意他立即就帶人走南闖北去勘測風水山脈。

  經過這一番話,老朱也沒心思下棋了,畢竟作為皇帝,對於風水寶地成龍一事,很是擔心。

  站在一旁的朱標看著兩人打謎語,他也猜到了,絕對是老朱夢見東北方異象,劉伯溫沒有敢說出實話,隻說那股氣不成形。

  出了禦花園,劉伯溫冥想著走在後麵,朱標走到僻靜的地方突然停下。

  劉伯溫:“太子殿下怎麽突然停下。”

  “老師,師娘身體可好。”

  “承蒙殿下照拂,身子已經好多了,青黴劑很好。”

  劉伯溫說的青黴劑是朱標根據後世的青黴素,選取古代有相同功效的藥草,由國士院醫士完成。

  “孤自問對先生十分誠心,可是孤沒想到……嗬嗬,唉。”朱標話說了半句,剩下的不說了。

  劉伯溫驚道:“太子殿下這是何意?臣不明白。”

  “剛才的事,孤明白,劉先生也明白。”

  老朱對有些事不清楚,可是自己從後世來,怎麽不清楚。

  朱標心裏有數,他辛辛苦苦強盛大明為什麽?所謂的夢境,風水都可以無所謂,他有信心轉換大明的曆史。

  劉伯溫隱瞞有些事情,不管出什麽目的,隱瞞不報就是不對。

  見朱標站在那裏,劉伯溫前思後想,難道太子殿下也會風水秘術和象緯之事,這不應該啊。

  劉伯溫不吭聲,沉寂半天後才緩緩說道:“臣不是有意要瞞著陛下和太子的。

  東北方向,此地飛龍在天,隻要不落地,便會無事,百年後的事情也不會發生。臣會日夜演算,並親自前往各地查看。”

  “劉先生,聽說你當年找到了本殘卷,叫《六甲天書》。”朱標笑著說:“有這本書吧,孤也懂些陰陽五行之術。”

  “太子殿下也懂。”劉伯溫上前一步道,他十分詫異。

  “略懂,你明白孤為何在這裏與你說,若是我剛才在父皇麵前說出此事,他必然會發怒,孤敬重先生是有才之士,隻不過先生有些事還是不要瞞著,比如劉先生推演的天生異象,二百年後。”

  “太子殿下,是劉基愚昧,臣有罪。”劉伯溫這刻,看朱標的眼神都有些變化。沒想到太子殿下對經緯陰陽也懂得。

  “劉先生早些回去收拾。孤就先走了。”朱標拍了拍劉伯溫的肩膀。

  “是。”劉伯溫告退。

  三寶看了眼劉伯溫,立刻跟在朱標身後離去。

  不管二百多年後如何,朱標覺得自己做好當下就行,執行好每一次的事情。

  晚上楊憲來匯報杭州茶山的事情,當地縣官貪心,用朝廷撥下去發展茶業的銀子,買了劣質的茶苗以次充好,欺騙茶農。

  “稟殿下,還有一事,下去的人查訪得知,當地官府收錢稅時,會以損耗為由,多收錢銀。”

  “不是說過了,如果以損耗為由拒收的錢鈔,不得多收,百姓都可以拿舊破的銀錢寶鈔去各地官府的通寶行以舊換新。

  如果還有百姓反應官府以損耗為由多收銀錢。那就按《大誥》裏的火耗歸公,按朝廷統一的耗損比例來征收。這件事你依律法處理就好。”

  楊憲點頭:“殿下,今年國子監需要擴修,國士院今年也需要銀錢購買器具,中書省商議後,折中取意見。國子監擴建計劃的一半,國士院的器具也購買原本的一半。”

  “這是能折中的事嗎?哪裏缺那一點銀子,此事直接報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