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防偽與材料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4-27 01:04      字數:2411
  商議一天,出來已經暮色,李善長等人與朱標互相道了別,紛紛離去。

  每一步都細化,接下來國士院的特殊材料和特殊防偽刷印,迫在眉睫。

  天完全黑了下來,那輪滿月懸浮在東宮方向的宮牆上,零散的宮燈亮起。宮道不時有侍女宦官從旁邊緩緩經過。

  從禦書房出來,走到半路,三寶挑著燈跟著。

  陸忠跟在身後,等朱標問話。

  “可有消息?”

  “沒有。”陸忠低下頭道。

  朱標低頭看著腳尖,慢慢向前走著:“雲南方向可有尋找?”

  “沒有,雲南一帶我們的人馬稀疏,難以尋找。”陸忠眼神堅定著說道:“是屬下辦事不力。”

  雲南收複,大局未穩,此次傅友德還在鎮守平叛,沐英和藍玉馬上會班師回朝,

  毛驤他們主要集中人馬在查各地私錢,與高利貸等事上。

  “注意雲南方向。”

  “是。”陸忠跟在身後。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的詩真好啊。”

  “殿下。”常氏輕聲叫道。

  朱標回神,走到她身邊,兩個侍女提著宮燈。

  “你怎麽出來了。”朱標上前探她額頭:“好多了。”

  “臣妾看殿下一日未歸。”

  “這不是沒事,哈哈今日已經定下了,難得沒人反對。”朱標鬆了口氣道:“不過還需完善。”

  他不敢隨意大改造,要符合當下的明初社會,隻能在寶鈔銅錢和白銀上進行改製。

  “好在父皇答應了呢。臣妾準備了晚膳。”常美榮望著他,隨後看了眼陸忠。

  “陸忠見過太子妃。”說完立刻離去。

  “沐英他們要回來了。”朱標擁著她肩膀道:“孩子有沒有鬧你。”

  “殿下摸摸便知。”說完牽起朱標手放上去。

  用過飯,朱標就馬不停蹄的去了國士院,通寶行需要一套自上而下的運行製度,經手這些的人得老朱擦亮眼睛安排。

  楊憲被派去揚州鹽務局,清查整理賬目,又臨近年底。

  深更半夜,朱標又累又困,但一時半會兒還不能睡覺,他把管理國士院收支的呂昶叫來,順便喊了夏元吉。

  國士院印刷閣前,陶成道哈欠連天看著他們搞紙漿。這按照步驟做出的紙漿真是太糟糕。

  附近彌漫著香氣,朱標遠遠就聞到了,當然不是做飯,是那些農官在改進王禎《農書》裏芝麻造油的方法。

  把芝麻炒熟,用石眠或者石碓來碾爛,蒸後在儲藏到槽內,用碓擊打,油能從槽中流出。

  至於收割的菜籽,做出來的菜油用紗布過濾,油呈青黃,十分的黏。

  這些農官把朝廷各地能用來榨油的種子都在實驗。

  “油怎麽樣?”朱標問道。

  哐當哐當的器物聲音隨後停下來,何青道:“北方的豆腐用的黃豆做油也不錯,屬下正在實驗。”

  “何青,可分幾批進行,另外你提前把明年春國士院的農官招取要求定下,物色人選,拿到詹事府。”

  國士院後麵擴建的都是可以實驗的地方,中間場地空曠。

  看到太子殿下進來,陶成道見了禮:“殿下。”

  “陶院長,新型炮的圖紙在工部那裏,隨後你多與軍器局那些匠師切磋,沒事你就下去吧。”

  陶成道領了值夜的人離去,太子殿下來了,他可以安穩的回去睡個好覺。

  附近堆著幾口大缸,有的裏麵放著清水,有的是麻,也有枸皮和桑皮,樹藤的纖維也有。

  材料雖然擺的多,但都井井有條十分幹淨。

  切麻的切麻,洗條的洗,浸灰水的浸水,蒸煮的,舂搗,打漿的等,各司其職。

  朱標看到最裏麵旁邊放著從前幾日從寶源局借來的一套刷印寶鈔的模具,但實驗的紙不滿意。

  “太子殿下。”

  “殿下,這是新組合後,製出來的紙,請殿下過目。”那幾個理官也在這裏。

  朱標伸手摩擦,折揉搓撚壓後那些紙已經出現破紋:“不行,這種可以普通用,但孤說的鈔票紙要比寶鈔用的紙還要好。各位院士,鈔票紙必須要加快速度。

  北方用麥草,蒲草,馬蓮草和烏拉草可以做草紙,你們新做的紙雖然比大明寶鈔用紙好,但孤認為不夠。”

  “稟太子殿下,我等請太子殿下指點。”國士院的理官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裏覺得為難。

  你來搞試試,這種新紙已經超過之前的寶鈔紙數倍,今兒查驗後還是不行,心裏不免生出怨言。

  就不信了,你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太子就能造出鈔票紙,比寶鈔紙還要好,誰信啊。

  這些朱標查閱過,借鑒後世的鈔票紙,他先在紙上寫出了幾種材料,桑穰,漿,摻有部分麻漿、還有木漿。

  幾個理官看到後,暗暗道,這些他們早都知道,這是他們最拿手的,太子寫出來真是多此一舉。

  東西不造出來,眾人不信也是正常,朱標也不急,繼續寫。

  往後還要防偽,對這紙要求強度高,耐折度達千次以上,並有較大的抗水性能。最好還要適於凹版印刷。

  為了防止偽造,紙上不僅要加入獨一無二的東西,還要在做一套錢文,如果能彩色,或者往後加把力研製在寶鈔塗以特殊化學品。

  寶鈔的防偽就沒話說了,至於銀礦和銅礦這些,朝廷也會進行壟斷。

  “按照這種,派人去織造局領取些棉花過來。”

  “棉?”他們知道棉花材料挺貴重的。

  去年老朱強製推廣,讓南北有些地方種了棉花,今年還不錯,但也不是廉價東西。

  “那先去拿些加入裏麵試一試也好?”其中一名理官問道。

  “派人去找織造提督,拿些原料過來。”朱標命道。

  眾院士半信半疑,但也打算再多試幾次,何況太子殿下親自吩咐了。

  隻要有一絲希望,他們就必須去試。

  “三寶,等紙成,樣品送來與孤檢查,還有讓李炎把銅錢防偽的想法寫一份呈上來。”

  “是,爺。”

  朱標把手遞給夏元吉,拉著他在國士院轉悠:“跟著孤,教你打理賬務,可願意?”

  “元吉願意。”矮矮的夏元吉雖然年紀不大,但跟著呂昶這些日子也知道什麽是賬,便開口道。

  朱標離開後,國士院依然燈火通明。

  他們不敢歇著,畢竟從科技官到院士,國士,到無雙國士,還需要不斷的奮鬥。

  無雙國士的晉級條件其實並不簡單,但這在他們看來就像考上狀元,誘惑力很大。

  妻兒老小都在後麵的家屬樓裏住,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除了吃飯外,整日都在搞研究,這輩子就奔那東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