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道同贈銀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4-04 21:24      字數:2261
  織造局燈火通明,沈知否把賬簿鎖在箱子,出來後,卻沒有立刻回家,而是走到道同處理公務的地方站立。在門口靜候片刻,便見滿身補丁,從大門中出來的道同。

  “沈小姐還沒走?”道同恭敬的道:“太子殿下吩咐過,若是天太晚就讓找人護送你。”

  “無妨,對了提督,關於偷藏生絲之事,我也會留意下。”

  “此事我派人核查,隨後定會依律處置,沈小姐將織造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道同實在欽佩。”

  道同手裏提著俸米,對沈知否揚了揚道:“這不,城邊的幾家孤苦之人,送些銀錢和糧與他們。”

  說話間,道同已經轉身走出了幾步,沈知否想了想道:“您請等一下。”

  道同轉過頭來,看著沈知否遞過來的寶鈔,眼裏很是複雜,又帶著些詫異,他指著寶鈔道:“不可不可,怎麽能讓沈小姐破費,那兩古稀老人用不了多少。”

  少頃,推讓一番,道同撫著胡子道:“道同就先替他們謝過。”

  “我雖為商者,但也不是昧財冷血的人,錢不多,多少可以讓他們度過一年。”沈知否把寶鈔塞給道同後,便朝著小蓮走去。

  小蓮看到自家小姐送錢,搖搖頭笑著扶她上車。

  “小姐,那個提督織造是不是傻呀,自己穿的窮酸補丁,為何還要把銀錢接濟他人,不懂。”小蓮不解的搖頭。

  “城邊有幾個老人,無兒無女的可憐,冬春少食,提督大人是心懷百姓,他是殿下的人,大忠大義是好事。”

  “小姐啊~真不知道殿下灌了什麽迷魂湯給你,你這兩頭的生意顧著做,身子垮了他也不會知道。”

  小蓮噘著嘴,看了眼沈知否轉過頭去,手繞著頭發歎了口氣,心中兀自為自己小姐擔憂著。

  沈知否靠在車上,托著下巴發著呆,她無心入宮,答應祖母的事也會做到。

  至於那些祖母告訴自己的亂七八糟的事情,她也不太記得,隻知道他現在體格健壯,並未有其他的事情。

  沈知否眯了眯眼睛,一臉的恍然:“呀……這都四月多了,布莊的春蠶絲,酒坊要趕緊估算下,看今年要收多少果子,和農戶也算算去年的工錢。

  小蓮你也操心這些事,別整天想亂七八糟的。”

  “知道啦,小姐。”小蓮跟她從小長大,除了沈老夫人,她就是小姐最親的:“當個皇商,那李記和徐記把咱們當成了對手,生意上排擠不說,這下還得管織造局的那些賬和貨源,搞不懂你們。”

  “你家小姐何時怕過他們這群老狐狸競爭,我解決了便是。”沈知否捏了捏她的臉蛋:“明日我要進宮稟報生絲的事。”

  “小姐!”小蓮立刻貼上來,頭發蹭著她道:“小姐問問你家殿下沐大哥的事。”

  “什麽我的殿下,這話可不能亂說了。”

  “那就別人的殿下,小姐記得幫我問問嘛。”小蓮嘿嘿笑著。

  “他很厲害的,你看織造局和鹽務局,我信殿下什麽都可以。”

  “那我也信,我跟小姐一起信好了,記得幫我問沐大哥。”

  “小白還在家,趕緊回去。”沈知否打斷她:“你啊再叨叨,把你嘴堵了。”

  ……

  早朝時,國士院的幾個科技官正式被老朱放在戶部,工部,和吏部。

  出了奉天殿,胡惟庸跟上李善長,臉色沉重:“李相,我看劉伯溫很高興國士院的科技官進入戶部和工部。”

  兩人邊走邊談,李善長詢問些關於織造局,國士院的事情,這些事倒是好事。

  先來了個楊憲,如今這國士院的風頭也在升。

  胡惟庸道:“陛下重視,看來國士院的人進入中書省,都是少不了的事。”

  “有人幫忙做事,這也是好事情啊,不過能不能進入中書省,還是要看他們造化,這官場可不是誰都能安穩待的!”李善長說完閉著眼睛站住。

  “相國的意思。”胡惟庸笑著點頭:“惟庸明白了。”

  “明白何事?老夫可沒說什麽啊?”李善長哈哈笑著。

  …………

  東宮。

  用完早飯,宮女送了茶和點心上來,朱標注意到她的表情,笑著問道:“不用擔心,孤這身體好的很。”

  沈知否點頭,接著剛才說的織工藏賣生絲問題,把自己一些猜想和疑點都告訴了朱標。

  更難得的是,她推理起來頭頭是道,旁征博引,分析也十分客觀公正。

  “知否,若是她們偷藏生絲換了銀錢卻交給其他人保管,逃回草原是有可能的,或許是幕後有其他的人指使拉攏,東山再起。”朱標分析著說道。

  “殿下,提督大人是個好人。他常把自己俸米接濟他人。”沈知否將自己看到的說了出來。

  “道同公正廉明,孤知道。”朱標給她遞了點心:“他把織造局也管理的很好,隨後會向父皇奏明,朝廷不會虧待廉潔之官的。

  關於織造局,多虧有你幫我在做,可能更加辛苦你,鹽務局之前的事情也要你多教教孤,那些鹽商太老滑頭了。”

  鹽務局和織造局,好在還有她的一些點竅。

  對於今日早朝的事,朱標心裏總有個預感,國士院的科技官和這群文官同朝共事久了,總會爆發矛盾的。

  思想創新派對著守舊派,摩擦必然會有。

  而且何青也說。這幾天國士院經常有文官跑過去,耀武揚威的參觀一下,隨後說兩三句酸詞諷刺幾句。

  矛盾總是會有的,進了朝堂才是爭執的開始,文官必然會爭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擠兌打壓國士院的人。

  朱標看到她,突然就想將自己的不快吐出來下,覆上她的手,緩緩道:“國士院的事情你是知道一些的,與文官不可能平安無事,隻希望大明能夠因為萌芽繼續強盛,而不是固步自封。”

  “殿下不必擔心,隻要贏得陛下的讚賞,對百姓有利,是必然要做的事,就一定會成功。

  讓它如衣食住行般重要,就如魚兒離不開江河,自然而然就會不戰而勝。”沈知否道。

  科技成為百姓生活必須品,讓它成為百姓需要,朝廷命脈,這樣一來,大家自然而然會去維護。

  還不到晌午,朱標便道:“正值春日,孤帶你去禦花園走走,不必這麽著急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