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老朱導的好戲(二)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3-21 17:49      字數:2725
  “陛下,請為我等做主啊!”

  南北士子這一聲呐喊,絕對是震耳的,早就站在奉天殿門前的老朱望著台階腳下的士子,靜靜的看去。

  這次標兒雖然提前告訴過自己南北士子可能會有區別,但他還是執意把這事繼續下去。

  ……

  ……

  中書省,側堂。

  “相國,此次皆為安徽與浙江的考生得中,那楊憲必然要為自己拉攏人才。”胡惟庸不放心的道。

  “惟庸啊,要沉得住氣,想讓楊憲滅亡,我們就捧殺他,讓他死也死的徹底,到時候他必然會連累劉伯溫。

  等陛下無人可用,你還怕有人和你爭嗎。靜待,對準浙東黨,讓陛下一口命中,若是我們出手,會惹怒陛下的。”

  “相國,我恨不得把楊憲踏成一灘爛泥,讓他死在地上。”胡惟庸想到這些日子,楊憲做事總是搶了他的風頭。

  “耐不住性子啊你。”李善長翻著書籍道。

  “相國,你都不急,你看那楊憲巴結陛下,劉蠻子巴結太子,眼看他們就要平步青雲,哪裏會犯什麽錯啊。”

  李善長道:“那就給他個圈套讓他鑽,還記得疏通運河嗎,原本我想讓人在賬簿工銀動手腳,沒想到情況有變。不過不在此時,不要著急,總會讓他一擊斃命的,該是你我的,還是你我的。”

  正在這時,宋濂走進來,看著李善長道:“李相國,陛下為了考生之事在奉天殿發怒,召……召你我入宮麵聖,如何是好啊。”

  看到宋濂打顫,李善長上前說道:“宋公不必擔心,隨我進宮麵聖便是,我看這白紙黑字,陛下還能冤枉你我之間徇私舞弊?”

  南方士子居多,對於李善長自然是好事情,況且這次試卷都是南方士子答題出色些。

  江南文氣勝,北方將氣重,這南方士子多,是必然之事。

  哪怕誰來閱卷,依然如此。

  宋濂並沒有先去奉天殿,而是聽從李善長的意思,先去了馬皇後那裏。

  馬皇後正在對徐家和常家姑娘講大禮,看到宋濂急忙進來,詫異道:“宋濂,你這是怎麽了?”

  “皇後娘娘,這次……榜榜上有名的都是南方士子,皇上在奉天殿發怒,臣身為恩科主考,必然難以逃脫啊。

  臣一把年紀,不想被因此事發配遊街。”

  “宋濂,如果你們沒有徇私舞弊的話,陛下不會怪罪你們的,北方剛恢複平定,文氣低,也在所難免啊。”馬皇後道。

  宮中一片安靜,宋濂急得渾身哆嗦。

  “宋濂,此事你別怕,太子也在奉天殿,他不會坐視不管的。”馬皇後看著她們幾個說道:“你們幾個說呢。”

  徐妙薇道:“恩科考試是重中之重,若太子殿下替宋先生求情,陛下定會更生氣。

  解鈴還需係鈴人,宋先生為何不坦然說明緣由,及時向陛下訴說此次的過錯,陛下是明事理的好君王,自然不會為難先生。”

  徐妙雲點點頭,旁邊的常美榮聽到徐妙薇這麽說,也讚許的點點頭:“宋先生不必擔心,當下還是趕緊去奉天殿才好。”

  “對啊,若是待在娘娘這裏,隻怕事情會更糟糕,皇後娘娘也不能跑去奉天殿涉政,那樣陛下會更生氣的。”徐妙雲接話道。

  宋濂歎了口氣,點點頭去了奉天殿。

  “李丞相,你身為此次恩科總監,咱的第一次恩科就是如此辦的嗎?”

  老朱步子沉重,一把將手裏關於此次恩科的奏疏撒在李善長和宋濂的頭上。

  “瞧瞧,除了安徽浙江,北方一個也沒有,這是想讓大明朝廷隻有南方天下,隻有半邊?那咱辛辛苦苦收複北方為了什麽?是誰在咱眼皮子底下徇私舞弊。”

  “臣不敢徇私舞弊。絕不會徇私舞弊。”李善長字字清晰,宋濂倒是哆哆嗦嗦。

  老朱看了眼李善長,不管這次有沒有恩科作弊,要是朝廷全成了南方士子,這天下也就完了。

  這次的結果果然如標兒之前告訴自己的一樣,隻是自己也想趁著此次,打壓下李善長,隨後再安排南北士子。

  想到這裏,老朱看著宋濂說道:“宋濂,你有沒有徇私舞弊。”

  “陛下,臣……絕對沒有。”宋濂跪下磕頭,頭磕的咚咚響。

  “楊憲,那些學子怎樣了?”老朱看著他。

  “稟陛下,那些南北學子在一起吵的不可開交,他們在客棧裏議論紛紛,此事必須有個公斷。”

  楊憲早就跟老朱串通,正好給老朱個台階。

  “公斷,好,咱這就給他們個公斷。讓百官重新驗卷。”老朱大手揮下道:“都給咱聽好了,南北皆為大明臣民,誰要是敢給咱做出分裂大明的事,定斬不饒。李善長,你可記下了?”

  “臣記下了。”李善長跪在地上點頭。

  幾炷香後,所有試卷,並無差異。

  老朱道:“雖然試卷並沒有什麽差異,可這次咱也有了教訓,如何平息南北士子怒氣,大家都想個法子出來。標兒你說。”

  朱標站在旁邊,自然知道老朱這次是為了有個借口控製這些黨羽拉攏人才。

  “南方士子試卷既然都是上等試卷,朝廷必然要愛惜人才,將他們任職留用。這樣才能體現父皇一言九鼎。

  北方連年戰亂,落榜也情有可原,但父皇仁慈,體恤北方,可以加試恩科北場,今年為北方學子單獨設試場。

  這樣一來,北方學子自然會怒氣消退,感念聖恩。國士院南北院士皆有,選賢任用,那設北方試場有何不可,全憑父皇一句話。”

  “哈哈,全憑咱一句話。”老朱這句聽的喜歡。隨後規定一個月後舉行北方試場。

  不過老朱也為此立死規定,往後的科舉考試,南北學子必須是平衡的,不能出現傾斜某一方。

  百官有史以來第一次都無意見,竟然十分讚同。

  雖然為了這事兜了一大圈,但老朱也借此,無形中敲打了他李善長。

  李善長麵容沉重,隨後想要找劉伯溫喝茶,卻被劉伯溫巧妙的推脫了,這個節骨眼誰敢跟他喝茶。

  老朱高興,也讓朱標好好的休息下,這些日子為了國士院也是忙碌不少。

  工部和禮部還有戶部,兵部和吏部,在朱標的爭取下,都為其他的科技官爭取到要職。

  百官沒有意見,因為入六部的幾個,文采並不低於文官。

  剩下的就是何青他們,被朱標安排輔助劉伯溫管理國士院,大明周報的事情,由高啟帶人挪到了國士院,全權掌握輿論。

  大明周報連夜登了恩科北場的事情,北方學子大為振奮,不少離開的也被楊憲他們追回。

  “太子殿下,五百多名北方的學子都已安心備考。”楊憲道。

  “楊憲,你有才華,孤看在眼裏,隻不過一定要像劉中丞多多學習,才可堪重用。大丈夫該把眼光放在長遠,為百姓。而不是有些地方上,記下了?”

  楊憲抬頭看了眼朱標,隨後點頭道:“臣記下了。”

  隨後朱標指了指宋濂:“讓宋師為那些學子輔導。”

  宋濂戰戰巍巍道:“殿下,臣定不辱使命。”

  朱標看了眼宋濂,將他帶到旁邊道:“宋先生,你是孤的老師,今後就安心待在國士院,隻教有些院士讀書認字。院裏清淨,孤也希望你往後能榮歸故裏。”

  宋濂早就被嚇怕了,點頭對朱標道:“臣活了一把年紀,隻想為朝廷進綿薄之力。”

  “嗯。”朱標重重的拍了拍宋濂肩膀,隨後離開。

  北方學子要繼續待到四月,住宿和夥食都需要解決,他得去找她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