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老朱的藩王之策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3-21 17:49      字數:2403
  “重八,讓老四和徐家姑娘多親近些也好,往後他們必然是要成婚的,我怎麽看你不高興。”馬皇後坐在亭閣中,兩人說著悄悄話。

  老朱一隻眉毛挑起,指著茶杯說道:“給咱倒茶。”

  他捏起茶杯灌了口,抱著自己胳膊道:“沒不高興,就是比標兒還要野些。”

  這些日子,朱棣這小子天天找徐妙雲,朱標那個傻愣子也不知道往徐達家跑跑,說起來就來氣。

  太子是儲君,往後必然要為皇室延續香火,他這搞得都快成個不近女色了,那怎麽成。

  “所有皇子裏麵,你就隻把標兒當兒子對待,你這也偏心了些,雖然你愛他,可手心手背都是肉。”

  “你是皇上還是咱是皇上,帝王之家多少都會偏心,況且咱的心咱也控製不了。”

  “咱看,要不明年科考的事情過了,就讓標兒和常家姑娘完婚,到時把朱樉,朱棡還有朱棣三個先封個王,隨後過幾年再就藩。”

  從一開始,他就一直盤算著如何把自己家的江山給延續下去,最可靠的就是分封藩王。

  如今各文臣武將已經封賞的差不多了,接下來也該考慮幾個皇子了。

  “重八,這事——你咋想的。”馬皇後一時間琢磨不透他的想法,隻是問著。

  老朱皺著眉頭,史書他自然看了不少,甚至還挑燈研究過。

  西漢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雖然是引發藩王之亂,封藩王的確是一件危險的事。

  老朱清楚,手握重兵的藩王奪權太多,可相比被權臣,被不姓朱的人奪了權力,那這分封藩王就是最好的策略。

  他怎麽會讓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改了姓,畢竟自己也隻是個坐上龍椅的普通人,有私心。

  漢雖有禍亂,但漢初時,那呂後死去,都是靠諸王拱衛疆土。

  這些兒子能看家護院,守護邊疆,但這些手握兵權,遠在天邊的將軍可不是輕易就能聽他指揮。

  倘若有朝一日他們異心,隨時可以把他這皇帝拉下龍椅,他們自己再坐上龍椅。

  畢竟他就是農民出身,別人也會有樣學樣。

  自己封藩王,往後必要時自然會進行削藩,到那個時候天下已經安定。

  “現今開國不久,天下疲軟,咱對邊關有心無力,無法掌握,北方軍事邊地,和南京相離太遠。如今恢複民生才是第一大事。

  四川,雲南等地還有叛軍賊子作亂,封王最好。

  等到時天下安定,標兒有能力掌控天下,水陸軍校精銳,咱自然會進行削藩,再收回大明邊地於朝廷,讓朱家子孫安心生活,再做其他的安排。”

  馬皇後看著它道:“是因京城在南京,離北地遙遠,你是怕北元會進行再次聚攏?所以想在北方設重藩鎮,分兵把守。”

  草原那些看似成了一盤被帶到南京的散沙,可總有漏網之魚,一點火星便會不受控製。

  “放心吧,咱相信自己可以把握此事,標兒不是以前的標兒了。”老朱看著馬皇後道:“咱跟你先說些這事,你可得嘴嚴些。”

  “知道了,這事自然不說。”馬皇後白了他一眼。

  老朱點點頭,也許是因為期望值太高,他以前對標兒並不是十分的滿意。

  如今雖然有進步,但自己這太子還需磨煉,需要大批人才對他輔佐,方可打造成大業繼承人。

  東宮,文華殿前。

  “太常寺禮讚郎道同,叩見太子殿下。”

  “你就是道同?”朱標坐在石桌前問道。

  洪武武十二年,道同因執法嚴明觸怒永嘉侯朱亮祖,為朱亮祖所忌。洪武十三年,朱亮祖誣陷,被賜死。

  “道同,可知今日找你何事?”

  道同看著自己麵前這位年輕威嚴的太子,恭敬道:“陛下讓臣隻聽太子殿下安排。”

  “先去織造局你可願意,裏麵有不少是草原之人,隨後等鹽務局建成,你還要兼任,這兩處日後是朝廷重局。”朱標示意他坐。

  “臣不敢與太子同桌,在臣的眼裏,隻有大明律法,無論何人,有何關係。臣執法必嚴,犯事必究。”

  “好,織造衙門的事孤就交給你了,命你為江南提督織造。”

  “道同遵旨,不負殿下所托。”

  明朝提督織造太監主管,這個朱標不想多改動,隨後朱標轉身對三寶道:“把你手下那個挺忠厚的小太監也安排過去。”

  南京玄武湖附近的織造局是在文家的織坊基礎上改造的,那些人連夜改製建造,今日便可以進行開工。

  朱標站在眼前的南京織造局前麵,秋風把衣袍拂起,看著那些從草原帶回來的女子,對三寶招招手道:“讓道同和沈小姐過來。”

  “遵旨。”三寶點頭。

  看到兩人站在自己跟前,朱標對道同說道:“今後有事你們可以互相商量,沈小姐織布染布經驗十分豐富,要齊心協力為朝廷辦事。”

  道同隨後被三寶召走,朱標看著沈知否道:“你精通賬簿,往後這織造局的賬,一旦發現漏洞,立刻稟報,三寶是自己人。”

  隨後朱標把自己的隨身玉佩交給她,又掏出精巧的盒子:“盒子中是金釵,孤送你的。”

  “謝殿下。”沈知否會心一笑。

  對於金釵銀釵珠寶,她見得倒是很多,隻是送的人不同,這釵子就意義非凡。

  傍晚時分,那些從草原投降回來的女子被帶到紡織局前,三寶和道同為她們畫押造冊,編號。

  “給她們安排女舍,另外可讓那些沒有收入的婦人,還有大明家屬院的,願意織布都可以來,這事交給你辦。”朱標吩咐她。

  “知否記下了,定然辦的妥妥帖帖,沈家布坊的織染密法也可拿來與殿下。”

  “過些日子,揚州鹽務局的事孤還要讓人去辦,那些散鹽商如今服服帖帖,好辦些。”

  “殿下放心,我爹已經將這些做好了。這些事我經常接觸,殿下不必擔心。”

  “他現在呢?”

  “昨日帶著姨娘去山東了。”

  朱標點頭,算他聰明。

  分配人手。吃住工錢都要細細規劃,這些都被沈知否和道同協商完成。辦事效率十分快。

  織造局下分設機房類,技術分工也做了詳細分配,按工序分了染色和刷紗經匠,牽經,搖紡,打線和織挽等。

  其中包含的織染局,又分了堂口和不少的號,設立頭目和管理人員,管工和技術,督率等從事。

  對於水力紡紗機什麽的,朱標覺得還太早,以後有機會再說,如今先給這些草原女子和江南一帶的女子有份謀生的事做。

  織造局改建的有些倉促,所以朱標命人不斷的進行擴建完善,讓三寶他們物色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