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老朱:通敵之罪,斬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3-21 17:49      字數:2874
  李文忠話語平淡,似乎並沒有發怒,但那些商人仍然聽出了些冷意,除了那文二爺,其餘的都撲通一聲,坐在了椅子上。

  看了眼沈知否,李文忠隨後盯著起身的人,指著文二爺道:“你也給我坐下,不然老子刀可不認人。”

  朱標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前朝移過來的老晉商就是這裏麵的刺刺頭啊。聽到李文忠拿著他霸道bingpi氣勢恐嚇他們的時候,朱標坐在屏後慢溜溜喝茶。

  “國公大人,文家經商,不偷不搶,朝廷為難的話,那這也太不講理。”文二爺說道。

  李文忠平日憨厚,肯定不是這商人的對手。就像他跑去每家都找不到人。

  但朱標沒有要出去的意思,繼續聽著。

  ……

  最終,李文忠還是讓那群商人走了,看著樓下得意的文二爺,朱標並不在意。

  不出意外,錦衣衛的速度是特別快的。

  送走李文忠,沈知否走到屏風後,低著頭委屈道:“殿下,是知否沒有辦好此事,請殿下責罰。”

  朱標伸手拉她過來,輕敲兩下她的額頭道:“不必自責,你這妮子做的很好了。”

  臨走時,朱標把火銃拿出來交給她,教了使用方法,叮囑她帶著防身,遇到緊急時刻,可以用。

  普通火銃到底不如那種左輪手槍,不過如今已經算是最好的。

  ……

  南京城。文家。

  文二爺回去後,立刻把事情告訴了文家大房。

  “你愚蠢,若是不配合朝廷辦理鹽務,他們動怒,查到那些糧食怎麽辦。”

  “大哥放心,我把沈家也拉下水了,我謊稱收糧,高價購買,把沈千城騙去了北地,他們沈家可是皇商,到時候……”

  “二弟,不可大意,我現在去下書房。”

  隨後,文家大老爺在書房發現自己鎖在密室裏的賬簿和密信都不見了,他預感情況不妙。

  想立即找來管家詢問。

  管家從小就跟著他,所有的事情他都不瞞著,但管家此刻卻找不到了。

  文家大爺立即找來文家二爺和文書江商議。

  “二弟,立刻把知道往雲南運糧的所有人都給我叫過來。”文家大爺眼神凶惡:“文管家不見了。”

  “大哥?文管家不會的。”文二爺知道他大哥的意思。

  “管不了那麽多,把他們集中起來,今晚請他們吃酒,還有製造醉酒發生走水,燒死他們。現在立刻去,賬簿密信丟失,此事關係我文家存亡。”

  “是,大哥。”

  “等下。”文家大爺看著自己中年的兄弟道:“找到文管家的話,做掉他,意外致死。”

  這些話,被屋頂上的錦衣衛聽的清清楚楚。

  ……

  隨後朱標帶著三寶回宮,想用過飯去見老朱。

  晚上,朱標正在東宮用膳,老朱差於一過來,請他去乾清宮。

  此時,乾清宮內,老朱翻著麵前小山一般高的奏疏,臉上麵無表情。

  朱標路上聽於一講了,是關於那些散戶鹽商的事情。

  鹽是暴利行業,更是財政的來源之一。朱標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管仲提出鹽業專營。

  曆朝曆代雖然對鹽業的管理力度不同,但總體上,鹽業的經營權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唐開始,揚州鹽鐵使將原本由朝廷統一收購、運輸、銷售食鹽的模式改為朝廷收購後轉賣給那些商人,由他們進行運輸和銷售。鹽商這一群體正式中出現。

  曆史上洪武三年時,明朝實行了“開中製度“,由商人向北方運輸糧草,糧草運到後,朝廷按照一定比例給商人發放鹽引,那些商人以鹽引到各地鹽場支取食鹽。

  鹽場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前的山西一帶。鹽作為戰略資源,不少人都在爭奪,包括山西的的池鹽。

  如今是洪武二年九月,朱標想趕在之前,建立大明鹽務局。

  原本想著那些商人配合,倒是可以雙贏,沒想到文家還是個挑事情的。

  很快,朱標進了乾清宮,於一聰明的沒有跟進去。

  剛抬頭,就看到老朱正坐在那裏看著自己,表情嚴肅。朱標心裏有些慌,因為老朱的表情……

  “父……皇。”

  這幾天的事,老朱也是讓錦衣衛快馬加鞭去了解的,看到自己兒子有些慌,老朱神情溫和了些。

  “之前忙於收複北地,如今咱倒是該抓抓鹽鐵的事情,標兒,就憑那文二說的話,咱就可以把他給斬嘍。”

  “父皇!”

  朱標沒有多言,老朱肯定什麽都知道了。

  “天子殺人,不需要理由,何況他們文家高價賣給雲南的叛軍,這就是通敵之罪!”老朱把厚厚的賬簿和密信遞給朱標:“這都是晉商文家管家提供的。”

  朱標汗了,這老朱的錦衣衛竟然這麽快,就把人管家給策反過來了,真厲害。

  隨後他又回味了下老朱的話。

  “賣給叛軍糧食?”

  朱標愣了,他想著文家最壞就是把糧囤起來,沒想到竟然是賣給雲南叛軍。

  至今傅友德和沐英他們還在苦苦和雲南的元軍作戰,沒想到這文家竟然是……

  “毛驤收集到的,正是文家收購糧食,然後每石中間收二百文的利潤,於四川接頭。這裏是所有參與人的名單,以及他們運輸方式和路線圖紙,都有。”老朱鐵青著臉。

  四川是明升夏政權,如今還沒有收複。

  朱標有些不敢去翻,他怕萬一有沈家的人,畢竟沈知否對他的情意,他無法做到置之不理。

  老朱看到自己兒子這樣,心下明白,便道:“你還需要磨煉,切不可心慈手軟。這邊還有文家與叛軍往來獲利的密信。”

  “是,兒臣謹記,通敵獲利之罪,斬!”

  朱標翻開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沒有沈家的名字,他肩膀突然鬆了下來。

  “標兒,沈千城幫文家去山東收過糧食,這件事情咱還要讓他們好好的查查,若是不知情,咱會敲打敲打他,若是有意幫敵,斬!”

  “是。兒臣記下了。”

  “這個文家,在前朝是有名的富商,後來北地戰事,舉家搬到了江南,短短數年,吞並不少。

  隻不過這晉商文家做事十分的簡樸,不重視享樂。

  他們和有些官員盤根交錯,不過這件事先不說,他們不配合你建揚州鹽務局,有罪。

  文家通敵賣糧,獲取暴利,沒有下限,咱必須斬,其他有聯係的人,咱會交給刑部處置,查清楚後定不故息。”

  老朱有個明黃色小本子,特別的厚,上麵記載的都是那些貪官的事情,沒有繼續貪的,他在上麵用黑筆圈。

  欺壓百姓,勾結官吏,貪得無厭的,朱筆圈。

  朱標點頭:“鹽務之事,兒臣會讓科技院的監測官去往各地,尋找鹽礦,鹽湖,鹽池……”

  “鹽務之事,兒臣認為該選公正廉明之人,鹽務局,織造局,還有茶和礦這些,銀子也不必經過戶部之手,直入國庫。”

  “你可有好人選?”老朱笑著看他。

  “有,兒臣想讓那個剛赴任的太常寺讚禮郎,道同。”

  “道同?那個孝順父母的元人道同?”老朱笑道:“讓他試試,隨後還要繼續完善鹽礦製度,你先把它辦起來再說,咱等著你說的雪白的那種鹽,不白如雪,你就是欺騙君父。”

  “是,父皇。”朱標笑道。

  怎樣安排組織鹽商,鹽務局的製度結構,都需要合理製定規劃。

  老朱走到朱標跟前,手搭在朱標的肩膀,道:“咱要抄了文家,那些事情也查清楚了,這個文家除了賣糧,其他的黑心事兒沒少幹,咱不會冤枉他的,狗娘的奸商。”

  老朱突然說了句罵人的話。

  “對了。明日你母後她們要出宮去,你那明汽一號修好了沒有。”

  “回父皇,正在換輪子,之前的材質有些問題。”朱標如實回答。

  父子兩說了會兒私話。隨後老朱讓於一給錦衣衛下達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