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明周報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2-06 20:14      字數:2321
  “這麽厚?”朱標看著跟磚頭一般厚的農事宣傳手冊樣本後直接搖頭:“不行。”

  劉伯溫和高啟互相看了眼後對朱標道:“請太子殿下明示。”

  幾炷香後,朱標拿出自己畫好的大紙給他們看。

  劉伯溫和高啟的視線被朱標手裏的大紙吸引過去,兩人異口同聲說道:“殿下,這是什麽?”

  朱標展開大紙,說道:“這個是孤做出來的手冊,叫《大明日報》。”

  按照朱標的簡單規劃,這個大明日報為七個版塊,第一版塊是關於大明農業的科普。

  大明的各種農具該如何去打製,有多方便省力。

  簡單的農家肥料該怎麽去炮製。

  雞鴨鵝該怎麽養最好。

  簡單的防凍防旱的措施,以及蟲災害這一類。

  冬天種菜,火室法。

  第二版是關於普及一些科學小知識的,普及一些百姓日常生活裏的小知識……啟發學習。

  第三版是大明朝廷一些政治事情,比如貪官伏法,大明律法的宣傳普及,以及新國策的實行和優勢,推廣,募兵征兵,北元戰爭。當今陛下太子想對百姓說的話。

  第四版是關於健康,介紹普通常見病症的醫治小方子,和一些草藥,五禽戲推廣,老鼠的危害,瘟疫的嚴重性……簡單的包紮和消毒措施,多喝熱水。

  第五版是關於工業的啟蒙思想,水的作用,礦產,有一天船也可以不用搖櫓一類,馬車木質裹動物皮,工具代替手工,宣傳工匠的事情。

  科學和工業,朱標決定從基礎開始,慢慢的滲透給他們。

  第六個版塊是關於商業的基礎事情,從農業手工業的一些發展和轉化,商業簡易思想,包括一些東西的宣傳。

  有些做生意的大富商可以交銀子宣傳,這隻是起到宣傳和大明日報支持下去的方法。

  第七個版塊,是關於普及文化基礎思想和讀物選段,好的故事文章,美德一類。

  朱標考慮到百姓中有不少不識字的,就讓高啟給上麵畫些圖畫,有的地方可以讓官府命說書人講解。

  為了第一次推廣得到更好的效果,朱標把內容口述,讓劉伯溫安排印刷的事情。

  農業版:《莊稼一枝花,竟然全靠它,每家都有》。

  《是什麽原因讓揚州恢複迅速》

  第二科技版:

  《為什麽黃河水是黃的》

  《關於民間油炸厲鬼》

  《阿拉伯數字》

  第三政事版:

  《北伐大軍勝利,是百姓的福音》

  《陛下對百姓的心願,不在忍饑挨餓》

  第四健康版:

  《多喝熱水,多吃水果》

  《大明科技院關於普通風寒的方法》

  《風寒退熱的方法》

  第五版工業版:

  《某家婦人織布更快,原來靠的是它》

  第六商業版:

  《做生意的好處》

  《大明國酒——五糧雪曲為何這麽火爆》

  第七文化曆史版:

  《大明勇士》

  這個朱標讓高啟畫成了一副簡單的畫,畫麵是元廷燒殺掠搶被大明軍打敗。

  《節儉愛民的陛下和太子殿下》

  畫的是關於揚州當時的一些簡單事情。

  為了有效率,朱標讓詹事府的幾個文人把王禎農書和郭守敬的書都用百姓能懂的通俗語言抄錄出來。

  很多地方朱標都是讓高啟改了又改,最後才定下來,拿去給老朱和馬皇後看。

  次日早朝,朱標拿了樣本給文臣武將看,徐達常遇春他們和李善長都親自去買了一張,一張一文錢。

  “陛下,這個大明勇士畫的可真像,這樣兄弟們在戰場的勇敢都會被百姓看見。”徐達拿著大明日報,看著第七版說到。

  “黃河泥沙預防也不錯。”工部尚書江幻海笑道。

  就連戴思宗他們對科技院的治風寒小方法也讚不絕口。

  老朱點頭,這樣他有些話也可以和百姓說,讓政令走出朝堂去民間。

  全朝嘩然,這個太子殿下真是聰明無比。就連那個禦史言官周清也不斷點頭。

  朱標把編寫這個事情交給了大明科技院和詹事府。

  他們除了政事,還有每日寫大明日報。

  他下令讓各地官員把讀報的任務給說書人,如實讀解。

  想要買報紙的,隻要一文錢就可以知道政事,健康,農業和各種。

  在最顯眼的位置,有個太子殿下說,那裏都是他對百姓和事情的看法。

  大明日報的第一批先在南京城實行,這日報一出現,全城百姓都沸騰了。

  有些愛讀告示的開始花一文錢買了,坐在酒莊飯館,和喜歡談論政事的文人指點江山。

  就連街邊的乞丐也從過路討論的人口中知道了大明國酒五糧雪曲。

  不識字的百姓買了就看看最後一版的圖畫,也知道了北伐大軍的辛苦和神聖。

  許多百姓這才知道,得了病要去看大夫,所謂的油炸厲鬼根本就是江湖騙子騙錢。

  看到老朱說百姓一天不吃飽飯,他就不會大魚大肉的話時,百姓皆稱讚他是個好皇帝。

  尤其是得知大明朝的皇後娘娘親自種菜,百姓並沒有什麽嘲笑,而是感恩戴德。

  有的百姓看到大明日報還跪下來磕頭。

  雖然許多人並不認識這位太子殿下,但看到他在揚州帶著官員恢複的事,皆都擁護。

  有幾個買酒的拿著大明日報在沈家酒坊買酒時,被沈知否看到報紙。

  她讓小蓮也去縣衙買了一份回來,看著朱標為沈家酒坊打的宣傳,心裏十分感動。

  當天晚上,回去後讓小蓮不準給她泡茶,要喝熱水。

  後宮的女眷們也得到了這份大明日報,成為了她們無聊時打發時間的東西。

  大明日報成了百姓每天茶餘飯後必聽必看的,不識字又沒錢的就跑去說書人門口聽。

  每天刊印的報紙數額都會統計,朱標吩咐科技院改良了印刷術。

  平日裏沒政事大事時,朱標就會讓他們畫上圖畫版的,供百姓娛樂。

  一時間,風靡全城。

  乾清宮。

  老朱拿著新印的報紙和馬皇後談論,常家小姐看到朱標這大明日報,隻覺得他的身影更加的高大。

  朱棣朱樉他們每次都過來讓朱標在最後一版多寫些武俠故事一類。

  朱標搖頭拒絕,說那樣會累死的。

  有了大明日報,慢慢的把科學和工業思想滲透給他們,農業也是。

  文武百官上朝時第一句話都是看大明日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