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就這麽定了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2-06 20:14      字數:2266
  朱元璋的允許,讓文武百官紛紛有些議論,大明朝的揚州雖然比其他的地方恢複快,就連莊稼也肥碩。

  可陛下怎麽就能把這事交給沒有經驗的太子殿下,他們怎麽能不擔心。

  禮部尚書輕輕咳嗽,出班說道:“稟奏陛下,微臣認為您乃一國之君,若是北上,恐怕實有不妥。”

  吏部尚書也附議,隻覺得老朱北上實乃不妥。

  這是在教咱做事!

  朱元璋站了起來,皺著眉頭在殿上轉來轉去心中暗道,咱就想北上瞅瞅,製定戰略,另外咱不北上,自家兒子怎麽去執政監國。

  “各位愛卿不必多說,咱已經去意已決,後日出發,就這麽定下了。”

  李善長這個老狐狸,看劉伯溫沒有吭聲,他也沒有站出來阻攔,隻覺得東宮作為未來儲君實屬需要討好。

  出班道:“陛下,臣以為東宮作為我大明儲君,過早處理國事也好,將來可以像陛下您一樣聖賢,治理天下。”

  李善長這麽一說又是想借此向朱標示好,他雖然是開國第一功臣,可城府深,小肚雞腸。

  不過他這小馬屁拍的老朱舒服到骨頭裏。

  對朱標來說,不討厭也不待見他。

  劉伯溫瞥了李善長一眼,上奏道:“陛下,殿下在揚州時勵精圖治,與百姓一起同甘共苦的過。

  如今太子監國,也是對他的磨煉,殿下的能力微臣和揚州知府楊慎,楊憲他們,還有全揚州的百姓都是有目共睹。”

  “臣附議……”

  ……

  ……

  太子監國的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百官雖然議論,但更多人還是想看看當年隨軍作戰的太子殿下會在揚州一事有什麽作為。

  到時也好擦亮眼,很緊大隊伍。

  第一件事,就是先解決揚州的銀子,朱標想到了沈千城,隻有找他幫忙了。

  不然自己短時間內上哪裏去找那麽多銀子,他的這個想法高啟也讚成。

  命高啟和宋濂他們快速整理出有關北方地區適宜的農作物和農具圖案,為北伐歸來後北方的治理做鋪墊。

  做了詳細安排部署後,朱標帶著沐英出宮去沈家。

  到了沈家才知道,這個沈千城去山東了,朱標帶著沐英正要離開的時候,碰見從布莊回來的沈知否。

  見到殿下,沈知否連忙下了馬車向朱標行禮道:“殿下找家父有要緊事嗎。”

  朱標道:“沈姑娘,孤今日來確實有事,隻不過沈老爺不在家中,有些事沈姑娘想必也做不了主,孤這就回宮去。”

  “殿下,可否借一步與小女子說話。”沈知否美眸流轉,笑著盯著腳尖。

  嫌人多影響,朱標每次出來辦私事都是帶著沐英,他現在可是朱標的得力助手,老朱也是默許的。

  既然沈千城不在,自己找沈知否也是行的,便點頭道:“前麵帶路。”

  沈家大堂幹淨涼快,丫環們送來茶點,便退到了堂外。

  沈知否很有禮數,這些丫環老媽子進大堂出大堂,一點聲音也沒有發出,可見教導有方。

  “殿下的事說不定知否也可以辦到呢。”沈知否雙手遞來茶杯後,清淺一笑。

  “沈小姐,你?這事你不行的。”沐英五大三粗,直接搖頭否定。

  “沐英說的沒錯,今日來是為了銀子,孤想憑借自己的能力籌措銀子,為揚州繼續投入。”

  “殿下心係百姓,沈家自當全力助之。”沈知否道:“我爹不在,這家小女子也可以做主,殿下需要多少。”

  “越多越好,最少都要幾萬兩。”朱標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話:“急需現銀,多多益善。”

  銀子多有好處,到時造火器大船什麽的,都得要銀子使,多備點沒錯。

  沈知否有些為難,銀子倒不成問題,隻是如今南京城的店鋪明麵可支的現銀隻有幾萬兩的樣子,肯定是不夠。

  如果全部取走,店鋪現銀又流動不開,沈知否在想一個完美的辦法。

  “沈姑娘,孤隻是找沈老爺幫忙,不會勉強。”

  這可是當今殿下,沈知否轉過頭:“家中現銀可有萬兩,殿下能找沈家,是看得起我們沈家上下。不過我倒有一辦法讓殿下可以拿到比這還多。”

  “講!”朱標道。

  沈知否笑道:“殿下不知,不少商戶都想和我沈家有利益往來,隻不過最終合作,還要我們沈家發話,倒不如小女子過幾日在萬客居設宴,想要拿到與沈家交談的入場,需要花費銀子,越靠近小女子的座位,銀兩越會升高。”

  朱標道:“賣座?這會不會有些委屈了沈姑娘。”

  “不委屈,為殿下效力,也是家父心願,沈家做生意上還是有些路子的,殿下靜候佳音,銀兩籌夠,小女子親自送給太子殿下。”

  “就這麽定了。”

  要是老朱聽到,肯定會大力施壓商戶,提倡農戶。但今日可是朱標,自然就不同了。

  沈家小姐從小就在外麵跟著沈千城拋頭露麵,也不怕什麽人看見。

  隻是沒想到這個沈知否還如此自信聰明。自己知道這個就是拿錢買接近大佬有機會的位子。

  沈家是經商大頭,這些各地做生意的為了攀上沈家這棵搖錢樹,肯定會擠的頭破血流。

  ……

  ……

  沈知否執行力不錯,規劃後就讓沈府管事去辦這件事情,請各路做生意的來。談生意還可以有賣座費,一舉兩得。

  朱標聽到,明白她這其中緣由,隻是微微一笑,沒有露出太多情緒。

  回宮時,沒想到事情就這麽解決了,就看沈知否的賣座能有多少銀子,到時分配給火器和造船。

  朱標回到東宮,累的趴在自己的寢殿,正打算睡一覺時,沐英來報:

  “殿下,羅貫中說他師父帶了兩壇國酒給殿下。”

  “羅貫中的師父是哪個?”

  “羅貫中在科技院供事,由宋先生和高先生帶著。”沐英解釋道。

  朱標想了想,才道:“去年冬月教過施耐庵釀新酒,拿進來。”

  沐英搬了酒壇,口封的十分嚴密,還有紙條。

  朱標打開:

  “太子殿下,草民按照殿下起的名字叫——五糧雪曲,在初冬封壇,應了景。酒客品嚐十分稱讚,草民沒辜負殿下信任。”

  施耐庵紙條內容簡單,朱標道:“去把羅貫中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