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北伐小將,朱棣
作者:會說話的眼鏡      更新:2021-02-06 20:14      字數:2439
  北風卷地百草折,大年初四飄大雪。帳篷頂積著厚雪,兩隊守兵在周邊巡邏。

  ……

  演練結束,將士穿身單衣,說話時白霧氣就從嘴裏竄出來,情緒高漲。

  軍中的幾個夥夫邦邦幾下。

  大肉骨頭就成三截,丟進十幾口鍋裏蒸煮起來。

  徐達和常遇春商量,今兒是大日子,給將士們都加加餐,喝碗肉湯暖身子。

  藍玉黑著臉把骨頭丟進鍋裏對幫廚的說道:“四公子,你這火得再加大點。”

  “俺剛加過。”朱棣站起來抹了把臉上的鍋黑。

  藍玉看到他這臉,不停的大笑:“小子,你演包拯啊。”

  朱棣哼了聲,沒理他。

  許久之後,白香濃鬱的骨頭湯出鍋了,徐達和常遇春讓將士依次都過來盛湯。

  各人領了湯圍著碳火呼嚕呼嚕喝起來,聊著南*京今日登基的事情。

  “日子錯不了。”

  “聽說陛下在奉天殿設宴。”

  徐達擦掉胡子肉湯,對常遇春道:“心中熱乎啊,終於盼到這一天了。”

  “你可是右丞相了,我要是每天都能衝鋒陷陣打的那些家夥連滾帶爬,才真他娘爽。”常遇春仰脖,肉湯喝盡。

  “你,對抗百萬敵人,衝鋒陷陣,誰也比不上你。但陛下叮囑過你,讓你別過於輕敵浪戰。

  你昨日卻不顧身份與軍中的小校進行角力比賽,這一點你得改,不然別怪我罰你。”

  徐達看了眼在外麵喝酒的藍玉,問道:“公子呢,這怎麽一直不見他,如今他在我帳下,就得遵守軍紀,不能亂跑。”

  對於徐達來說,隻要在他的帳下,就沒有什麽身份,有的隻是明軍的紀律。

  不準隨便騷擾百姓,不準擅自離開大營,有膽敢違令者,定斬不饒。

  明軍帳篷百米外的大樹岔子上,站著名麵容英武的小將,他靠在樹上,舉目遠眺著大都的方向自言自語:

  “拿下你,誌在必得。”

  聽到樹下傳來沉重有力的腳步聲,朱棣下望:“徐叔叔。”

  “誰是你徐叔叔,你是明軍小將朱四郎,你擅自離營,違反軍紀,叫我徐大將軍。”

  徐達濃眉大眼,神情嚴肅的看著樹上的朱棣,背著手又繼續道:“回去領十軍棍。”

  “是,將軍。”朱棣眼神堅定回道。

  ……

  徐達在樹下坐著,朱棣靠在樹杈上,一大一小聊著天。

  萬裏白雪,不遠處大營裏傳來哈哈笑聲。

  “你小子在看什麽。”

  “看大都,看漠北。”朱棣笑著咧開嘴,眉毛上挑:“終有一日俺要踏上那片土地,立俺大明國威。”

  “你小子有誌氣,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打仗可不好玩,隨時會死在戰場。”徐達用長輩的口吻對他道。

  “徐叔叔,俺要打仗,俺要攻大都,俺要打漠北!俺要那個王保保跪地求饒!”

  “口氣不小,今兒陛下在京城登基,你倒好,私自出營跑來看漠北大都。回去領軍棍。”

  徐達轉身,哈哈大笑,步步生風。朱棣從樹上跳下來,跟在身後往大營走去。

  雪地裏留下兩串腳印,步伐整齊。

  營中,將士都圍在徐達大將軍的營前。

  常遇春看著徐達和趴在板凳上的朱棣問道:“真打棍子?”

  徐達瞪著眼睛:“我領軍打仗,靠的就是軍紀鐵令,不打難道摸?”

  藍玉喝的醉醺醺的,靠在一旁喝酒,眼神迷離。

  “打!”

  朱棣笑道:“來!”

  板子打下去,朱棣悶哼一聲咬緊牙關,沾水在打。

  十軍棍打完,朱棣額頭汗水大顆滾落,毫無血色,已經沒了力氣。

  夜晚。

  回到帳篷,小兵扶著朱棣回到營帳,徐達讓人小心地把他放在床上。

  身子剛一挨床,朱棣就吸了兩口冷氣。

  徐達他很清楚這幾板子到身上的滋味。拿了消炎止痛的藥膏走到朱棣休息的那頂帳篷,把藥放在一旁,掀起衣服擦藥。

  “你小子骨頭硬,疼成這樣還能如此平靜,你將來必然可以成為大明中流砥柱。”徐達很欣慰朱棣有這樣的表現,

  “小子,還離營上樹看漠北不。”

  “看,俺還要親眼看大都攻破,踏上漠北那片土地。”朱棣蒼白著臉倔強道。

  徐達把藥重重按了下,朱棣立刻叫道:“呀,徐叔叔你下手輕點。”

  南*京城,東宮。

  果然不出所料,徐達,常遇春那些人,成了朱標自己的東宮天團。

  唯一有變動的就是他把劉基換成了太子少師。

  他做過曆史觀看者,也做過皇帝,他換十個李善長也不怕,政權照樣玩的轉。

  劉伯溫精通術法,從王禎哪裏得來的郭守敬的東西還得靠他推演。

  性子傲不用怕,隻要能讓大明走上解放生產力的道路,都是可以的。

  把劉基比張良,李善長可以比作蕭何。他這人後勤工作雖然做的好有苦勞。

  但心胸狹窄,誰敢和他過不去,就一定要解決對方。

  他是個官迷,當第一功臣做丞相夠本了,淮西集團的專權老大。

  老朱喜歡看浙東和淮西集團鬥,他可沒工夫。

  自己的重心在快速的恢複民生,統一天下後,解放發展生產力,搞先進,走工業化。

  今天和老朱說時,他也沒有反對,看樣子巴不得自己對這些事做決定。

  歸根到底,和百姓有好東西都留給兒子一樣,這個是刻在骨子裏的。

  不過藍玉、常升、曹震、馮勝、葉升他們算是自己班底的核心人物。

  曆史上,和自己的關係是盤根錯節。

  到時,常遇春女兒做了太子妃,而藍玉為常遇春妻弟,是常升的舅父。

  常升是朱標表弟,曹震之妻是朱標的乳母。

  葉升和藍玉是姻親關係,馮勝和常升之兄常茂是翁婿。

  隻不過因原身早逝,老朱怕忠於太子的不忠於建文,加上藍玉囂張跋扈,才有了藍玉案。

  對於自己娶常遇春女兒,朱標看的開,皇室可是沒有婚姻自由的,為了大明,該娶。

  自己如今入主東宮,倒時總要有個管內政的,如果她做事不賢良淑德,到時也有其他的辦法來解決。

  身在皇室,太子不能隻有一個太子妃和女眷。

  現在他的心思是如何解決大明的問題。

  如今才開國,說什麽立即開始造科技,這是不現實的。

  曆史上整個揚州成了破爛不堪的空城,隻剩十幾戶人家就足以說明,百姓的問題得解決。

  支撐金字塔的可不是金字塔的頂,是塔基百姓。

  安排好基層,打好基礎,國富民強有了銀子,開礦建廠才能穩定下去。

  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誰有心思支持你做那些工業。

  登基大典結束,事情很多都要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