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作者:弘日昕      更新:2021-03-08 11:02      字數:2621
  幾日的時光就這樣過去,這日下午,裕貴太妃陪伴太後在壽康宮中說話解悶,桂嬤嬤進來躬身稟報道,“太後,皇上來了!”

  “宏立來了?”太後歡心一笑,暢聲道,“快把皇上請進來!”

  裕貴太妃笑道,“皇上又來了?老身算著,今日可來了三趟了!”

  “前些天回疆的使臣來了,忙活了些時日,少了陪伴哀家的時間,今日使臣剛走,怕哀家悶了,便多來了幾趟!”太後笑的合不攏嘴道。

  “皇上慣來孝順,這可是滿朝上下都知道的事情!”桂嬤嬤莞爾一笑,接口道。

  裕貴太妃眸光落在桂嬤嬤臉上,旋即向太後移去,“唉”了一聲道,“宏軸要是有皇上的一半孝心啊,我就謝天謝地了!”

  “怎麽?最近這段時間進宮的少了?”太後奇道,“他倒是沒少向哀家請安!”

  “若隻是最近這段時間倒也罷了,朝庭裏來了使臣,雖說他隻是一個閑散王爺,到底也是皇親國戚,怎樣也要幫著皇上分擔一些的!他這是越發的年歲長了,越發的沒心沒肺,聽聞這些日子又迷上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哪裏還能想著我這個當娘的了?”裕貴太妃靜了靜道,“他要是有皇上的一半孝心啊,老身也知足了!”

  “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看宏軸這孩子就挺好!”太後莞爾一笑道。

  “是啊,太後這話說的在理,人就該知足常樂!”裕貴太妃抬眸盯了太後一眼,又忙垂下眼眸,作不經意狀道,“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倒是想開了,宏軸雖然富貴,卻隻是平凡的命,皇上可是真龍天子,豈是凡夫俗子能比的!”

  裕貴太妃話落,太後臉上不知不覺中泛出一抹笑意,旋即道,“他愛玩愛鬧,是從小養成的性格,連先帝也懶得管了,皇上作為兄弟,更應該包容了!”

  “我原本還怕宏軸行為乖張,在朝裏有個行差踏錯的,如今有太後您的金口玉言,我就不怕宏軸觸犯規矩了!”裕貴太妃莞爾道,她話音剛落,便傳來了皇上的聲音,“給母後請安!”

  “免禮!”太後揮手示意免禮,裕貴太妃也忙給皇上施禮,“皇上聖安!”

  “裕貴太妃坐吧!”皇上示意道,“貴太妃是長輩,不必如此多禮!”

  “不了!”裕貴太妃莞爾,眸光轉向太後,福了一禮道:“皇上與太後要說話,老身就先告退了!”

  “宏立來了,你難得也在,咱們娘兒幾個說說話,解解悶!你這麽急著走做甚呢?”太後道。

  “皇上日理萬機,難得騰出時間與太後小聚,我就不叨擾了!”裕貴太妃話落,又福了一禮,急忙退下,太後和皇上都沒再挽留。

  裕貴太妃剛退下,太後便笑道,“你今天來了哀家這裏三趟了,怎的也不好好休息啊?”

  皇上笑道,“前些日子回疆使臣覲見,忙活了一些,陪伴母後的時間少了,今日多彌補一些!”

  “你孝順哀家,哀家知道,可你政務繁忙,也該適時的歇息才是,畢竟龍體重要!”太後關切道。

  “無妨,兒子不累!”皇上道。

  桂嬤嬤奉上茶點,笑道,“皇上請用茶!”

  太後笑道,“這糕點是回疆進上來的奶香麻油果子,你用些看看!”

  皇上撚起一顆吃了,道,“奶香濃鬱,煞是好吃!”

  “好吃你就多用一些!”太後又夾了一顆放在皇上跟前,笑道,“回疆進上來的這點奶香麻油果子,聽說你都送哀家宮裏來了,怎麽你自己就沒留一些呢?如今喜歡了,可興在哀家這裏取些回去?”

  “兒子不甚喜歡這些糕點,覺著過於甜香,反倒覺得膩味,兒子知道母後喜歡吃,便都進母後宮裏來了!”皇上道。

  桂嬤嬤接口道,“皇上孝順太後,有什麽好東西都第一時間想到了壽康宮!”

  “你是男子,不愛用這些倒也是情有可原,可皇後宮中,你怎的也沒送些過去?”太後若有所思的道。

  “原本是要送些過去的,是皇後跟朕說,母後喜歡,把自己的那份也送母後宮裏了!”皇上道。

  “她那是隨了你的意了,你說你這個人,怎的皇後說什麽你也信,她口中這麽說,心中未必這麽想!”太後靜一靜繼續道,“哀家知道你和皇後都是孝順的孩子,可是皇後畢竟是一國之母,你也要顧及她的麵子才是,何況哀家知道,皇後也很喜歡這種奶香麻油果子!”

  皇上笑道,“看來母後比朕更了解皇後!”

  “你和皇後感情融洽,哀家看在眼裏,皇後可是你的嫡妻,這些事情你該上上心!”太後若有所思的道,“你雖然大權在握,可是看到的都隻是表象,別看她們對你畢恭畢敬的,未必是心口如一,所以,哀家希望後宮妃嬪們待你的心思,不止表麵上的畢恭畢敬,內心也要一致!”

  桂嬤嬤笑著接口道,“皇上在朝堂上駕馭群臣,恩威並施,後宮亦是如此!若後妃失了帝心,

  雖表麵畢恭畢敬,可與行屍走肉的又有甚區別?”

  “是,母後和嬤嬤的話,朕會詳加斟酌!”皇上若有所思的道。

  桂嬤嬤與太後對視一眼,道,“皇上最近歇息的不足,雙眼顯得有些黯淡無光的,看來最近前朝的事情肯定令皇上頗費心思的!”

  “前朝與後宮一樣,存異之處隻是男子之間的較量和女子之間的較量,僅此而已!”太後靜一靜繼續道,“咱們朝講究母憑子貴,亦講究子憑母貴,二者總是緊緊牽扯在一起的,前朝不寧,後宮亦是不寧!所以,前些日子,裕貴太妃讓哀家提點了幾句,你與宏軸雖是兄弟,可到底也是君臣有別!”

  皇上頷了頷首,“看來什麽事都瞞不過母後的慧眼啊!”

  “先祖有規矩,後宮不可幹政,政務之事,哀家雖有耳聞,卻不想多嘴亂了規矩!”太後閉上眼睛靜靜的撚動手裏的佛珠,道,“皇上接見回疆使臣的這段時間,與哀家見麵的機會極少,哀家便聊看些書解解悶,隻是沒想到竟然有所感悟!”

  皇上沉思片刻道,“兒子願聞其祥!”

  “好,哀家今日就跟皇上聊聊曆史,聊聊前朝家事吧!”太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又撚起一顆奶香麻油果子吃了,方道,“哀家最近讀著兩本書,一本是宋史,一本是明史,其中的感悟頗深。”

  “宋史?明史?”皇上抬眸盯著太後看。

  “宋代的開國皇帝趙框胤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雖同為開國之君,其中對待威脅者的態度卻大相徑庭,皇上是認為哪種方法更適合一些呢?”太後抬眸問道。

  “兒子以為各有所長!”皇上默了片刻,道。

  “各有所長?我兒欲效法乃父否?”太後莞爾一笑,“私以為非也!歸根結底,仍需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方是上策!”

  “母後的意思是以溫情感之?”皇上若有所思的道。

  “若同樣能達到同一種效果,宋□□的杯酒釋兵權反倒更高明一些!”太後若有所思的道,“好了,我再從曆史跟你聊一聊先帝乃父,其鐵腕手段雖得兄弟服軟,鞏固了政權,卻落下了千古罵名,在其他人眼中,亦顯得更冷血一些!若先帝能領悟出這個道理,也許史書工筆會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