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作者:弘日昕      更新:2021-02-06 02:02      字數:2622
  幾天的時光就這樣過去,很快就到了趙小翠要到張老頭家跟著學醫日子了。

  張老頭育有三子二女,張氏是張老頭的最小女兒,前邊的大姐姐也已出嫁。

  張氏的大哥張阿頭,娶的是地主家的千金沈氏,提起這個沈氏,張老頭夫婦就頭都大了,身為千金大小姐的她,在家就是養尊處優的,也不知道怎的,看上了張氏的大哥,就這麽嫁過來了,家裏的活是一點也不肯幹,還經常惹張老婆子生氣。

  二哥張阿中,娶的是趙大妞的姑姑趙氏,這說起來這有一段故事。

  前些年,趙小牛剛剛出生的時候,趙小翠的二舅舅來趙小翠家串門子,就看上了趙大妞她姑姑了,回家去以後,就死活要張老頭來趙大妞家提親。

  開始張老婆子不答應,後來還是張老頭勸她才答應下來的。

  張老頭這個人向來比較開明,對於兒女的婚事一般都不強求的,請了媒婆過來趙家提親的時候,趙大妞的爺奶還不答應,後來還是趙大妞的姑姑看上了趙小翠的二舅舅,就和父母死磨硬泡的,還搞什麽一哭二鬧三上吊,最後,趙大妞的爺奶妥協了就答應下來,這一門婚事就成了。

  三哥張阿尾,娶的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千金劉氏,從小是跟著一個大不列顛來的番邦人(古代稱外國為番邦!)長大的,所以,性格上和張老頭家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其實說起這個劉氏,她原來也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四歲的時候父母都得了重病去世了,這個大不列顛來的人看她可憐,就收養了她。

  至於她和張阿尾的認識,那時候,張阿尾剛好到了上私塾的年紀,張老頭行醫也賺了有些銀兩了,為了保證這個教學的質量好些,張老頭就把張阿尾送到城裏去念私塾,也不知道怎的,就和劉氏認識了,後來她就嫁進了張家。

  張氏怕趙小翠在張家孤獨,就讓趙大妞也跟著一起去,這樣算起來趙大妞也算是到她的姑姑家做客去了。

  張氏備了一點薄禮,讓趙小翠帶著去,畢竟要在那裏吃食住上一個月,要是沒有見麵禮,就算是張老頭夫婦沒有意見,她那幾個兄弟媳婦也會有意見。

  張氏把從城裏購買的雞蛋還有大米拿一個包裹裝了起來,又拿了一背簍的土豆,都讓趙小翠和趙大妞一並拿去,就算是趙小翠和趙大妞在她娘家一個月的開銷了。

  在趙小翠臨行前,張氏還要仔細叮囑幾句,謹慎些總是好的,在別人家不比在自己家,特別是趙小翠那幾個舅媽,可別是不懂規矩失了禮數。

  “小翠兒,你要去你姥爺家住上一個月,娘要先跟你說道說道 !”

  張氏把折疊好的衣服放進包裹,眸光又轉向了趙大妞接著道:“妞兒,大娘說的話你也聽著哈!”

  “大娘!您說,我聽著呢!”趙大妞點點頭,笑著道。

  張氏就娓娓道來:“你大舅母這個人,性格比較強勢,又占著自己出生在富貴人家,壓根就不把你舅舅當一回事,相處起來並不是那麽容易,你凡事得多留一個心眼兒!”

  “你二舅母這個人,做事沒有主見,說話顛三倒四的,心胸又狹窄,你跟她相處得多察言觀色!”

  “我姑那性格是挺不好的!”趙大妞點頭回應,表示讚同張氏的看法。

  “你三舅母,哎喲,說起這個人,可真是一個奇葩!“張氏歎息一聲,“我也不知道怎麽形容她,你與她相處就知道了!反正你姥姥和她啊,是經常的鬧笑話!”

  叮囑完畢,張氏讓趙大妞和趙小翠先去廚房用了些野菜,畢竟這一路顛簸的緊,路程又遠,張氏怕趙小翠和趙大妞路上餓著了,還是要有些東西下肚才好些。

  趙小翠剛離開,趙大權就進來,他上下打量著張氏,吸下一口煙道:“幹啥呢!幹啥呢!咋收拾細軟呢?出遠門麽?”

  “你說你這人也不長腦子,咱小翠兒不是要上我娘家去住一個月嘛!”張氏埋汰趙大權道。

  “啥?好端端的她咋地上你娘家住了?”趙大權有些不快的道,“自打她出生以來可還沒上我們家住去呢!等到她回來,我也得讓她上我們家住去,讓我爹娘也心疼心疼!”

  “喲,喲,喲!你咋地還較上勁了?拉倒吧,還上你家住去!”張氏撇了撇嘴,“你當我們小翠上我娘家住去是去玩啊?那可是我爹要把醫術傳給她,選中的繼承人,你就偷著樂吧你!”

  “那我說讓她上我家住幾天,那也沒啥問題啊!我家那麽遠,咱翠兒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麵,我爹不也會木工活麽,讓翠兒去學一學有啥不好的?”趙大權吸下一口旱煙吞雲吐霧,努了努嘴道。

  “是沒啥不好的,這學木工不知道,等會兒卻不知道學了什麽毛病回來了!”張氏輕‘哼’一聲,“再說了你啥時候見過姑娘家學木工的,說話咋地不經過大腦呢?”

  “喂,行了啊,你罵了我幾回沒經大腦了!”趙大權不滿的盯著張氏,“你咋地說話呢,去我家就學了毛病回來,去你家就學醫術啊!”

  “喲,我說的大實話你還不愛聽了!”張氏一臉不屑的道。

  “噯!我倒要聽聽了,咋地你說的就是實話!”趙大權把煙鬥別在腰間,雙手交叉看著張氏,今天非得跟張氏要一個合理解釋了,這麽擠兌他的家人。

  “我本來不想說,是你要我說的,我說了你可別生氣!”

  “你說!我就想聽聽你能說出什麽大天來!”趙大權不服氣的道,這回他真就和張氏杠上了。

  “你說你爹生了你們兄弟姐妹三個人,我瞅著你還好點,那兩個我都不想提了!”張氏盱了一眼趙大權的神色,繼續道:“你那兄弟,那就是一個腦袋瓜裏缺根弦的人,你爹好不容易釀的一點高粱酒,本來準備留著慢慢喝的,每一回都讓你那兄弟偷了喝了,這酒一下肚,就撒酒瘋,在家裏打完了媳婦,又到街上欺負小孩子,看見村裏那歪嘴婆子還瞅著人笑,說什麽‘姑娘你好俊’,搞得那歪嘴婆子現在看見他還不好意思的躲著他,村裏的小孩看見了,就在背後跳著嚷‘缺心眼啊,缺心眼啊!’你兄弟那花名就這麽來的。就說你那姐妹吧,現在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沒有出嫁,在家裏就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胖的跟一個豬似的,平常沒睡覺的時候,就端著凳子在院裏曬太陽,看著屋頂發呆,都連著坐壞了好幾張凳子了,搞的你爹啊,得經常上山砍木頭做凳子。聽說最近還落下了頭暈的毛病,臉上那塊胎記也越來越明顯了,我瞅著這輩子是嫁不出去了。每回你娘讓她幫著摘菜分擔一下家務,她就頭暈的受不了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你有完沒完,這些話你都說了多少遍了,有意思嗎?”

  “這不是說咱小翠要不要上你家住我才提的,你說你那樣的兄弟跟姐妹,你家的氛圍能好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可不想咱小翠兒變成你姐妹那樣的!”

  “別說了,我不愛聽!”趙大權憤怒的敲了敲煙鬥。

  “行!行!那不說了啊!早就知道你這人聽不得事實!”張氏轉移了話題,“這小翠兒上我們家去住些日子,那見麵禮還沒備齊呢,我那幾個嫂子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