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作者:卷六一      更新:2021-02-06 01:20      字數:3697
  “娘想說禮哥兒?”

  禮哥兒全名盛言禮,名不副其實,叫禮哥兒身上卻無半點禮義,慣會在老盛家撒潑調皮,今年6歲,是他二叔盛元行的長子。

  程氏點頭:“你爺寵他,倘若盛家能讀書,你爺頭一個要供的人肯定是禮哥兒……二來家裏銀錢不多,供兩個實在……”

  有些話程氏說不出口。

  “我當什麽事呢,娘,我讀書的事您甭操心。”盛言楚笑著忙前忙後擺好碗筷,又體貼的給程氏夾了一筷子新鮮的四寶春筍絲。

  程氏晾著筷子擔憂:“讀書要花不少銀錢,咱家頂破天了就幾兩傍身的銀子,你若要讀書,這束脩……”

  頓了頓,程氏眼眶又開始發酸:“你爹要是在家就好了,他在的話,咱娘倆定不會被你爺分出來,不分出來楚兒你就是老盛家的長房長孫,有這層身份在,說什麽老盛家讀書的機會也要掉你頭上,隻可惜你爹走了……老盛家公中若不拿銀子出來,光娘一個人哪能送你去學堂……”

  “娘~”盛言楚無奈的喊,邊往嘴裏塞了一口春筍絲兒,含糊道:“您就別指望爹和老盛家了。”

  程氏聞言食不知味的低頭吃飯。

  扒拉幾口粗糧後,盛言楚吸溜一大口菜湯,該說不說,他娘廚藝絕了!

  他挖出來的春筍筍體肥大,味卻略苦,水湖村的婦人大多不擅做四寶春筍,家家戶戶便砍了春筍回來做曬筍幹。

  無奈今年他開始換牙了,筍幹咬起來硬而卡牙,他娘見他愛吃筍肉,就花心思找舅娘烏氏學了四寶春筍的做法。

  四寶春筍,顧名思義,就是拿幹煸過的筍肉與河蝦、小鮮魚以及小蔥相炒,兩葷兩素,且都是立春後的鮮美之物,吃上一口,滿嘴的清香脆爽。

  不過四寶中的河蝦和小鮮魚難得,因而盛言楚懂事的不去饞嘴,實在是今天聽聞商戶能科考的消息後太高興了,所以從鎮上回來後,他立馬吆喝著栓子等小夥伴去後山挖起春筍。

  能讀書科考是天大的喜事,開心之餘自然要安排上他最愛的四寶春筍,好事成雙嘛。

  “多吃些。”程氏寵溺一笑,“昨兒你二嬸在塘邊浣洗時又跟旁人閑話,說她家禮哥兒長的如何如何壯實,我聽了卻不羨慕,成天隻吃肉不吃菜的娃能長多好?還是我楚兒好,葷素都愛。身子骨雖沒禮哥兒粗,可個頭高出不少。”

  一想起隻比他小一歲卻有他兩個粗的堂弟禮哥兒,盛言楚不禁發笑。

  “娘,禮哥兒頓頓要吃肉湯,爺手頭上恐怕沒多少銀子了吧?”

  當初渣爹離家後,他爺隻將他所在的長房分了出去,他二叔盛元行一家,以及越氏的一兒一女都還生活在老宅,現如今他們的花銷全靠著鎮上那間鋪子呢。

  越氏生養的小叔盛元文今年才十三,正是議親的年紀,這一頭是要花一筆銀子的。

  他小姑姑盛梅花明天要出嫁,嫁得還是錢家的長子,盛梅花身為長媳,可不得帶點銀子過去傍身做臉麵,這又是一筆開銷。

  他二叔家的禮哥兒就更別談了,頓頓要見肉,因禮哥兒生的最像他爺小時候,所以這筆寵孫肉銀是萬萬不能斷的。

  左一筆右一筆,老盛家今日不同往日繁盛,如今細想他爺還能掏出銀子供禮哥兒上學堂嗎?

  盛言楚所料不錯,老盛家正愁這事呢。

  除此之外,盛老爺子還琢磨著能不能送越氏生的小兒,也就是比盛言楚大六歲的小叔,正在議親的盛元文去學堂。

  盛老爺子把盛家適齡的男丁都拎出來想了一遍,唯獨沒想過身為長房長孫的盛言楚。

  盛言楚對此一點都不難過,他比他娘頭腦要清醒,他爺當年單單將長房分出來自生自滅,可見心偏到山後頭去了。

  總之他讀書的銀子是指望不上老盛家幫襯的。

  -

  這天傍晚時分,兩個黑臉官差拿著商戶恩考的聖旨打水湖村經過,因顧忌村裏就老盛家這一脈是商戶,官差特意單獨往老盛家跑了一趟。

  官差站在堂中,環視老盛家一圈後,不耐道,“人可都來齊了?”

  盛老爺子還沒說話呢,越氏就顛著小腳熱切的奉上兩杯茶:“官爺您且喝茶,老盛家的人都在這。”

  茶香清幽,可見越氏是掏了老本出來待客。

  兩位官差跑了半天,如今有好的茶水解乏,自然欣然接受。

  “既如此,將你家三代子弟名號報上來——”

  另有一官差拿出紙筆,沉聲道:“此番商戶恩科是前所未有的喜事,今年要讀書的小子便是朝廷首批商戶學生,茲事體大,所以縣令爺命我等特來查證戶籍,並繪製學子畫像以備來日科考,想今年讀書的,上前一步!”

  “快,禮哥兒~”盛老爺子激動的招呼躲在二兒媳白氏身後的孫子盛言禮。

  “娘,我不要讀書。”盛言禮不爽的扭著胖墩身子,衝白氏撒嬌,“石子他哥說做學問辛苦,娘,你就讓我擱家陪你做針線吧。”

  聽兒子說這話,一向溺愛禮哥兒的白氏心肝都化了。

  “當家的,要不就別送禮哥兒去學堂了?咱家禮哥兒身子骨弱,是吃不了那個苦的。”

  被喚‘當家的’盛元行冷喝道:“你囉嗦什麽!讀書這般好事你個婆娘竟還推三阻四,禮哥兒!官爺今日在此,你用不著拿哄你娘那套一哭二鬧遮掩,還不快站好!”

  禮哥兒被吼的肩膀直抽搭,抱著白氏更不想撒手了,嘴裏嚷嚷著“爹壞,爹不疼我”。

  盛老爺子聽不得孫兒傷心,用力戳拐杖,冷眼指責二兒子:“禮哥兒膽小,你凶他作甚!”

  “爹——”盛元行乏力的喊。

  他管教自己的兒子,他爹什麽時候能不插手?

  禮哥兒見他爹被罵,心裏得意的不行,麵上卻委屈的跟什麽似的,可把盛老爺子和白氏心疼壞了。

  一時間老盛家的人都圍著哭嚎的禮哥兒轉。

  越氏見狀,眼中微露焦急之色,將十三歲的兒子盛元文往官差麵前推。

  “要不官爺先畫我兒吧?”

  執筆的官差深深的看了一眼三十七八的越氏,越氏心頭一跳。

  “你是長房的?看著歲數不小。”

  指越氏也指盛元文。

  越氏垂眼想糊弄過去,不成想盛元文跳出來,不屑道:“官爺說笑了,我可不是長房那小兔崽子,我……”

  越氏頓時花容失色,捂住盛元文的嘴不讓說:“官爺別聽小兒胡說,他就是長房的……”

  官差又不是沒眼力,將茶盞重重的擲在桌上,怒瞪了一眼偷天換日的越氏,衝盛老爺子斥罵:“你們老盛家竟敢戲耍官家?!到底還想不想讓兒孫科考了?”

  盛老爺子頭疼啊,他就是太想讓小兒子盛元文去讀書了!

  他一個大老爺們不敢在官差眼皮子底下做文章,故而讓越氏來,沒想到官差一眼就瞧出了不對勁。

  官威森嚴,此話一落地,哭鬧的禮哥兒霎時安靜。

  官差怫然道:“耽誤了官家辦事,我看你們有幾個腦袋頂著,還不快把長房的人喊過來,再有,聖旨上寫的明明白白,隻準商戶三代子弟科考,盛老爺子,敢問這兩娃都是你孫子不成?”

  禮哥兒打著哭嗝被他爹盛元行揪到官差麵前,盛元行討好的作揖:“官爺,禮哥兒的確是我爹的小孫子,大名盛言禮,您若不信可查盛家族譜。”

  另一官差命人取來族譜,年歲和名號果然對上了,便在黃紙上繪出冒著鼻涕泡的禮哥兒的畫像。

  作畫時兩個官差一直木著臉,導致老盛家的人大氣不敢出。

  “長房的盛言楚呢?”官差指著族譜命令道,“快去喊人來。”

  “我去喊。”盛元行笑著說。

  “行小子,你等等……”越氏站門口還想攔著,盛元行冷漠的哼一聲,翻.牆走了。

  很快,盛言楚跟著過來了,半道上聽說他爺瞞著不通知他過來見官差,登時氣得跺腳。

  “今日多謝二叔了。”盛言楚忍著怨氣,深深的鞠一躬,小手緊握在側。

  盛元行擦擦汗,低聲勸道:“楚哥兒別怪你爺,畢竟當年你爹做事不地道,你爺心裏有氣才……”

  盛言楚心裏不悅,麵上卻乖巧點頭,岔開話題:“二叔,禮哥兒日後要跟我一起上康夫子的私塾嗎?”

  提及這個,盛元行臉色難看至極。

  鎮上有兩戶私塾,盛言楚所說的康夫子今年快六十歲了,早年同進士出身,學問雖高,可惜當初在朝中犯了事被趕出了京城,至此名聲壞了。

  別看康夫子一年束脩隻收一兩半,傳言其為人迂腐,脾性執拗,因而私塾的學生並不多。

  反觀鎮西的廖夫子,三十多歲雖還是個秀才,可手中已經教出好幾個童生學子了,故而周邊的人都樂意多掏三兩銀子送孩子去廖夫子的學堂。

  盛老爺子預備多花點銀子送禮哥兒去廖夫子那,盛元行卻覺得廖夫子過於年輕沉不住氣,想著讓禮哥兒去嚴厲的康夫子手底下磨煉一二,這話才說半截呢,就被他爹和婆娘白氏罵了個狗血噴頭。

  說他不知道疼兒子,盛元行冤枉啊,他就禮哥兒一個孩子,自然是念著禮哥兒有出息的,怎麽到了他人嘴裏,他就是在害兒子呢?

  “二叔別喪氣,”盛言楚看出盛元行在老盛家受了不少憋屈,輕言細語道,“爺和二嬸總歸不會害了禮哥兒,禮哥兒愛鬧,去廖夫子那正合適,我舅舅說康夫子平日慣常喜歡拿戒尺打人,禮哥兒在康夫子那怕是坐不住幾天……”

  盛元行知曉自家兒子的德行,這會子隻求廖夫子日後能鎮住他兒才好。

  兩人繞了幾條田埂,終於來到盛家老宅。

  盛言楚再厭惡老盛家的人,可一應的孝敬規矩都做全了。

  拜了官差,再拜盛老爺子和越氏,盛老爺子撇過頭裝聾,越氏怕觸黴頭,哼都不敢哼就逃進裏屋去了。

  在官差看來,老盛家極為不看重盛言楚這個長房嫡孫。

  不過這些都是老盛家的家事,官差才不屑插手,盤問過盛言楚的戶籍後又畫了相,約莫酉時三刻帶著畫相離開了老盛家。

  ※※※※※※※※※※※※※※※※※※※※

  求收藏,求評論~~~~想發紅包,可是都沒評論,嗚嗚嗚,可憐可憐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