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5-13 17:43      字數:2167
  江家的馬車剛剛停下,穀家、趙家、沈家的車子也先後到了,宋玥讓秋喜和曲瓶兒扶了老太太上自家的看台去歇息,她帶著安哥兒和寧哥兒兩個,在台下接了各家的太太、哥兒姐兒,一並說笑著,也上了看台。

  搭起來的看台棚子裏,早備了茶水、果子、點心,又因著天氣熱,棚子一側放了幾個冰盒,下邊放了冰,冰格子上堆著新鮮的櫻桃和桑椹兒,還有小碗裝的酥酪、杏仁酪漿。

  孩子們坐車到了這裏,並不一定多熱,但看到這涼絲絲冒著白氣兒的冰格子,還是爆出一陣歡呼來,紛紛地就要上前吃東西。

  不用宋玥作聲,周老太太那邊就發了話,吩咐跟來伺候的林氏、徐嫂子:“恁兩個去看著些,讓他們一人吃一點就罷了,別緊著吃,小心吃壞肚子。”

  林氏和徐嫂子答應著過去,哥兒姐兒們也不是不懂事的,得了話兒,連忙遙遙地向老太太拱手的拱手、福禮的福禮,一個個乖巧地挑了一樣愛吃的,端著往老太太跟前來吃,還給老太太拿了一碗酥酪過來,卻被老太太擺手拒了:“俺這腸胃可不如恁這些小的,吃不得這個了。”

  宋玥問穀二太太幾個,這幾個卻都拒了,坐下接了熱茶,用蓋子慢慢撥著,稍涼一涼,慢慢喝。

  宋玥在現代時也愛冷飲、冰品,但凡不是那幾天,她喝冰鎮飲料、吃冰淇淋、雪糕從未考慮過節製問題。

  倒是來了這裏幾年,雖然身體沒什麽毛病,卻也漸漸養成了克製的習慣,大夏天也是喝熱茶,極少吃冰鎮之物。這要是在現代,估計會被一幹同學損友笑話,在這裏習慣了,卻漸漸體會出好處來。

  現代時,她平常壯的像牛,但每月那幾天,卻疼得厲害,而且,經期也不準,忽早忽晚的,飄忽不定。去醫院看過幾次,西醫中醫開了幾回藥吃了,也沒有多少效果。

  剛到這邊時,宋月娘的月事就不太準,而且量少、色淡,經過幾年的調理保養,經漸漸正常起來,如今,經期準時,量色也都正常了,連徐郎中都說她的身體調補的好,之前虧欠的漸漸補回來了。

  有了切身感受,宋玥養女兒就特別上心。

  秋喜還沒有初潮,但自從宋玥接手,就教著小姑娘自己養成好習慣,講衛生、飲食克製,再就是,家境好起來後,宋玥就給小丫頭加了燕窩,每天早上一盅子紅棗燕窩,吃了幾年,眼瞅著小丫頭被她養得個子高挑、氣色紅潤,又康健又水靈。

  相對的,曲瓶兒看似不爭不搶,卻是個有注意的,夏天領了冰去,總愛把酥酪、酸梅湯冰鎮了再吃。

  周老太太不知道,宋玥倒是聽小丫頭說過,她也提醒過曲瓶兒,那位當麵應著,回去仍舊我行我素,宋玥也沒再上趕著討人嫌棄去。

  一年半前,曲瓶兒第一次來月事,她不知道,當日還吃了一碗子冰酥酪,結果,第一次就疼得厲害。

  宋玥請了徐郎中給她診脈開藥,吃了半個月,第二次稍有緩解,她改不了平常的飲食習慣,這藥吃了幾回也沒什麽大用,隻能每月遭罪。

  正尋思著,秋喜捧了一盞酥酪過來,小丫頭別出心裁,把櫻桃和桑椹兒各取了幾個,堆在酥酪碗中,紅紅紫紫的煞是好看。

  “阿娘,恁嚐一口吧!”秋喜小丫頭捧著盞子舉到宋玥麵前。

  宋玥也不推卻,舀了一顆桑椹兒吃了,叮囑秋喜少吃些,這才回頭吩咐丫頭們,取一盞酥酪,再取一些果子來,讓太太們也嚐嚐。

  給幾個人吃,青杏用的就是一直比較大的淺碗,鋪了一厚層酥酪後,在上邊擺了一層鮮果子,放了幾隻銀匙子,給幾位太太品嚐。

  這麽熱騰騰的天氣,人也本能地喜歡這些涼絲絲甜滋滋的東西,青杏一端過來,穀二太太和黃太太也不客氣,用銀匙子舀著吃了,隻有沈太太笑著搖頭。

  宋玥就讓人送了溫熱的紅棗生薑茶來,陪著沈太太一起喝。

  這熱熱的天氣,喝這熱乎乎的紅棗生薑茶,初入口是有些不如冷飲爽利暢快,但喝下肚,激地身上微微地出一點點細汗,整個人竟意外地舒坦起來。

  宋玥心道:這大概就是老話說的‘冬吃蘿卜夏吃薑’的好處吧。

  孩子們吃了點冷飲,看天色還早,就有些待不住了。

  軍艦還泊在金明池的一角,倒是岸邊的各色攤子越來越熱鬧,還有趕來湊熱鬧的雜耍百戲,又有擺了各色物事關撲的……說起這關撲來,也著實有些趣味兒,上到田宅、寶刀良駒、美婢姬妾,下到貨郎挑的那擔子上的貨色,都可以約個價錢關撲。但凡關撲者,賣者回出個極高的價錢,若有人願意撲,就與賣者關撲一把,或用骰子或用銅錢,甚至街邊的小石子兒也能拿來撲一把,賣者贏了,買者就要付出高出市價幾倍的銀錢買下貨品,若是買家贏了,則可以白得那貨品。

  因著這關撲獨有的偶然性,也就所謂的賭性,頗吸引了不少人熱衷、著迷,宋蘇軾的《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中有雲:又官吏無狀,於給散之際,必令酒務設鼓樂倡優,或關撲賣酒牌子,農民至有徒手而歸者。

  說的就是關撲之害,如賭博,也可以讓人傾家蕩產,徒手而歸。

  這街市上擺攤子關撲的,卻一般隻是小打小鬧,擺一些小玩意兒、小物件兒、小吃食,讓人來撲。

  趙家二郎與穀家七郎是最淘氣的兩個,瞅著台子不遠處的一個小小的關撲攤子,滿眼興奮,那關撲攤子上擺的東西不多,卻是一些特別精巧的玩意兒,隻有一指長短的精致小刀,兩紮長的精巧小弓箭,精工巧做的嵌了雉雞翎羽的馬鞭子……都是小哥兒們愛的。

  這兩個嘀咕幾句,就有招呼了其他哥兒過來,指點給眾人看,很快,就都攛掇起興致來。

  既然是穀家七郎和趙家二郎起意,眾人自然也攛掇著他們倆去與大人言說,趙家二郎卻賊兮兮笑:“這事兒還得是寧哥兒出麵。”

  一群小子們頓時會意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