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5-06 12:29      字數:2095
  王公,外邊那位雖說稱不上王也稱不上公,卻實實在在的王孫公子。這麽一首詩送出去,是不是有些得罪人啊?!

  也不怪穀清芳憂心,主要是意公子是奔著穀家來的,是穀家的客人,若是被人當麵撂了麵子,穀家也有些照顧不周,難免也會被人詬病。

  秋喜卻嘻嘻一笑道:“芳姐姐盡管放心,咱們這詩就是隨便抄的,這位與咱們一起吃飯,可沒有食萬錢,自然不必對號入座,自找沒趣。”

  穀清芳見她這般說,知道攔不住,也隻能笑著搖頭閃開。

  就小姑娘們抄首詩,即便有些語句不太合適,想必意公子也不會太計較,大哥也說這位性子懶散,很少與人爭執。

  秋喜抖了抖手中的詩稿,吩咐小丫頭送到外間去。

  於是,很快,外間就響起穀敬行的朗誦聲。

  然後,沒等穀敬行朗誦聲落下,穀敬広就忍不住嗤笑出聲,眼睛還毫不掩飾地看向身旁的意公子。

  謝意重臉上帶了些無奈,搖著頭抬眼:“這詩,倒是頗有些豪氣,就是不知,是哪位所作?”

  被打發出去送詩稿的紫蘿垂首回道:“姑娘說了,請幾位哥兒自己猜一猜作者。”

  穀敬広笑著搖頭。他連在座的哥兒們的詩作也沒見過,更別說裏屋的姑娘們,根本無從猜起。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群小丫頭們淘氣罷了,當不得真。

  倒是謝意重微微垂著眼,若有所思,卻也沒搶著回答。

  沈二郎自己不會作詩,但敢說話啊,第一個道:“這詩寫得好,大氣磅礴。隻是,好像沒聽說誰寫出這等好詩啊!”

  詩中寫了,是八月豐收季節所作,如今冬月,顯然詩是之前作的。若是早早就寫出這等佳作,他們這些人經常一處,應該早有耳聞才是啊,可竟然從未聽說過。

  趙大郎對詩詞一道懂得更多一些,盯著詩稿沉吟片刻,道:“這等詩作,倒是讓我想起了元宵那半闕詞……”

  都是佳作,卻也都與本人有些不符。

  曲姑娘平日文采也並不出眾,卻寫出元宵那般好詞,稱其一鳴驚人也不為過。今日這首詩,風格上同樣與曲姑娘有些不符,但卻同樣大氣、驚豔……他無法解釋,但看到這首詩,想到的就是那半闕詞。

  其他人都有些茫然,隻有謝意重看著趙大郎,用折扇敲著手心道:“同樣的出人意料,同樣的技驚四座!”

  說著話,他抬眼看向還等在裏屋門口的紫蘿,眼露詢問。

  紫蘿曲曲膝,卻沒有說什麽,轉身進了裏屋。

  趙大郎一臉茫然地轉回頭去,謝意重卻懶懶笑起來,端起桌上放的酒杯一口飲了,道:“這位倒是堪稱一聲才女,詩詞雙絕!”

  趙大郎垂眼,拱手道:“姐妹們玩笑之作,意公子過譽了。”

  沈二郎也立刻跟上,招呼桌上人吃菜飲酒,又打發人請了廚娘來,看鍋子裏的菜。

  桌子上擺的食物菜品,就連自詡走遍九州的謝意重也多未見識過,倒是很有興趣地提箸一一品嚐。

  等廚娘上來,將炕中間的鍋子打開,一股濃鬱的香氣隨著蒸汽蒸騰而起,瞬間溢滿整個房間。

  隔著白白的霧氣,幾個小的吸溜著鼻子,嘻嘻哈哈地嚷嚷:“快看看好了沒,能不能吃了?!”

  “好香……這味兒也太香了吧!平常吃的怎麽沒這麽香……”

  “平常都是做好了端上來,香氣自然比不得掀鍋的時候。我阿娘說過,鍋邊香呢。”安哥兒笑道。

  接下來,眾人忙著品嚐農家院的鍋邊香,這種新鮮的吃飯方法,讓眾人都興致勃勃,胃口大開,吃得香甜無比,暫時忘了其他。

  雖然用的都是粗糧,但這些粗糧細作的食物菜品,其實隻保留了農家菜的形式,味道早已經不是農家粗飯可以比了,這些哥兒姐兒們卻不知道,隻當莊戶上也是吃這些的,一個個吃得香甜同時,竟感歎羨慕起農人來。

  在旁邊伺候的丫頭們,卻有幾個是真從瀕臨餓死的日子裏走過來的,深知農家人過的什麽日子。但哥兒姐兒們高興,她們卻不好掃了諸人興致的,隻默默地垂首暗暗感歎罷了。

  吃飽喝足,品嚐了許多新鮮食物,新鮮吃法的哥兒姐兒們竟然詩興大發,又爭著搶著做了一輪詩,玉米菜團子是‘黃金為團’,農家豆腐裏釀了青菜野雞脯子就是‘碧玉為餡’,又有煎餅為冊蔥如筆,餑餑如奔馬麵如龍蛇……把各種莊戶菜誇得跟花兒似的。

  雖然詞句仍舊稍顯生澀,但熱情飽滿,非常感染人。

  倒是,以文采見長和以詩詞著稱的穀大郎和意公子吃過飯就離開了,沒有參與小孩子們玩鬧般的作詩填詞。

  宋玥看過之後,就讓人裝裱了,掛到前頭的酒樓大廳,隻要到酒樓的客人,第一眼就能看見。

  於是,接下來,到酒樓裏用飯的人,看到這些詩詞之後,也不由詢問詩詞的來由,於是小二趁勢介紹後邊的農家院和莊戶菜。

  好奇心動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到後院去參觀,然後留下來品嚐……摘星樓的農家院莊戶菜沒有刻意宣傳推廣,卻漸漸地打開了口碑。

  許多人聞訊趕來,就為了品嚐傳說的黃金團、碧玉餡兒……摘星樓憑借著熱氣騰騰、熱熱鬧鬧的莊戶菜,打破了南水門碼頭冬日蕭瑟的慣例,生意又上了一個台階。

  忙完摘星樓這邊,也到了十月底,趙王長子要滿月了,瀠卉也即將坐完月子。

  宣城的習俗,出嫁女坐完月子,娘家人要接回來住幾天,俗稱‘挪窩’,也是娘家人心疼閨女,接回來再養些日子,好把生產虧損的身體補起來。

  宋玥與周老太太商議了,也不管王府的規矩如何,再說,如今周元辰也封了趙王,並且過繼給了當今聖上,說是不算安王的兒子也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