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4-02 05:53      字數:2234
  合上冊子,瀠卉心中滾燙。她何其有幸,得遇這樣一家人,這樣慈和的阿娘、溫厚的大嫂,她上輩子一定行了大善之事,積下了大福報。

  瀠卉握著冊子感歎一瞬,隨即一個眼色,碧螺就腳步無聲地退了出去,到外間打絡子守著去了。

  先後送瀠卉和江錦娘母子離開,宋玥轉回正院,先要了熱水洗漱過,換了舒適的薄綿襖褲,這才到西間裏看寧哥兒。

  臨近傍晚,小東西又開始有些焦躁,雖然沒有哭,卻不肯吃奶,隻眼巴巴地看著房門口,直到宋玥挑簾子進來,小東西才晃著小手朝著宋玥叫起來。

  容氏抱著寧哥兒迎上來,把哥兒交到宋玥懷裏,一邊笑道:“哥兒盼著夫人過來,瞅著門簾子看了好大會兒了。”

  閃嬤嬤在屋角守著個小銀銚子,也跟著笑道:“像哥兒這麽聰慧的,老奴也是第一回見,一個多月的娃兒,大多都不認人兒呢。”

  宋玥接了寧哥兒抱著,親了親蹭了蹭,放到軟榻上,替他活動活動胳膊腿兒,做做運動,逗得寧哥兒咧著嘴直樂。

  玩了約摸一刻鍾,小東西就累了,突然手腳不動了,宋玥也配合地停了手,然後,就見小東西的尿布轉眼濕了。

  嘿,這忙活一陣子,累得尿了!

  正月初三是走親戚串門子的日子,江家在平京城就林家、安王府兩家親戚,昨兒都回娘家了,也沒必要再去走動。再說,這兩家一個那樣兒,一個這樣兒,也不是能走動的,江家上下也都習慣了。

  倒是秋喜和安哥兒,盼著逛萬姓交易,年前沒能成行,就落在年後了。

  周氏樂嗬嗬地攆著宋玥帶他們去,自己在家守著小孫子。

  宋玥讓容氏和青桃帶著寧哥兒往榮煕堂裏去,她帶著閃嬤嬤和青玉一起出門,往大相國寺行去。

  大相國寺的萬姓交易始於前朝,本朝建都於此後,聲勢壯大,據說最盛時,綿延數十數條街巷,車馬熙攘、擦肩接踵,每日交易者十萬餘。

  宋玥帶著秋喜安哥兒並曲瓶兒到了距離大相國寺最近的街口,馬車不能前行,隻能下車步行了。

  韓戚風青平帶著幾個小廝護在周旁,秋喜拉著安哥兒,曲瓶兒跟在旁邊,三人興衝衝往前走,眼睛看著兩旁漸漸挨擠繁密起來的攤子,都快不夠使了。

  宋玥也不催促他們,跟在後邊慢慢走著,看到感興趣的東西不時地問一問價錢。

  外圍擺攤賣的多是農家的一些小特產、平民小食雜嚼,風幹栗子、溏心柿餅子、丁香棗兒、糖霜花生、糖霜山楂果兒……

  其間夾雜著一些推車挑擔賣湯餅糕點的,什麽旋煎羊白腸、生炒肺、羊雜碎、鵪鶉餶飿兒等等等等,叫賣聲夾雜在一團團裹著濃香的蒸騰熱氣裏,勾得人邁不動步子。

  宋玥臨出門給三個孩子一人一個荷包,裏邊裝著一百文大錢,是他們三人今兒逛街的零花錢,可以自由支配的。

  秋喜愛酸甜口兒,買了一包沙糖山楂果兒抱在懷裏,一顆一顆往嘴巴裏丟著。

  安哥兒喜歡甜食,買了一串蜜角子,一邊走一邊吃。

  曲瓶兒什麽也沒買,隻是眼睛直往香氣四溢的旋煎羊白腸攤子上瞄。

  宋玥將她的表情動作看在眼中,卻沒有摻乎。

  她給了錢,也給了自由,人家還強忍著不吃,那是顧忌形象不肯失了風度,她哪能上趕著做那不知趣的人。

  快到大相國寺山門了,前頭的人反而少了些。

  因著大相國寺裏邊,多是義賣,都是富貴大戶人家拿了東西出來售賣,多是些玩意兒、書籍、精巧的小家事兒、瓷器之類,沒了吃喝玩的東西,許多人就不感興趣了。

  宋玥讓韓戚風和青平護著三個孩子進去逛,她則帶著閃嬤嬤和青玉進了大相國寺對麵的一間茶樓。

  三人在樓上的雅間裏坐了半柱香功夫,茶博士引著一名三十多歲的婆子進來。

  茶博士退下去,閃嬤嬤笑著拉住來人的手,向宋玥引薦:“這是老奴打小兒的老姊妹,姓成。她比老奴有福氣,有個小閨女,剛領了差事,在後園子裏做粗使。”

  宋玥點點頭,笑著抬手,示意行禮的成嬤嬤起身。

  她們說了一刻鍾話,成嬤嬤就匆匆下了茶樓,回去了。

  又過了半柱香功夫,秋喜拉著安哥兒和曲瓶兒一同回來了。三個人收獲都不小,秋喜買了一套自行人,安哥兒買了一套泥阿福,隻有曲瓶兒買的是一把舊折扇。

  閃嬤嬤識貨,說是前朝舊物,曲家大姑娘算是撿了個小漏兒。

  一行人玩得盡興,又在茶樓裏用了午飯,然後直奔南瓦子,看雜耍百戲、玩投壺關撲,一直玩到掌燈時分,才回到將軍府。

  正月初六,安王府在西苑設宴,邀請了平京城的官宦勳貴人家,往年宋玥可以找借口推辭,今年有了瀠卉,她卻早早就準備了,趕在第一撥人就到了。

  紀夫人仍舊抱病,世子又沒有娶正妃,瀠卉雖然不想出頭,這種情形下,也不得不出來招呼一二。

  宋玥和穀二太太兩人不約而同地趕早過來,暗暗幫襯著,場麵維持著一派和諧熱鬧。

  直到散了宴席,眾人告辭離去,宋玥落在後邊才得以與瀠卉說上兩句話。

  瀠卉沒有多說,隻握著宋玥的手,低低地說了一句:“多謝大嫂。”

  安王府之後,將軍府、範府、穀家……一家一天,宴席聚會直排到元宵節前一天去。

  新年宴會熱鬧散了,元宵節那天,祥和喜慶熱鬧到了一個頂點,也算給新春佳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眨眼,正月過去,嚴寒即便不情不願,也被春風給驅散了大半。

  二月中,清明節,平京城幾乎家家出動,出城踏青。

  村子裏、莊子上,農人們早就牽了牛騾下田耕作,清明時分,大田已經翻整完畢、施了肥,就等下一場雨或者澆一遍水,好播種了。

  宋玥帶著老少也出城踏青,回來後,她就著手準備一趟遠行。

  關外的春天來得晚一些,但最晚到二月底,也該開始耕田備種了。何況,新買的還都是拋荒之地,需要開荒、整田,都比熟田費力費時,再晚了,就要耽誤這一年的農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