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3-06 00:58      字數:2119
  說起舉辦這些活動,曲瓶兒倒是有許多創意,諸如彩燈拚圖、燈帶字幕,還有運用光影透視效果構成的立體圖案,甚至還可以做成動態的立體圖案……組織創意上,她也可以針對去年那個極其簡陋的賞燈詩會提出修改意見,諸如添加甄選程序,隻有通過甄選的詩燈,才能掛到燈柱上,供人投銅錢評選,至於評語,也可以售賣評語條,諸如妙筆生花、行雲流水、字字珠璣啊,當然,罵人的評語也可以有,最爽快的莫過於一句——狗屁不通!

  曲瓶兒這麽一番話說下來,別說宋玥,就是秋喜和瀠卉都聽得上了心,秋喜聽得那一句‘狗屁不通’笑得前仰後合地,拍著手連聲叫好。

  瀠卉也笑著回頭看周氏和宋玥,小聲道:“雖然促狹了些,卻也有趣。”

  宋玥再看發覺自己說多了話,正露出一抹忐忑、擔憂的曲瓶兒,還有亮眼亮亮的秋喜,笑著道:“之前,阿奶和我說起來,都說瓶兒丫頭太內向,太寡言少語,卻原來是個內秀的。”

  邊說邊看向周氏,周氏很讚同地連連點頭,道:“怎地不是呢,虧得俺之前還擔心她以後受屈,看這模樣,倒是不用替她操心了。”

  見周氏和宋玥都這麽說,曲瓶兒明顯鬆了一口氣,緊張的臉色也緩和下來,扯著嘴角露出一片笑來。

  也是,她這些創意、點子,即便帶了現代的某些痕跡,卻也不太明顯,不是燒玻璃、製水泥那些,自然不會引人懷疑。

  宋玥的引導下,部分采納了孩子們的意見,包括曲瓶兒的,也包括秋喜和瀠卉的,並同意她們一起參與此次元宵節燈會的籌備和過程管理。

  有了前一年的經驗,所用的燈籠、燈柱等用材,年前就已經備好了。

  正月初六,銀雀前街的各家商鋪,就齊齊動工。搭燈棚、建燈塔、立燈柱……都努力想要在銀雀前街燈市上(或稱江家燈廊)之中,讓自家的燈更出彩、更醒目、更有特色。

  去年一個燈市,剛剛搬到前街上來的江家鋪子,就一下子聞名了整個平京城,豎起了自己的招牌,反而是把他們這些真正的老字號甩在了後邊。他們雖然不至於嫉恨,但嫉妒羨慕總歸是有的,憋了一年,琢磨了一年,都等著這一年的元宵燈節,大展身手,一鳴驚人呢。

  據說,因為燈廊的效應,去年一年,銀雀前街的人氣都旺,各家商鋪的買賣的流水都高了最低兩三層,多的,甚至提高了一倍甚至幾倍。

  這些鋪麵可不是江家雜貨鋪,不像江家這樣的新鋪子,還在成長期,營業額和利潤增長還有大幅攀升的空間,這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號鋪麵,早就有了穩固的消費人群,營業額也就相對固定了,一年的流水也相對穩定,能增長兩層、三層,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正月十五之前不動刀。胡家肉鋪門前打掃的幹幹淨淨的,燈棚燈柱都已經搭好了。

  胡大站在門前,看見宋玥迎麵過來,連忙往外走了兩步,肅容插手見禮。

  宋玥曲膝還了一禮,道:“胡大哥今年這燈架搭的可真氣派。”

  胡大吩咐了牛二進去喚渾家出來,憨厚一笑,道:“宋掌櫃見笑了,還不是大家夥兒今年都心氣兒高了,一起跟著熱鬧唄。難得一年就這一回!”

  這麽實誠的回答,宋玥也隻有笑的份兒:“確實該熱鬧熱鬧。”

  兩人說這兩句,胡大娘子已經快步從裏邊走出來。

  不用守豬肉攤子,胡大娘子穿戴的也比平日鮮亮、齊整許多,棗紅色的妝緞對襟襖子,領口和袖口都貼了邊,精繡了四季平安富貴安康的紋樣,鴉青色的十二幅馬麵裙,同樣刺繡精致,漂亮得體。

  前期的基礎工作做好,接下來的籌備、策劃、管理、掌控等等諸般工作,宋玥就有意交給幾個小姑娘來應對。

  曲瓶兒無疑地一次建言,暴露了大女主的水平,並非人家肚子裏沒貨,不過是之前的事情太小,沒提起興趣,不屑於參加罷了。

  既如此,宋玥索性給她提供一個可以施展的舞台,任由她發揮所長去。

  隻不過,經過元宵燈節的籌備工作,宋玥旁觀就發現了,這位卻是借了現代人知識儲備豐富的優勢,見識上是瀠卉和秋喜沒法比的,但頗有些眼高手低,提意見可以,但付諸實際工作上,就有些束手束腳,有時候提出一些意見,與木匠師傅或其他方麵溝通後,根本無法實現。

  漸漸的,先期創意小達人,到了實際布置、實施的過程中,別說跟長袖善舞的瀠卉相比,就是比曲瓶兒表麵年齡還要小兩歲的秋喜,曲瓶兒也頗有些不如。

  好在,瀠卉和秋喜都不是愛掐尖兒的人,對曲瓶兒還是很照顧,三個人的合作也算維持著一個比較不錯的平衡。

  銀雀前街上的江家燈廊去年打出了名聲,早傳遍了平京城的所有角落,甚至平京城外的村子、莊院,並繼續往通州、懷縣、延平關各處傳播而去。

  按照慣例,元宵節放燈動正月十三晚上開始,但並不會太全,而且,大多數活動、燈謎、作詩等,都要放在元宵節晚上舉行,所以,十三晚上出來看燈的人也不算太多。

  十三晚上,許多人還是來到銀雀前街上,就見各家商鋪門前的燈廊燈柱點了起來,已經是一片輝煌。

  特別是銀雀前街兩側的高大燈柱上,還掛出了去年獲獎的代表作,和特別搞笑的一些神作,還有一串一串的留言條、評論條、罵架撕X小紙條,吸引了許多人過來觀看。

  去年參加的看了這些,都有些時光倒流之感放,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那個熱鬧又澎湃的元宵節。第一次過來的,卻也有一種親身見證了曆史的感覺,從那些詩作和評論、罵架的小紙條上,遙想當時的盛況,感受種種文字的優美,或者傻貨、憨貨、毒舌的逗趣、搞笑、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