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2-05 12:11      字數:2096
  老太太聽了這話,猶豫著,不再張羅著分散東西了,老大趁機拎了麵袋子進屋。米麵糧食也最怕老鼠禍禍,得放進缸裏,蓋嚴實了才行。

  銀杏莊不大,不過三十幾戶人家二百多口人,老人不算多,宋玥定的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更少,也就十二個人。第一個老太太這樣獨居的有四個,一對無兒女的老夫妻,還有一個老漢是有女兒的,女兒嫁出去之後,也剩了一個人。

  這一路走過去,一家一家地拜望過去,看著一個個或健朗或病弱的老人,孩子們雖然仍舊懵懂,眼底心裏卻多少都有些觸動。

  他們見過老人,卻都是周氏那樣的老太太,哪怕是江家搬家前鄰裏中的老人,也都是溫飽無虞的,那些老人雖然麵容蒼老、身體病弱,但大體是從容的,而近日見得莊子上這些老人,真的是吃不飽飯、穿不上衣的。

  其中那個獨女的老漢,恰好得了病,躺在床上已經幾天了,閨女嫁的遠,不知是沒得信兒還是不得空兒過來,老人身邊一個人都沒有,陳舊破爛的屋子裏,隻有破桌子上擺著一個豁了口的破碗,碗裏還剩了小半碗粥,已經有些餿了。

  另一對無兒無女的老夫妻,身體倒還算好,隻是瘦的厲害,老頭兒已經六十五了,仍舊扛著鋤頭下地勞作,老婆子則佝僂著身子去撿柴火,太重的拿不動,樹上的夠不著,她隻能拎著筢子摟一些幹草樹葉兒……

  孩子們見到她時,老婆子背著個大大的包袱,那包袱看著不算沉重,那樣龐大、飄飄搖搖的,仿佛把老婆子瘦弱的身體淹沒了一般。

  出門的時候,孩子們滿臉帶笑、腳步輕快的,等轉完一個莊子,拜望完六十歲一張的老人,孩子們的小臉上的笑容都少了,個頂個兒肩背挺得繃直,仿佛這樣,就能抗住那說不清從哪裏來的沉重。

  宋玥也沒多理會,自去洗梳,換了舒服的家常衣裳,再轉出來,孩子們也都梳洗了出來。

  看著仍舊有些沉悶的孩子們,宋玥有些哭笑不得,多少也有點兒擔心,這一劑藥下得太猛,可別給孩子們留了陰影。

  安哥兒畢竟年紀小,受得影響最小,看見阿娘進來,立刻倒騰著小短腿撲過來,宋玥趁機抱住兒子,親了親胖嘟嘟的臉頰,笑著問:“恁那些蛋呢?”

  一說起孵蛋,蔫兒了吧唧的孩子們好歹來了精神,一個個湊上來,七嘴八舌地說著如何孵蛋、鳥是怎麽、雞又是如何。

  宋玥暗暗放了心,坐在一旁端著一盞茶喝著,看著孩子漸漸熱鬧起來,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建議,聽了一會兒,就忍不住想笑。

  別說穀家姐弟幾個,就是他們家秋喜和安哥也沒見過孵蛋,倒是曲瓶兒在舅舅家住的一年裏,見識過舅母養老母雞孵雞,還有從芒種、韓戚風那裏聽來的,嘰嘰喳喳嘀嘀咕咕,也討論的很是熱鬧地有模有樣兒。

  那些野雞蛋和鳥蛋落在這些孩子們手裏,宋玥也沒想能孵出個什麽來,索性也不理會他們怎麽鬧,喝了兩杯茶,就從大廳裏出來,來到側旁的小廳裏,宋廣友和鄭周已經帶了賬冊子等著了。

  看過莊子上的情況,查了賬,宋玥這一趟到銀杏莊子上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孩子們爬山登高,親自動手摘了核桃、栗子,又上了一堂很生動很深刻的民生課。

  轉天,一行人離開莊子,回城。

  宋玥的車子寬敞,穀清芳和秋喜、曲瓶兒小姐妹幾個都跟在她的車上,車子啟動,秋喜戀戀不舍地把目光從車窗外轉回來,嘟著嘴問:“阿娘,咱們什麽時候再來莊子啊?”

  穀清芳微微驚訝地看看秋喜,又轉回來看向宋玥,她心裏很清楚,哪怕是江家再出城往莊子上來,她跟著一起的可能也不大。但,聽到秋喜詢問,她就是忍不住心生向往。

  不用拘著儀態、不用管任何人的臉色,放鬆地爬山、摘果子,哪怕是去看望那些老人……比起即將回到的那個處處是人處處是眼睛處處是舌頭的大宅子裏,也好得太多,鬆泛愉快地整個人都仿佛飛著的。

  曲瓶兒雖然沒做聲,卻也雙眼發亮地看著宋玥,心裏怎麽想的也是顯而易見。

  宋玥失笑著,伸手點了點秋喜,再點點曲瓶兒,道:“恁兩個丫頭,這還沒離開呢,就盼著下回了?”

  秋喜帶著點兒羞澀地撒嬌,拖著聲音軟軟地叫:“阿娘……”

  曲瓶兒也垂著頭,一臉羞澀地叫一聲:“嬸子。”

  宋玥被她一聲喊得心軟,笑著道:“好,好……恁戚風叔不是說了,下了雪莊子上才好玩兒,到時候,阿娘再帶你們來。”

  秋喜一聽就眉飛色舞起來,眨著亮閃閃的眼睛道:“下了雪,可以支籮筐捉鳥兒。我要捉最漂亮的鳥兒養著。”

  穀清芳也一臉向往地道:“聽說,下了雪之後,獵物也多,昨兒芒種還說,前年莊子上的人雪後上山,獵了一隻大野豬,四百多斤呢!”

  宋玥微笑著點頭,然後就看著兩個小姑娘擠在一起,從雪後狩獵說到大野豬如何可怕、如何醜陋,說了幾句就厭惡地轉了話題。什麽漂亮的珍珠雞、叫聲婉轉的畫眉鳥,漸漸就偏了話題,又說漂亮的孔雀,有人用孔雀翎子的彩羽做成衣裳,據說映著光會變幻出不同的漂亮色彩……

  宋玥聽著兩個小丫頭唧唧咯咯的說話聲,倚著一隻靠枕閉上眼睛。這個世間,對女子格外嚴苛,如清芳、秋喜這個年齡的女孩兒,正是一輩子最好的時光,她願意盡自己所能,給女孩兒們更多的縱容和寬限,等她們將來嫁人後,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繁重勞累的閑暇中,有一抹歡樂的記憶,偶爾可以慰藉一二。

  重陽之後,秋雨纏綿不盡,夾著一陣緊一陣的秋風,濕冷透骨,仿佛一下子從明媚的秋日,落到了寒冷的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