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2-05 12:11      字數:2105
  周老太太說著,攜了江錦娘一起坐了,溫聲詢問是否好些了……江錦娘病過、哭過,心中鬱壘消散大半,竟沒再執拗反駁,安安靜靜聽著老母親的關懷,一問一答地說了一會兒話。

  外頭,青杏走過來對門口侍立的林氏道:“早飯得了,太太讓請老太太過去用飯,又讓問姑太太可好些了,能不能過去用飯,若是不能,就讓人把飯送到這邊來。”

  林氏答應著,挑了門簾子進來,隔著裏間門上的簾子把話又回了一遍。

  自從青杏在屋外傳話,原本眉眼舒展的江錦娘就皺起了眉頭,等林氏又進來回話,她的眉頭都要擰起來了。

  “俺這渾身乏力……”江錦娘開口就要拒絕過去用飯,卻再次被周氏打斷。

  “乏力不怕,恁從昨兒傍晚睡到今天早晨,睡得久了,骨頭鬆了,自然覺得乏力,起來走動走動,才有力氣,也有精神!”周氏一邊笑著一邊率先站起身來,手卻緊緊抓著江錦娘的手沒放。

  見江錦娘愕然地看著她,並沒有起身的意思,周氏又笑著拍拍她的手,半是催促半是玩笑道,“走,趕緊點兒!”

  “今兒早上有鹵鴿子、撥魚兒,都是難得的美味兒,可別走慢了,都讓恁那饞嘴的兄弟媳婦兒給偷吃光了去!”

  江錦娘被她半拖半扶地就起了身,心裏恍惚著,自己大概也沒意識到,然後,林軒辰也走過來,扶了江錦娘的另一條胳膊,祖孫倆架著江錦娘,一路出了東廂,往正房裏去。

  路上,周氏還小小聲叮囑外孫:“剛才那話可別給恁舅母說,饞嘴兒媳婦也愛臉麵的。”

  江錦娘微微垂著頭,聽到老娘和兒子的對話眉心微微蹙了蹙,倒也沒做什麽反應。

  林氏隨著三人過來,隔著正房門口幾步就笑著揚聲通報:“老太太並姑太太和表少爺過來了。”

  徐氏帶著青杏青梅青桃剛剛擺好飯,宋玥正盯著秋喜和小安哥再次洗手呢,聽到這話,連忙用布巾子給倆孩子擦幹淨手,一手一個牽著迎出來。

  “阿奶!大姑姑!辰哥哥!”秋喜甜甜地叫人。

  “阿奶,哥哥……大姑姑!”小安哥叫自己親近的阿奶,喜歡的哥哥,但是這個大姑姑看著不可親,他不喜歡,卻在看了看阿娘和姐姐後,勉強叫了一聲。

  周氏把大孫子的表情看在眼裏,心中止不住暗歎,自家這閨女還真是,唉,娘家之前離得遠,沒有能力幫襯,如今,搬到近前不說,兄弟升了官,弟媳婦兒也開竅學會了做生意,日子眼看著一天天好起來,多好的依靠、助力、支撐啊,偏偏又傻又執拗,心眼兒轉不過來,怎麽就不知道哄著弟媳婦和小侄子高興呢?她個老婆子能幫襯啥啊,還不是要依靠人家兩口子。而侄子就更不能得罪了,將來侄子是江家頂門立戶的當家人啊,她自覺疼兒子,可怎麽就不知道替兒子賣賣人情、鋪鋪路,將來多個表兄弟幫襯著不好嘛!

  心中感歎,周氏臉上卻揚著一臉的笑,笑嗬嗬地撒了江錦娘,上前一步,牽著安哥的小胖手,率先進了屋。

  進了屋,眾人坐下吃飯,周氏見宋玥把飯擺在一張小方桌上,桌子靠著矮榻,榻上還放了個矮桌,上邊安了兩副碗筷,就知道是為著江錦娘準備的,心中又是滿意又是感歎,月娘自從開了竅,做事說話,是越來越周全了,相比起來,當年聰慧懂事的錦娘,嫁到林家十年,倒好像是把心竅都堵了,偌大一把年紀了,卻越來越不懂世事,不長眼色……唉!

  周氏心思轉過,自己招呼著江錦娘上榻,在兩邊坐了。

  江錦娘倒是沒有再酸言酸語,隻是木著一張臉,一言不發的,隨著別人鋪排安置。

  林軒辰還算明白的,施禮道謝:“多謝舅母操心。”

  宋玥失笑,道:“恁這孩子,太客氣了,來,快坐,快坐,今兒早上特意按照恁外祖母的意思做的撥魚兒,辰哥兒快嚐嚐,這東西要趁熱吃,冷了坨成疙瘩可就不好吃了。”

  一頓早飯吃得人人滿意,鹵鴿子和撥魚兒得到了一致稱讚,連江錦娘也吃了一碗撥魚兒,並周氏給的兩塊鴿脯肉。

  小安哥更是吃得滿嘴是油,一邊吃還一邊道:“阿娘,你也開個鹵味鋪子吧!”

  宋玥用帕子給他擦擦小嘴上的油,笑道:“我開鋪子,好方便恁天天吃鹵肉?”

  小安哥大概也聽出了阿娘的揶揄味道,咧著小嘴嘿嘿笑,卻不再說什麽了。

  秋喜卻在旁邊附和:“阿娘,我也覺得恁這鹵肉方子味兒好,不比橋頭鹵肉的味道差!”

  宋玥笑著也給小丫頭擦擦嘴,道:“恁倆是吃頭一回新鮮,才這麽說,要是真比較起來,橋頭鹵肉可是幾十年的老店了,那都是有秘方絕活的,可不是咱們隨便琢磨的方子能比的。”

  說完,見閨女兒子都有些不高興,於是又道:“恁倆也別擔心,以後想吃,咱們再做。”

  小孩子的心思其實很簡單,盼著阿娘開鋪子,不過是想著自己能多吃肉,得了宋玥這句應承,以後有肉吃就高興了,也糾結開鋪子。

  林軒辰一邊默默吃飯,一邊看舅母和表妹表弟說話,從小江錦娘就教導他食不言寢不語,默默吃飯成了習慣,今日見著這一家子吃飯說說笑笑熱熱鬧鬧的樣子,卻不覺得無禮,反而隱約有點兒小羨慕。

  因為,一家人這麽無拘無束、歡歡喜喜地,一團和氣、一片喜樂,真是好啊!

  不像他自己那個家,父親一貫少進後院,常年住在前院書房。母親看著處處矜持時時端莊,卻情緒壓抑,不苟言笑,連帶著要求他也不許妄言妄動,一言一行都要和規矩、講禮數……之前,他還沒有太多想法,但今日見過了舅母一家的相處,他才隱隱意識到,自己那個家實在是過於壓抑、冰冷,幾乎感受不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