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2-05 12:11      字數:2097
  宋玥眼見著小少年因為害怕和焦急,眼圈兒都紅了,眼瞅著眼睛裏都聚起了淚光,她一時哭笑不得,一時又忍不住心疼。

  她起身,拉著張智的胳膊讓他坐下,笑著道:“恁個傻小子,也聽我說完嘛!”

  張智見她這般和顏悅色、軟語溫言的,真的沒有嫌棄、不喜之意,心中的焦急和害怕卸下來,又難免升起一股羞窘和慚愧!嬸子並無惡意,他卻惡意揣測……

  宋玥拍拍小少年的頭頂,笑著道:“我不是嫌棄恁不好,要攆恁回家。反而是覺得恁夠聰慧,天賦夠好,就這麽學個夥計,哪怕是學成賬房、甚至掌櫃,我還是覺得糟蹋了恁的這份聰慧。於是,我就想著,趁著恁年紀小,入學好好讀幾年書去,若是真的有出息,將來科舉入仕,也能光耀恁張家的門楣。若是學幾年,不能科舉入仕,還願意回嬸子這裏來,嬸子和哥哥們也隨時歡迎恁回來。”

  “嬸子……”張智聽了這番話,心中慚愧、羞窘更甚。嬸子可真是一片愛護之心,全心全意替他打算,他竟然還誤會嬸子的用心……心中慚愧、羞窘,如沸油一般煎熬著,讓小小少年不由又紅了眼圈兒。

  “傻孩子!”宋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和趙主薄聯絡,趙主薄同意推薦恁進趙家家學。”

  平京城隻有府學一處官學,卻需要考取廩生方能有入學資格。啟蒙的塾學和書院都是私人開設、開辦,塾學更是多為私人小規模塾學,多是落地秀才開設,在家中教三五六七個孩童,就算是個小型塾學,這種情況的教學成績好壞不說,孩子們接觸的人少,先天就不足;倒是一些大戶出資開辦、或者幾家合辦的家學,主要針對本家本族的子弟,又多有學田、祭田做財力後盾,選取塾師、塾學時更加用心用力,教學質量自然也往往比一般私塾高出不少。另外,同窗人數多一些,相識交接的人就多一些,比小私塾的三五同窗又好不少。

  趙家幾代府衙胥吏,也算是世代讀書,加之趙主薄由胥吏擢升為主薄,由小吏擢升為官員,算是跨過一道鴻溝,自此身份有所不同。原本趙家與另外兩三家一起辦的家學,如今趙家聲勢起來,就改成了趙家家學。

  趙家家學別說在銀雀南街,就是整個平京城也是數得著的塾學,啟蒙的是一位三十來歲的王(彭成)秀才,連續十幾年的廩生了。教授開筆作文章是一位五十來歲的何(文遠)舉人,那可是當年能中平京府舉子試前二十名的人物,隻因命運蹉跎,父母連續亡故,侍疾守製,連續誤了三科,之後心灰意冷,看淡功名,就應聘在塾學裏坐館授課。

  張家來到平京城剛滿一年,張智對趙家塾學的先生們了解沒這麽透徹,但卻早早就聽說,趙家塾學是銀雀前街上最好的,一般隻招收趙家和合作辦學的幾家子弟,外來附學者極少,而且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確定是天賦上佳的孩童,方才收錄。

  而掌櫃的告訴他,已經替他要到了一個趙家塾學的附學名額,這份心意,又如何不讓張智感動?!

  倔強、驕傲的小少年的眼淚終於撲簌簌滾落下來,之前懇求留下都沒有大禮的小少年,心甘情願地跪伏在地,向宋玥叩頭致謝:“多謝嬸子……”為俺操心!從此後,恁在俺心中就等同俺的親娘一樣。

  小少年嗓子哽住,說不出話來,隻鄭重叩下頭去,表達自己滿心的感動和感激。

  宋玥見慣了幾個孩子的堅強、樂觀,第一次見到小少年哭得泣不成聲的樣子,這樣哭泣的他才更符合他的年齡,像個單純的孩子。

  這些孩子們,早早失去了母親的疼愛、庇護,早早地開始習慣了堅強自立和積極樂觀地直麵人生……說去來,最大的張勇不過才十三歲,眼前的張智還隻是個八歲的孩子啊!唉!

  宋玥的心裏也酸酸的,眼睛也有些發熱。

  她彎腰把張智從地上扶起來,替他拍打著身上的灰土,笑著道:“傻孩子,以後別動不動就跪,男兒膝下有黃金,上跪天地……下跪君親和老師,其他的……沒有誰比誰更尊貴!”

  她原本想說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但話說到一半終於還是想到了身處在何種社會,頓了一下,把君、師添上。

  自從親娘去世,雖然隻有一年時間,但小少年卻仿佛過去了很久。已經很久沒有人這麽溫言軟語地教導他、替他拍打身上的灰塵……他的眼淚落得更凶,他慌忙抬袖子想要擦去滾落的淚珠,卻怎麽都擦不幹淨。不等舊的擦去,新的已經又湧了出來。

  他想說:恁是俺江家嬸子,和俺親娘一樣的存在,不是其他的。但是,嗓子堵漲的滿滿的生疼生疼的,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晚飯之後,一直在南院忙碌的張勇趕了回來,見到宋玥二話不說,就跪倒磕了個頭。

  宋玥見他這般作態,就知道是為了張智的事情,笑著抬手扶他,道:“恁不用這般謝我,智哥兒之所以能去讀書,是因為恁和猛子兩個能夠吃苦受累,做工掙錢,擔起了養家糊口的擔子,智哥兒才能去上學念書。”

  張勇的性子在兄弟間是最憨厚的,不怎麽會說話,隨著宋玥的力道站起身,憨厚一笑道:“嬸子教導的俺記下了,俺會好好幹活。但是,嬸子的恩情,俺們兄弟更會記在心裏,不會忘記。”

  宋玥原本打算替張智交學費,供這孩子讀書的,張勇張猛小哥倆卻堅持說他們哥倆掙的工錢足夠供張智讀書了,不能再讓嬸子破費了。

  既如此,宋玥也就不再勉強。

  周老太太知道張智要去上學,也很是高興,帶著添墨添哥兩個趕著封了一件靛青細棉布長衫和一雙新鞋出來,並宋玥準備的新書箱、一套文房用具,給了張智,算是他入學讀書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