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作者:紅小酥      更新:2021-02-05 12:10      字數:2152
  等安哥玩膩了玩具,周氏就丟個線穗子過去,哄著小安哥幫她找線頭兒,說是阿奶的眼睛看不清了,需要幫忙雲雲,哄得小小子坐在炕上,低著頭嘟著嘴,努力認真地找線頭兒,幫阿奶幹活。

  祖孫倆太認真,都沒注意到隔壁的動靜。

  直到石頭娘領著江錦娘和曲春家的轉過來,走到院子裏,喊人:“老太太!老太太?”

  周氏才聽到,連忙答應著,一邊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針別在縫合的布料上,一邊起身下炕,撲打著身上沾的線頭往外走:“石頭嫂子,這麽早過來啊,做晌飯還早著……”

  她的話未說完,已經走到了屋門口,抬眼,就看見站在院子裏的閨女,立刻驚喜起來:“錦娘,恁咋得空兒過來了?”

  “阿娘!”江錦娘叫了一聲,眼睛飛快地瞭了這個院子一圈兒,見房舍儼然,門窗嶄新,連門上掛的簾子,都是上好的寬幅靛藍團福印花布料,也是嶄新的。比她屋裏掛的門簾子布料都好!

  再看周氏身上,上衣是細棉布石青色的直身對襟褙子,能夠看到裏邊套的是一件月白色掐邊兒,鴨蛋青的素色暗紋襖子,下著一條秋香色寬幅馬麵裙子,裙子馬麵上繡著事事平安和四時繁花的圖案……這一身雖談不上通體富貴,卻絕不是勉強糊口的人家能夠穿戴的起的。

  她一下子想到隔壁屋裏那些男人的衣裳、靴鞋,疑竇頓生,難道是宋月娘那小娼婦另嫁了?

  不對,雖說她隻掃了一眼,也看到那屋裏的兩雙靴子尺碼相差頗多,明顯不是一個人的。難道……難道,宋月娘竟然做起了半掩門兒的生意……剛剛那人怎麽說的,‘這邊成了作坊’!

  嗬嗬,作坊?她宋月娘連針線、廚藝都不會,能開什麽作坊?還一車一車地卸菜、卸木柴。剛剛阿娘說什麽,說這婦人是做飯的……哎喲,能雇著四個婆子使喚,宋月娘那小娼婦的生意挺興隆啊!

  周氏看閨女站在院子裏,滿臉狐疑,臉色也發青,臉色明顯有異,收了臉上的喜氣,關切地上前詢問:“錦娘啊,恁這是咋了?可是身子又哪裏不痛快的?”

  江錦娘被老太太喚醒,目光轉過來,落在周氏臉上,看周氏臉色紅潤、皮膚滋潤,氣色極好,心中不由冷笑,阿娘跟著享福了呢,難怪改了口不說宋月娘半句壞話了。

  她微微挑著嘴角,對周氏似笑非笑道:“俺是恁閨女啊,怎麽就不能來看看啦!”

  說著話,她反客為主扶住周氏的胳膊,往屋裏走,一邊道:“俺夜來做了個夢,夢見恁穿的單薄,站在街上發抖,俺嚇得半宿沒睡著,一大早爬起來,就往這邊趕……”

  周氏聽閨女這般說,心裏暖烘烘的,之前的種種不虞都一下子拋開了。親生母女就是親生母女,一句軟和話,就又親密無間了。

  “恁這孩子,打小兒心眼兒小,一點兒事就能嚇壞了……安哥,安哥,快看看誰來啦……哎喲,安哥,恁在幹嘛?針呢,這裏別著的針呢?”

  周氏一進門看見小安哥把她精心縫製的鬥篷撲騰亂了,就很生氣,衝過去,一把把小安哥扒拉到炕裏邊,緊張地盯著做到一半的鬥篷看,這麽貴的料子,時間又趕,她好不容易趕著封好,正繡幾個簡單的紋路呢,可別讓小孩子給弄壞了呀……

  等看清楚,小安哥隻是抖開並沒有弄壞,她鬆了口氣,才想起自己別在布料上的繡花針來,連忙又找,卻怎麽都找不到了。

  小安哥被她凶巴巴地扒拉開,雖然沒磕著沒碰著,卻給嚇了一挑,反應過來癟癟嘴就哭了。周氏找不到針,心裏害怕,再問小安哥的聲音就聽著有些凶,這一來,本就委屈哭了的小安哥更害怕了,也不知道回話了,隻害怕地看著周氏,哇哇地哭起來。

  金棟把馬車趕出巷子,又一路去了雜貨鋪子。

  鋪子那邊出入方便,大門口的地麵兒也寬展,停放三四輛馬車沒問題,院子外還有宋玥修房子時讓人搭的遮雨棚子,牲口拴在柱子上,避風又遮雨的,挺好。

  金棟從鋪子門前走,不等停車,就先朝著裏邊招呼一聲,說秋喜安哥他們大姑來了。

  宋玥剛打發走一個食鋪子老板,聽到金棟的招呼,意外地怔了一下,就起身,一邊整整衣襟,一邊和小子們打個招呼往家去。

  她走到巷子口,恰好全都有趕著另一輛車出來,正和巷子口的車夫聊起來。

  見宋玥回來,全都有連忙笑著招呼,又道:“這是大姑奶奶坐的車子。”

  載客趕腳的車子樣式都相仿,而且都有某個車行的標記。這車子上的標記明晃晃地繡在車門簾、窗簾子上呢,掃一眼就看見了。

  江錦娘能住在西城,家境應該不錯。再說,她看書中的情節和宋月娘的記憶,江錦娘丈夫去世前,日子過得還算殷實的,有宅子有鋪子還有地的,今日難得回趟娘家,以江錦娘那好麵子的性子,怎地租了車子過來?

  宋玥心思和那位車夫打個招呼,叮囑全都有讓他費心招呼著這位,可以把車趕到鋪子那邊去,也好把車卸了,進屋裏歇歇去。

  那車夫卻道:“那太太還帶了兩簍子炭,在車上呢。”

  經他一提醒,宋玥才看到車尾上綁著的兩簍炭,簍子不算太小,但宋玥看一眼也知道,裏邊裝的炭是最低等的雜木炭,因為煙子大,需要在院子裏點燃燒一會兒,煙子下去再端進屋裏去。都是底層老百姓才買的,一簍子二十來斤,也就八十九十個大錢,兩簍子炭,最多二百大錢。

  宋玥不是那種愛計較算計的人,隻要她自己有,就很樂於和人分享的,這從她和唐家、張家的交往裏都能看出來。即便通過書裏情節和宋月娘的記憶,對江錦娘並無好感。

  但基於親戚間往來的禮數,再就是看周氏的麵子,她都對江錦娘和林家也是盡量全了禮數。給林軒辰慶生她就花了十幾兩銀子,另外還有成壇的泡菜、醃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