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同步扶助
作者:野火a      更新:2021-02-08 15:40      字數:3569
  國慶節第二天送走付國雄他們後,戴誌成安排姐夫杜建國在家協助明姐做飯,自己則帶著家人們去逛街了。

  逛街主要是為了春梅。現在春梅基本上就是牛仔褲波鞋加簡裝上衣,戴誌成希望她增添一些衣物,也要媽媽江秋月幫她一下。他不希望家裏任何一個人受到虧待和委屈!

  其他姐妹們也發現了這一點,基本上都幫著她選鞋、選衣和選布的。盡管給她買了一些衣物,可最終隻帶走一條牛仔褲,一雙帆布鞋和一件不久後就可以穿的羊皮夾克。她隻是耐心地解釋在蒼山鎮根本就沒機會穿好衣服,再說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給誰看呀?

  這天上午,戴誌成見思華的頭發有些長,雨舟的也偏長了就打算帶孩子們去理發。彬彬知道後也要跟著一起去理發。

  走出院門,戴誌成就想起了袁紅和袁勇兄妹倆,故撇過前麵的理發店,直接去了遠一些的袁紅理發店。19歲的袁紅正給一中年男子理發,見戴誌成他們來趕忙扭頭叫喚著在後麵維修電器的哥哥袁勇。

  趁等人的空閑,戴誌成就和袁勇閑聊著,也得知袁勇是借助妹妹的門店為別人修理家電。戴誌成問他為什麽不直接開一家維修部?袁勇紅著臉尷尬的說自己沒那麽多本錢。見妹妹開始給思華理發,袁勇就禮貌地回到後麵去維修了。

  袁紅見哥哥離開,也邊理發邊和戴誌成聊起了哥哥袁勇。袁勇12月份就滿21歲,他是97年丹洲市第二職業中學家電維修班畢業的。

  袁勇是她伯伯的兒子,他們家原是親戚中條件最好的。伯伯14歲就開始跟著別人做泥瓦工、木工和油漆工,78年結婚時就修了一棟當時村裏最好的平房。他們家也是最先買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的,後來他爸爸還買了一輛嘉陵摩托車。

  隻是好景不長。1995年春,袁勇的媽媽被查出得了乳腺癌。省城和本地醫院來回的治療了兩年多,可他的媽媽還是於97年11月病逝。這兩年也讓他們家由小康落到了欠債戶,欠債有兩萬多元!為了早日償還債務,他爸爸98年春節後就去了廣東做民工,怎知在9月份的一天猝死在了工地上。

  那包頭還算是有良心,不僅火化了他爸爸的遺體還給了兩萬元的補償。袁勇接回父親安葬和還完所有欠債後就所剩無幾了,他原來打工的地方也因為父親的喪事而被他人替代。為了生活,他就開始到處接家用電器的維修業務。

  自從他成了孤兒,我父母就把他當親生兒子對待,我也把他當成了親哥哥。去年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我們倆合開這個新門店,前麵做理發店,後麵就做家電維修。第一次給新生理發時,我們倆也才開始營業10天左右。

  袁紅說完這些,思華和雨舟也都理完了發。見彬彬繼續理發,戴誌成就要雨舟帶著弟弟在店內或門口玩,切不可走遠!之後就走向後屋。

  袁勇正在維修一台電腦,見戴誌成進來也分心地打著招呼。“你還會修電腦?”戴誌成問。

  “去年就會了,與時俱進嘛!”袁勇回答。

  “這附近還有空門麵嗎?”戴誌成又問。

  “有是有,但此地還是偏僻了,主要是住戶太少。不管是妹妹理發還是我修電器,客源還是很少,我都是四處上門發名片才收集到一些家電維修的。”袁勇說。

  戴誌成想起下個月就開盤的馨園小區有40多個臨街門麵也就有了一個想法。“你想不想和妹妹有一個挨著的新門店?”

  “大哥,我肯定是想啊!可我們現在一半的本錢都拿不出來呀!我叔叔嬸嬸都是普通的農民,能夠為我們兩兄妹做到這樣就已經不錯了!我是打算先盡心盡力的做一年再看。”袁勇回答著。

  “這樣吧!有空你就去新修的馨園小區門口看看,有看中的門店就告訴我一聲,我給你們安排。”戴誌成說完就回了前麵。

  彬彬也理發完畢,戴誌成拿出兩張10元幣就給了袁紅,還要她星期六晚上帶上染發物品和理發工具去家裏服務。袁紅開心得是滿口答應,也一口一聲大哥哥的送戴誌成他們出了店門。

  知道袁紅的理發店還染頭發,戴誌成自然就想起了外婆。他打算本周末就再次接她老人家過來,滿足她一頭黑發的心願!

  節後幾天戴誌成是馬不停蹄的。五星級大酒店工地,新工廠工地,康萊製藥,縣城的房產開發工地,酒業倉庫,老子家,師傅師娘那,嫂子的哥嫂那等都去看過,也很是滿意和放心。大勇也過來匯報好消息,舊城區改造項目新的兩塊拆遷地已被市政府指定由森氏房產來開發,前提是必須在2003年底全部完工。至於配套工程和為丹洲市再新增亮點之類的,自然就是附加條件了。隻是這次還要免費修建一個農貿大市場。

  一周很快就到了星期五,剛聽完匯報的戴誌成正站在窗前清靜一會,手機就響了。哈!竟然是青鬆嶺小學張老師(也是校長)打來的,告訴他她已經帶著兩人正在汽車站,因為東西較多希望能夠去接她!

  張老師一行的東西還真多。四編織袋的重陽菌和兩編織袋裝著的臘野豬肉、野兔肉和麂子肉。接人的麵包車是滿滿的回來。

  走進辦公室的張秋菊老師很不好意思地看著戴誌成,但還是說明了這次的來意。原來是更遠更偏僻的一小學老師賀春枝找張秋菊求援,因為她學校唯一的一間教室在前幾天倒塌了。目前13名學生都是在露天上課,若下雨就隻能停課。賀老師聽說過張秋菊的事,所以就帶著11歲的兒子,步行近50裏山路到青鬆嶺小學請張校長幫幫忙。

  看著同來還穿著帶補丁秋褲的賀老師和身邊衣褲都有小破洞的男孩,戴誌成心裏很是難受,對賀老師也是敬重起來!尤其得知目前是她夫妻兩人教這13名學生一到六年級全部的課程,戴誌成是由衷的佩服!

  戴誌成建議賀老師將孩子們都送到青鬆嶺小學去讀書寄宿,她夫妻倆也跟著去青鬆嶺小學工作。賀老師聽後立刻同意,也委婉地建議森氏集團好事一次做到底,同意讓她將周邊幾個村散落在家的20多個孩子和一民辦老師一起帶上。張老師也是一樣在旁邊期待地看著戴誌成欲言又止。

  “張校長,你就把想法直接說出來吧!別顧忌太多吱吱唔唔的了!”戴誌成看著張老師。

  “那好!我就直說了!我們的教室是足足有餘,但學生集體宿舍和教師宿舍就會出現不足。很可能今後還會繼續有學生到來。所以,我想申請兩萬元修一棟宿舍,上麵住老師,下麵住學生。今後,我們也要開展勤工儉學自給自足,帶領學生們養些豬、雞和羊,再根據不同的季節上山去采集一些山貨,隻是到時請森氏集團全部收購就是了!”張老師說。

  “嗯!很有創意!這樣吧!這次我就給你五萬元帶走,你先發給賀老師一千元,修宿舍多餘的錢就留著做勤工儉學的本錢吧!青鬆嶺小學所有事情你必須要管理好、規劃好,有什麽困難就直接給這邊辦公室打電話痛痛快快地講!下午辦公室會安排專車專人帶你們去給孩子們準備一些學習用品,你也負責幫賀老師和她的家人拿些衣物鞋帽什麽的,簽一個名字就行!還有,學校繼續留下來的兩名師大畢業的女老師,要她們倆年底放寒假後來公司一趟,我要親自獎勵她們倆!”戴誌成說完後就要辦公室工作人員帶她們去吃中飯和其它事宜。

  第二天下午,公司的麵包車負責送張老師一行回家,麵包車上也是滿載著學生們的學習用品。在張老師的帶領和青鬆嶺村委會的支持下,學校不僅新建了一棟5大套間教師宿舍和5大間學生集體宿舍,還在廁所旁邊修了一間可養8頭豬的豬舍。教學樓後麵的山坡上也搭起了一棟羊圈,圍牆外麵西頭又搭建了一間可容納500隻雞的雞棚,還開荒了近10畝山坡菜地。

  青鬆嶺小學在2001年春節後開學時,不僅學生突破了300人,教師也達到了13人。有些曾經當過民辦教師的人得知有知名的森氏集團資助青鬆嶺小學,個個都求著張校長想擠進學校再當老師。哪怕就150元一個月也行!

  因為過硬的教學質量和良好的學風,後來的青鬆嶺小學也成了學生家長們公認的名校和重點小學!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周末的晚上,袁紅兄妹倆來到家中為外婆開始了染發。江秋月、嫂子、美華和戴誌如也跟著做了一個發型,最後明姐也湊熱鬧的剪了一個短發。袁勇也和戴誌成聊著自己去馨園小區的門店看了,很是滿意那裏的門店。他也想找戴誌成借錢先把妹妹的理發店和自己的家電維修部開起來。

  戴誌成笑道隻要他們倆喜歡就行!下個月開盤後就選兩個門店做準備。一切都是因為新生,他希望這兄妹倆善有善報!至於房租嘛!戴誌成打趣著他們兄妹倆說隻要負責家裏的家電維修和所有家人的理發護發就行!

  正在給戴誌如做頭發的袁紅聽到後,感動得蹲下就哭了起來。這個身高不足1.6米,相貌普通的女孩子卻富有著善良和機靈。江秋月和嫂子馬上就扶起了她,要她兄妹倆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先讓家裏和父母親好了再講其它的。

  這種情緣是因為離世的新生而出現的。為了感謝和紀念新生,兄妹倆後來的店名也都叫新生。新生發廊和新生家電維修部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到2016年時,袁紅已有了7家新生發廊和一家生意火爆的新生美容院;袁勇同樣也有了6家分布均勻的新生家電維修部。

  鑒於他們倆良好的聲譽和服務意識,2011年元月,戴誌成同意他倆的招牌貼上森氏標誌!最後,又同意了他倆要求納入森氏商業部管理的申請!兄妹倆也正是成了森氏集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