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鄉村女教師
作者:野火a      更新:2021-02-08 15:40      字數:3297
  由於西江花園和康萊製藥的重要性,加上這段時間森氏各公司各部門突飛猛進地發展,戴誌成幾乎是天天出去巡察。又因為丁玉瓊在家不便外出,就由詩雅和秘書天天陪著他到處走了。隻是到味滿香第一店時,師傅和師娘就開始數落他來。說現在見他一麵還真是稀罕,怪不得果果都說:最開始時是天天都能夠見到叔叔;後來是每星期能夠見到叔叔;再就是每月能夠見到;到目前是每季度還能夠見到;今後可能就是每年才能見到一次了。

  轉眼果果都進入高中了,戴誌成也覺得自己確實忽略了他。他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所住的地方,其它的就不用說了,戴誌成決定國慶節時接果果來家裏看看,也便於他今後自己來。

  森氏康萊製藥是進入設備安裝了,必定是投資超過3000萬的企業,戴誌成難免會過多地來看看,江秋月和嫂子也是如此。來過幾次,尤其是今天一起過來看了後,江秋月和嫂子還真的是放心了。

  一起在鍾哥家吃完午飯休息了一會再回到公司。戴誌成還沒來得及喝口水,辦公室小張就進來告訴他,有一位來自偏遠山區的老師帶著10名學生非要見他,小張已經把他們安排在會議室裏麵。老師找我?還帶著學生?戴誌成很是奇怪和好奇,也就要小張和自己一起去會議室看個明白。

  走進會議室,戴誌成隻見一位外表十分普通,年齡約40歲農村女子形象的老師正和10名學生們溫和地說著話。這女老師的穿著可以說是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了,單說她身上穿的淺色襯衣,看上去是再也不能洗幾次了,不然就會化掉。想起以前扔過的媽媽和詩雅的衣服和鞋子,那都要遠比這老師和這些學生們所穿的好!這些學生們穿的鞋子就沒有一個人是屬於完好的,褪色、裂口和破洞是各具特色。見到戴誌成和小張微笑走進來,他們馬上就一起好奇地看著他們倆!

  “您好!我叫張秋菊,是石峰縣沙河鎮青鬆嶺小學的老師。我就是青鬆嶺人,78年高中畢業,也是我們青鬆嶺第二個高中畢業生。第一個是我愛人,叫王友華,我倆都是學校老師。這些都是我們倆的學生,也是第一次走出大山進城的孩子。

  我今天找您是因為看到我愛人帶回家的一張《丹洲日報》,上麵有您積極為抗洪救災捐款和擁軍的事跡報道,還知道您是一位舍己救人的大英雄!我想你應該是一個好人,所以就帶孩子們來找您了!”張老師坦然友好的看向戴誌成。

  “請問您找我有什麽事?”戴誌成好奇又友好的問道。

  “我和我的學生們都還沒有吃飯,我們是一大早坐鎮上送山貨的車來丹洲的。到丹洲時都12:30了,我不要緊,我隻怕委屈孩子們!請您發發善心幫我們一下好嗎?”張老師說完就紅著眼睛給戴誌成鞠了一躬。戴誌成見狀馬上就一把扶住了她,他毫不懷疑這位老師的話。她那清澈的眼神無不告知別人,她的誠實、善良與正直!

  戴誌成立刻安排張春美來:一,現在就帶他們一行去200米處的味滿香吃飯;二,通知家美賓館給他們安排好房間;三,通知辦公室準備2輛麵包車,在他們飯後帶他們去服裝城、鞋帽城和超市等,每人2套內外新衣褲鞋、一個書包和全套學習用品;四,再送他們回賓館房間洗澡、換衣、休息,6點鍾再安排晚餐;五,給張老師1000元現金。

  安排完畢,戴誌成歉意地握著張老師的手說:“對不起!張老師,我不能再陪您了,晚上我直接去賓館看你們!”

  聽完戴誌成的話,張老師真的是十分的感動:“戴誌成,你是一個真正的好人,我看得很清楚!謝謝您了!”張老師都有些抽泣了。

  “好了,張老師,既然好不容易來一次丹洲,您就帶著學生們多玩多看幾天吧!小張,張老師我就交給你了啊!”戴誌成說著就和張老師與學生們告辭。

  晚上,戴誌成正在電視機前的地毯上和菲菲、思華、紫薇(姚媽扶著的)搭著積木和瘋鬧的時候,小張打來電話說一切都安排好了。明天星期天由人資部小田和她男朋友帶張老師和同學們去公園、柳江邊、文化宮、體育場和大街上玩。說著說著,小張竟然帶哭腔了!戴誌成忙問著她怎麽了?小張隻是說太感人了,你了解後就知道了!

  放下電話,戴誌成要詩雅和自己一起去見張老師。本就玩得開心的菲菲突然間見爸爸媽媽都要出去,怎麽都不答應,連外婆江秋月和姚媽都哄不好了。美華見狀馬上就說:“詩雅,還是我和誌成一起去吧!這菲寶貝見你們倆要一起出去,肯定是不會答應的。”詩雅隻得如此了。

  戴誌成和陳美華來到賓館房間,洗完澡換上新衣服和新鞋的張老師和學生們自然是比白天的時候要精神許多了!張老師也發自內心地誇著陳美華還清純漂亮得像個女孩子。

  一陣客套後,也慢慢地談到正題。張老師高中畢業時剛滿16歲不久,也是青鬆嶺唯一的女高中生。當時青鬆嶺小學的6名老師5位都是下鄉知青,78年也正是知青大回城的時候,四周其它的村也都是如此。村民們個個都擔憂這些老師走了以後學校和孩子們怎麽辦?

  本可以去鎮上做會計的張老師是主動要求當民辦老師的,這一當就是20年。知青老師走了以後就再也沒有老師來了,也沒人願意來。鑒於青鬆嶺位於幾個村大概的中間位置,鎮上就要求4所村小學合為一所,所謂集中師資力量。

  就算是集中了,老師是加新來的張老師也隻有5個人,三年後還走了一位,現在就隻有4位老師了,其中一位還是自己的愛人。從90年以來,上課的學生是一年一年地減少。條件好的人都把孩子轉到15公裏外的鎮上讀書,還有的就跟著大人們外出打工,其他的就在家裏幫著幹農活等。現在的農民們不知是怎麽了?都一個口徑地講:讀書沒屁用!還是早點掙點錢實在!

  現在4個村在學校讀書的隻剩下26個學生了,85年學生最多的時候那可是183人呀!學校也是越來越破舊,外麵吹大風,裏麵也是吹大風;外麵下大雨,裏麵就四處漏雨。3棟教室也隻有1棟了,另外2棟都已先後倒塌。他們幾個老師和學生們這些年來就是利用這倒塌教室的建材,一直維持著最後1棟教室和老師們住的宿舍。她愛人為此事不知道去過多少次鎮上,最後才批了一個200元維修費。這200元能夠做些什麽呢?我們隻能買一捆農膜來將就了。

  “戴誌成,我不會客套,希望您不要見怪!我這次來就是想請您花2萬元把我們的3棟教室和老師住房翻修一下,不然,到今年冬季和明年雨季時,我都擔心那教室會不會垮掉。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幫我們?”張老師期盼地看著戴誌成和陳美華,美華是難過得扭了頭捂著了嘴。

  都到1998年了,卻還有如此貧窮落後的地方。這個為教育事業奉獻過青春的張老師和王老師夫婦,每人每月就120元的工資,還要貼給更加貧困學生一部分,可他們倆自己還有一個14歲讀初中的女兒呀!這錢是怎麽夠用的?還真是一道難解的數學題。

  “張老師,您們真的了不起!我佩服您們!也謝謝您們!這樣吧!你們明天再自由活動一天,後天我們用麵包車送你們回家。也派工作人員一起去你們的學校查看實情,再根據實際情況一起商量怎麽修好你們的青鬆嶺小學,您看這樣安排好不好?”戴誌成說話都開始顫抖了。

  “謝謝!謝謝!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謝謝戴叔叔和陳阿姨!”張老師號召著學生們。在一陣陣謝謝聲中,戴誌成和陳美華向老師同學告辭離開。

  一天後,公司辦公室和行政部2名會開車的工作人員,帶著26個新書包和學習用品還攜帶一個照相機,各開一輛麵包車載著師生們駛向了石峰縣沙河鎮青鬆嶺村。

  在青鬆嶺的兩天,他們詳細拍下了學校的整體、局部和老師宿舍等多張照片,也拍下青鬆嶺仙境般的環境。他們倆也都被徹底的震撼!為4名老師堅守崗位無怨無悔而震撼;為破爛不堪仍然堅持支撐著的教室和老師宿舍而震撼;為師生們的夥食而震撼,南瓜、紅薯、小白菜;為青鬆嶺如詩、如畫、如夢的風景而震撼!

  為了感謝森氏公司的無私相助,老師們特別安排一天時間帶著全體學生們一起上山采重陽菌。因為已臨近國慶節,加上前一段時間下了雨,那重陽菌多得是嚇住了公司的兩名工作人員。他們倆是怎樣回來的呢?車底都是一層稻草,前麵是一塊木板攔著兩座位的空隙,再就是直接將重陽菌一籃接一籃的散堆在車廂裏麵,副駕駛座處還各放著滿滿的一大編織袋。

  兩輛7座麵包車是裝滿了重陽菌回來,當行政部和辦公室人員協同打開車門時,馬上就傾瀉一大堆下來。最後,不僅是森氏公司和同一辦公樓的裝飾公司與房產公司每人發2斤,9家森氏餐飲店也都配發得飽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