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團圓
作者:野火a      更新:2021-02-08 15:39      字數:3319
  寒假到了,杜玉珍第一次的考試平均成績為87分。這不僅讓哥哥杜建國大喜不已,也讓戴誌成深感放心。春梅繼續蟬聯著學校年級第一名,平均成績為94.5分,她與詩雅不謀而同地要求自己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女人。

  春梅在繼續地蛻變著,這也讓她落得了一個“香煙牡丹”的稱號。她也學著哥哥戴誌成每天堅持晨練,晚上睡前也模仿著詩雅的舞蹈動作練習或做操。她同樣也看著課外書籍,最喜歡泰戈爾的詩集,也喜歡《少年維特的煩惱》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杜玉珍同樣是如此。有了笑容和言語,頭發也沒有來時那樣帶枯黃,臉上的氣色也大有好轉,皮膚也沒有來時那樣粗糙和偏黑了。工作時,也學會與同事們交流,也學會了微笑,西裝裙和高跟皮鞋也是穿得自然大方了。她最喜歡親媽(丹洲當地對嫂子、姐夫或弟媳與妹夫等媽媽的稱呼)江秋月,也特別愛穿她所做的衣服。每當看到嫂子和姐妹們在親媽麵前撒嬌時,她也開始萌發著撒嬌的衝動來。

  因為事情繁多和課外書籍的影響,戴誌成的學習成績是繼續地下滑。平均成績到了71分的地步,這也讓春梅逗著哥哥,如果是要讀4年電大,會不會最後一學年就不及格了?

  杜建國農村家裏的房院在10月底就完成了,驗收是陳哥夫婦和杜建國夫婦開車一起去的。陳哥很滿意,杜建國和戴誌如也是一樣,也給父親留下1千元要父母再給家裏增添一些家具和床上用品等,便於城裏的親人們回家。杜家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鄉親們更加地羨慕與敬重。

  隨著春節的臨近,父親戴家梁也告知兒子戴誌成,張叔叔一家人要來丹洲與他們一起過春節。戴家梁要兒子多抽時間陪陪張叔叔,必定他難得來一次,也不知道下次來是何年何月了。

  張叔叔是父親大學同學,並一起分配在丹洲市不同的企業,後來又同在機電局一起工作。他家以前是省城知名的商業資本家,省城的百貨大樓都是他家以前的資產,隻不過50年代時他爺爺主動上交給了政府。省城解放前夕,他父母和多數家人都去了香港和國外,待一切安頓好準備再接他和爺爺奶奶時,時局已發生徹底的變化,他們來不了了,這一別就是30年。

  有天下午戴家梁回來換拿工具,及時發現剛剛上吊自殺的張叔叔。

  父親不僅救下了他,還給他做了大量的工作,要他堅信國家終有一天會解決所有問題的。事後的戴家梁也因為此事罪加一等,被隔離審查了一周。

  張叔叔從此一直都感激著戴家梁,因為戴家梁大張叔叔3個月,兩人也建立了更深厚的兄弟之情。1977年夏,兩人一起走出勞改農場後又重新回到機電局工作崗位。張叔叔也常來戴家梁家光顧,他也十分喜歡戴誌如和戴誌成,幾乎是把他倆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同時,他也為哥嫂不時的爭吵而深感遺憾和惋惜。

  張叔叔一直未婚,戴家梁自己和其他人也熱心地幫他介紹過幾次對象。哪知對方得知張叔叔的出身時都十分害怕,最後隻得不了了之。

  1979年2月,張叔叔終於被自己的父親親自接走。臨行前,父子倆特意在賓館餐廳宴請了全家人。張父特別感謝戴家梁救了自己的兒子,一定堅持要給2萬的紅包以示謝意。他本是想給50萬的,是張叔叔打消了父親的想法。說給50萬會把所有人都會嚇倒,最終商定必須要他接受2萬元。因為他知道,當時的人都還比較貧窮。

  臨行前的張叔叔一再懇請嫂子不要再計較哥哥的過去,說一切都過去了,也都成了曆史。他希望哥嫂感情能夠再回到戀愛和初婚時期,但這一切願望都成了泡影,他隻能靠臨行前父親拍的幾張照片來回憶著過去和嫂子。

  2月2日下午,張叔叔一家3口來到了丹洲市。久別重逢的兄弟倆在賓館就毫無顧忌地相擁而泣,這主要是因為嫂子許桂英自殺身亡之事。張叔叔早就認識章虹,也得知她已是新嫂子了。看見比自己還高近半個頭的戴誌成,張叔叔又開心得用拳頭就捶打著他的胸膛,同時也向戴誌如和杜建國問好並祝他們新婚快樂!

  張叔叔的妻子隻有32歲,是香港人,叫白琳,是一名香港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目前在中學當老師。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叫安琪,是英文天使的意思。這個7歲的小女孩非常的漂亮可愛,圓圓的臉配著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還真像個小天使。這小女孩也特別喜歡爸爸常提起的哥哥和姐姐還有姐夫。

  盡管來之前張叔叔給妻女打過招呼,說目前內地人的生活還遠不如香港,可嬸子白琳和女兒安琪還是深感震驚。因為一行在當時屬於丹洲市最好的森氏大酒店就餐時,白琳嬸嬸和女兒安琪都還是認為裏麵的設施還不如香港的一個普通餐館。但她們倆一點也不嫌棄,反而很好奇內地的一切。提前下班和放學的江秋月與詩雅的出現,的確讓這母女倆目瞪口呆一陣,也讓漂亮的嬸嬸白琳自愧不如。

  大家一起由生疏也慢慢地變得熟悉活躍起來,活潑的安琪不停地和詩雅姐姐半中文半英文地說著,弄得詩雅不知道該怎麽去回答她,最後隻得用英文來與她對話。詩雅流利標準的英文,很快就贏得嬸嬸的好感。在與江秋月的交談中也覺得這姐姐出言不俗,杜建國和戴誌如的談吐同樣也是恰到好處。

  得知目前戴誌成邊讀大學邊做自己的事情,張叔叔很是讚賞。尤其是知道他從擺香煙攤到目前參入管理這家酒店和一個服裝城時,他不得不佩服起來,認為他今後必有大的發展。同時也提醒戴誌成,今後若經營上出現困難隨時都可以找他,並給了他一張名片。

  在談到春節怎麽安排時,戴誌成提議就一起回老家看看,順便也更加的了解內地現在的生活狀況。得知一切還方便時,張叔叔一家人欣然同意。安琪聽說要去內地的鄉下看看,也是樂嗬嗬的。

  巧的是杜父母也來了,是在車站商店給杜建國技術科打的電話。大兒子已結婚,小兒子也大學畢業在省城工作,女兒也來到了城裏讀書和做事。家裏突然的大好變化讓兩老做了決定:來年就隻種4畝地,養4頭豬和幾百隻雞就行了。由於想念和牽掛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還有感謝這邊新的親人,兩老挑著2麻袋臘肉、羊肉和5隻老母雞就過來了。

  大年三十的江大田家那可真的是熱鬧非凡,不僅家裏家外打掃得幹幹淨淨,也整理得整整齊齊。陳哥借了朋友的新豐田和自己的桑塔納,一共跑了兩趟才把所有的人都送齊。一下子這麽多的親人回家,外婆是喜得合不攏嘴。整個堂屋和吃飯處都是滿滿的人,洪姐和春梅也被強製停攤拉了過來。好奇又興奮的安琪在一群哥哥姐姐的陪同下到處亂竄,一會在魚塘邊嬉鬧,一會又好奇的看著豬,一會又在桔園內滿山地跑,一會又追趕著雞,還一起撿了十多個雞蛋。尤其是2隻母雞帶著各自十多隻小雞玩耍尋食時,安琪是非要跟著它們看了老半天。就是回到家時,也是蹲在灶台邊好奇地看著舅媽燒著兩邊的柴火灶。大媽媽和姨父在大鍋上炒著菜時,她同樣也是觀望。她既好奇這一切,也喜滋滋地接受這一切。

  戴誌成和杜建華則是不停地拍著照片,有舅舅陪著父親戴家梁和張叔叔一起參觀他們的魚塘和桔園的,有弟弟妹妹們一起歡鬧的,有江秋月、嫂子、陳美華、戴誌如、嬸嬸和章虹媽媽一起談笑風生的,有戴誌如、杜建國、杜建華各挽著父母與公婆開心笑著的,有姐妹們在一起歡笑的,還有安琪傻傻地看著大灶台的等等,一共拍光了2盒膠卷。美華和春梅自然是利用這次良機,與戴誌成各拍了幾張合影,這也都成了她倆終身的回憶。

  吃飯是三大桌,也都是一桌挨著一桌。為了招待貴客,舅舅特意買了一箱茅台酒。這特有的吃飯方式也讓嬸嬸和安琪大開眼界,母女倆都特愛吃臘肉、臘雞和臘魚。安琪是不停地對哥哥戴誌成嚷著幫忙夾臘肉,還要把肥的去掉再給她。張叔叔則是幫著含蓄的嬸嬸夾著,細心的戴誌成見狀馬上就說道,一定要讓他們帶足臘貨回家,這直樂得安琪拍手叫好。江秋月在白琳旁邊也開始介紹著臘貨的做法,還笑說著張叔叔肯定也知道一些。

  天剛黑,樓上樓下的8個大紅燈籠就燃亮起來,外麵的大燈和家裏所有的燈也同時亮起,大有一種燈火輝煌之感。兄弟姐妹們個個都開始玩起煙花來,安琪是樂得不停地尖叫和蹦跳,嬸嬸也不停地感歎道,自己的女兒從來都沒有如此地開心過。戴誌成和杜建華依然是不停地拍照,記錄這團圓開心的時刻。

  直到晚上11點,玩得渾身疲憊的安琪才依偎著自己的媽媽喃喃地說:“媽咪!我不想回深圳和香港了,我想爹地把家搬到內地來,我想天天和哥哥姐姐們在一起!”女兒的話深深地打動著母親。是啊!內地目前雖然還貧窮,但她必定是所有華夏兒女們的根啊!無論他們今後身在何方,根,永遠都在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