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大棒加蘿卜
作者:笑輕塵      更新:2021-02-05 04:49      字數:2383
  李誌既驚又怒,心急火燎的跑去找鄭錫求助,但鄭錫的一番話卻讓他不得不認慫。

  鄭錫分析得相當準確,沈默之所以敢捅這個馬蜂窩,仗的就是山高皇帝遠,誰會閑得蛋痛,來管漢中縣這種鳥都不拉屎的破地方的事兒?

  再說了,這裏可是蠻族部落的棲息地,一不小心就可能惹出天大的麻煩,沒見曆代君王對蠻族部落采取的都是懷柔安撫的策略麽?

  就算你鐵了心要彈劾沈默,本縣這一關就過不去,沈默把持漢中縣的縣權,奏書怎麽遞上去?

  好吧,就算你有膽子跳過漢中縣,越級跑到穎州府遞折子,且不說引沒引起上頭的注意,單一個越權之罪就夠你喝一大壺,輕者丟官,重者及袋搬家。

  往好的方麵想,就想穎州府刺史受了你的折往上遞,但光走的程序就能讓你崩潰,朝堂的大佬們受不受理你的折子可難說。

  就算受理了,也未必能上達天聽,就算天家知道了,拿到朝堂上議事。所謂的議事,其實就是扯嘴皮子,順利的話一天通過,不順利的話扯個三五年,最後不了了之。

  就算你氣運蓋天,所有程序都順利走完,等上頭的批示或天家的聖旨下來,加上路途遙遠,這一來一去,最快也得三五個月,慢則一年半載,黃花菜早涼了。

  而這期間,如果消息泄露的話,走正規程序,根本瞞不住人,你丫早被沈默整死一百回了,所以,認慫吧,破點財消災是值得的。

  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命丟了就啥都沒有了,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人家隻不過想弄點政績,你就當是成全人家吧,現在隻是破上小財,真要等事兒鬧大了,可不僅是破點小財那麽簡單了。

  李誌聽得膽顫心驚,麵色慘白,從鄭宅出來,立馬趕去找沈默認慫,一見麵就放出五萬兩錢糧的王炸。

  “小沈大人啊,某隻是手頭一時緊張,但做善事積功德這種事,某怎麽可能不做呢,某決定,捐五萬兩錢糧幫助父老鄉親。”

  “哎呀,李員外,你真是漢中縣有名的大善人,本官代全縣百姓在此先感謝你了。”

  沈默一本正經的給李誌長揖一禮,隻要你給錢,再多行幾次禮又如何,又不是丟麵子的事。

  “李員外,這次捐善後,本官打算在縣衙官榜旁邊設立一座捐善碑,你看如何?”

  李誌被敲打之後,識時務了,且一下捐出五萬兩的錢糧,等於是開了一個好頭,後邊那些家夥怎麽也得捐一萬兩銀子以上,這下爽了。

  抽你一耳光,然後再給一個甜棗,這是老套路了,但百用百靈,捐善碑就是給李誌等人的甜棗。

  千萬別小看了這塊捐善碑,這些地主老財豪強以往也偶有捐錢捐糧,不是他們真的可憐那些窮苦百姓,隻是為了博取一個善人的好名聲而已。

  大善人的名聲是博取到了,但那隻是民間的名聲,是百姓為感激他們的資助送給的,而沈默弄的這個捐善碑差不多可以說是官方認證的,含金量可是很沉的。

  “如果小沈大人真立善碑,那某再捐五萬兩錢糧。”李誌聽得眼睛一亮,立馬又追加五萬兩錢糧,求的是大善人的榜首。

  “好,李員外真乃我漢中縣首善也。”沈默高興道,豎起大拇指給他點了一百個滿讚,反正不要錢,點N百萬個滿讚都行。

  他此刻心裏已經樂翻了天,看來這次能籌到不少錢糧,夠他興修一些主要的公路和水渠了,為當地百姓做點實事是真,為了政績也是真,一舉兩得,爽。

  當天,熱情好客的李誌非得請客,去縣裏頭最有名氣的麗春院喝花酒,沈默架不住人家的熱情,隻好同意。

  那些地主老財豪強悄悄集中到一塊,惴惴不安的靜觀沈默大張旗鼓整李誌,他們都商量好了,李誌撐住了,他們就跟著死撐,畢竟誰的銀子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你說捐就捐啊?

  再說了,他們也不是沒捐,好歹也捐了一二百兩銀子嘛,對窮人來說,這已經是一筆一輩子都賺不來的天大財富了。

  不過,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家丁先後回來報告,李員外先去了鄭主簿的家裏,然後急匆匆的去找小沈大人,再然後,兩人一路有說有笑的進了麗春院。

  眾人麵麵麵麵相覬,這是咋回事?

  “哎呀,糟了,李員外認輸了。”有人猛的一拍大腿驚呼。

  “怎麽可能?李員外背後的靠山不是鄭主簿麽?鄭主簿在本縣可是把縣令壓得服服貼貼的。”

  “老哥,我可是聽說了,鄭主簿請了病假在家休養,縣裏頭是由小沈大人做主的。”

  “真的?我怎麽不知道?”

  “我也是剛聽別人說的,還沒弄清楚情況呢。”

  “算了,與其在這裏心驚膽顫的胡亂猜測,不如大夥兒都去春麗院探個虛實。”

  終於有人提出了最靠譜的建議,眾人紛紛點頭附和,他們完全可以在麗春院裏和小沈大人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嘛,再然後,你懂滴,嘿嘿。

  一眾地主老財聯袂湧進麗春院,悄悄打聽清楚小沈大人和李誌員外在哪間雅間後,他們就在旁邊開雅間,點了一桌酒菜,叫了幾個粉頭陪酒。

  不過大夥兒可沒有心思喝酒,也沒有心情調戲陪酒的粉頭,更不允許說話,全都豎起耳朵偷聽隔壁的動靜。

  隔壁雅間不時傳來的歡快笑聲表明小沈大人和李誌員外交談甚歡,關係出奇的好,根本不象外頭傳聞的那樣不堪,讓眾人心裏生出各種複雜的想法。

  有人疑惑不解,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心生不滿,總之心思各異,頗為複雜,不過,他們都明白了最關鍵的一點,作為領頭羊的李誌員外向小沈大人投誠了。

  連牛皮哄哄的李誌員外都認慫了,他們還有什麽依仗?還有啥好傲嬌的?認慫才是唯一的選擇與出路。

  接下來的劇情很簡單,有某個膽大的員外老爺借故走錯雅間,發現小沈大人和李誌員外在喝花酒,然後大家就拚桌,聊得很嗨。

  席間,大夥兒開心聊天,開心喝酒,放開之後把陪酒的粉頭逗弄得玉頰羞紅,眉梢含春。

  但一眾員外老爺們可沒有忘記正事兒,打聽出李誌員外一口氣捐獻十萬兩錢糧,一個個直吸冷氣,肉痛得老淚縱橫,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過在聽了小沈大人說的捐善碑後,一個個立馬滿血複活,鬥誌激昂,張口不是捐八萬就是五萬,反正沒有一個少於五萬兩的錢糧。

  沈默笑得嘴巴都沒法合攏,代表漢中縣所有百姓給一眾員外大老爺們連連長揖感謝,一場抗捐風暴就這麽悄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