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備荒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更新:2021-08-12 14:16      字數:4311
  網 ,宋成祖</a>最新章節!

  ??少年們以為到了天堂,可他們卻沒有料到,一個嚴峻的現實擺在了眼前,自從去年臘月開始,京城就一滴雨都沒有下。

  ??春旱嚴重,氣溫又低,一場前所未有的旱災,落到了大宋的頭上。

  ??執掌政事堂的趙相公格外發愁,根據各地的奏報,不隻是京畿旱災嚴重,甚至是京東路和兩淮,都出現了苗頭。

  ??“官家,旱災可能波及八個路之多……最近韓大王、吳大王還有嶽大王,也都送來了消息,由於天氣寒冷,牲畜大批死亡,今年需要糧食百萬石,才能渡過難關。再有,遼兵還在西征,他們也伸手要東西,現在的國庫著實是拿不出來……

  ??趙桓耐心聽著,並沒有打斷,作為一個當了十幾年的老皇帝,已經沒有太多的事情能讓他驚駭失色了。

  ??隻不過在他的心中,對於旱災還是相當在意的。

  ??“趙相公,外麵的缺口先放在一邊。你談談政事堂準備如何抗旱?總不能隻是發糧賑濟吧?

  ??趙鼎微微沉吟,隨即道:“官家,老臣已經讓戶部擬定個方略出來,要減輕一部分田賦和丁銀。總的減稅額度在一千萬緡左右。

  ??趙桓點了點頭,“不妨步子更大一點,提高到一千五百萬緡。

  ??趙鼎卻是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說道:“官家,田賦丁銀減下去想要恢複就難了。臣的意思是稅賦少削減一些……能否發一些債券,籌措一些銀錢?

  ??趙桓笑道:“政事堂打算以工代賑?

  ??趙鼎立刻點頭,“官家,天氣大旱,卻也不是真的沒有水了……如果能趁機多修一些水渠,挖掘水井,或可以讓一些地方免於旱災。

  ??興修水利當然是好事情,趙桓立刻答應。

  ??可除了救濟災民之外,還有個麻煩,那就是京城的漕糧。

  ??“官家,現在每年從海運供應五百萬石……除了京師之用,還要支援三位藩王,又要供應長城一線……現在各地旱災嚴重,漕糧缺口也會很大。這些年朝廷竭力維持京城糧價,如果不想辦法,今年秋天怕是要扛不住了。

  ??趙桓點頭,表示知道。

  ??“趙相公,能不能從外麵弄一些?

  ??趙鼎皺著眉頭,“官家,周圍有餘糧的也不多,高麗原本還能供應一些,可現在他們也有旱災……至於倭國,他們自己都不夠吃。大理倒是有糧,可路途遙遠,崎嶇不平……

  ??趙鼎連著否定了幾個藩國,趙桓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忍不住笑道:“趙相公是打算把占城收入囊中了?

  ??身為大宋首相,趙鼎也有開疆拓土的心。平時他不敢隨便主張用兵,可事到如今,為了糧食,打一場卻也是可以的。

  ??“官家,臣的意思還是讓占城討伐安南,隨便將這兩處都納入大宋的版圖。

  ??趙桓失笑道:“這可不容易啊!需要一個合適的操盤手,不然一旦失誤了,我們不但撈不到好處,還會把上國臉麵搭進去啊!

  ??趙鼎信心滿滿,這個人選呼之欲出。

  ??“官家,該讓曲大王南下了。

  ??曲端!

  ??這個壞家夥的機會終於來了。

  ??官家,政事堂,武人……大宋的上層都動了起來。

  ??伴隨著各項命令的下達,整個大宋也快速行動響應。

  ??挖掘抗旱水渠,修建水庫……一些專業的水利人才,在各地勘察選址,然後就行動起來,召集民夫,開始修建工作。

  ??這個舉動在大宋看來,雖然有點超出預計,但還在接受範圍之內。

  ??可對於那些剛剛到達京城的鷹堡少年來說,卻是不可想象。

  ??雨水少了,天氣幹旱寒冷……這是神明降下了懲罰,普通人怎麽可以反抗,跟神明鬥,忤逆偉大的神,會降下更多的災禍的。

  ??“你們或許還不知道……在我們的傳說中,從來不乏戰天鬥地的勇者……有人射下日頭,有人打仗天帝……我們的夏朝,就是有一位治水英雄創立的……在這裏,我們相信人定勝天!

  ??陸遊說這話的時候,充滿了難以掩飾的自豪,行萬裏路,勝過讀萬卷書。他這一次確實是走了一萬裏還多,得到的心得體會,是難以言說的。

  ??總而言之,陸遊算是一出國就愛國的例子了。

  ??年輕人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明白人定勝天四個字的意思……實在是太瘋狂了,螻蟻也能勝過神明嗎?

  ??“或許一個螻蟻不行,但是當成千上萬的螻蟻聯合在一起,就沒有什麽不能戰勝。

  ??陸遊的信心震撼了這些少年……很快,一些人決定參加到勞動之中,真正感受這個特殊國度的運行方式和生存之道。

  ??納昔是一名來自裏海之濱的少年,今年的他還不到十五歲,但是個子高大雄壯,深邃的眼眸,黑色卷曲的頭發,提醒著每一個人,他有著複雜的血統。在鷹堡的時候,他就因為蠻族的特征,沒有被選入山中老人的心腹。

  ??納昔曾經痛哭流涕,覺得神拋棄了他。

  ??可是這一路走來,他漸漸知道了,原來那些所謂被選中的幸運兒,要遭受宮刑,切掉至關重要的東西,然後再經過最嚴酷的訓練,還能體會天堂的美好,再出去執行任務,死後升入天堂……

  ??那是好運氣嗎?

  ??過去的納昔深信不疑,可是到了今天,他不得不懷疑了。

  ??大宋朝給他帶來的震撼實在是太多了。

  ??而這一次,納昔扛起了鐵鍬,和上百個少年去了一處工地……這是一處水渠……整個大宋的水渠體係,大體分成三類。

  ??最主要的幹渠,次一級的支渠,最後引入農田的鄉渠。

  ??他們負責的就是一段鄉渠。

  ??而這條鄉渠最困難的一處,就是要劈開一座土丘……小小的土丘看起來不大,但是要僅僅依靠人力,鑿出一條引水渠,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他們先清理植被,接著運輸泥土。

  ??用不了半天的功夫,每個人的手心都磨破了,強烈的疼痛,刺激著他們的神經……好在這些這些年輕人經過了太多的磨難,在鷹堡什麽都遇到過,這點事情也就不算事了。

  ??差不多到了中午時分,正在準備休息的時候,一群挑著扁擔的老鄉趕來了。

  ??從竹筐裏飄出濃鬱的香氣,他們送來了食物,比拳頭還大的饅頭,又鬆又軟,還有熱乎乎的菜湯,爽口的鹹菜。

  ??鷹堡的少年品嚐過大宋的美食,而這一次卻是不一樣,這是來自民間的食物,就是普通人經常吃的。

  ??納昔想起了幾乎被他忘記的童年……散發著酸臭氣味的黑麵包,必須泡在粥裏,才能咽下去。而這樣的食物,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的。

  ??饑餓像是夢靨,縈繞在童年的記憶了,第一次真正吃飽,或許就是被抓到了鷹堡。那一次也隻是簡單的黑色饅頭,硬如石頭,但卻是他最難忘的一餐。

  ??納昔低頭看了看手裏的饅頭,他愣了一下,突然張開了大口,狠狠咬下了一小半,噎得他不得不大口喝湯,才能咽下去。

  ??這時候一個老婆婆經過,看得皺眉頭了,這孩子是真的餓壞了,也難怪,長這麽大的個頭,肯定能吃。

  ??老婆婆看了看四周,快速掏出了一顆煮雞蛋,塞到了納昔的懷裏。

  ??“慢點吃,別著急。

  ??由於口音的問題,納昔沒聽懂老太太的話,但是她的笑容,還有手裏的雞蛋,他卻是明白的。

  ??這位陌生的老婦人,竟然會對他這麽好?

  ??納昔愣住了,他甚至沒敢立刻吃掉雞蛋,而是留到了下午的時候,他才一口吞下去……很香,很滿足。

  ??勞作還在繼續,漸漸的,少年們和鄉親相處越來越熟,不隻是食物,他們的衣服也會被帶走,等送回來的時候,已經洗的幹幹淨淨。

  ??壞的地方,也會密密地縫好。

  ??除此之外,那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送來一些草藥,幫著他們處理傷口,有一個年輕人摔傷了腿,結果就被送去了村民的家裏,得到了最好的照料。

  ??等返回的時候,足足胖了十幾斤。

  ??點點滴滴,涓涓細流,都進入了心中。

  ??納昔竟然感覺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安全和平和,一種讓人幸福的東西。

  ??在山中老人那裏,他們被灌輸的是仇恨,接受的是殘酷的訓練,追求的是死後或者來生……而在這裏,普通的大宋百姓,他們看重的是當下,把握現在,追求未來。

  ??那個老婦人還會時常給納昔送雞蛋……漸漸的,納昔也能聽懂老婆婆的話……她告訴他,好好幹活,多讀點書,以後娶個媳婦,平平安安過日子。

  ??老婆婆還喜歡說,惜老憐貧,老實做人,拿真心換真心……

  ??對於老婆婆的嘮叨,納昔最初也是遲疑的……可他漸漸意識到了不同,在鷹堡,那些年長者告訴他們要去殺戮,要把恐懼帶給別人,不用在乎自己的生命,因為有個完美的天堂在等著你們……

  ??天堂什麽樣子?

  ??沒人能說得清楚。

  ??或許……這裏就是天堂吧!

  ??終於,伴隨著火藥的爆破聲,石頭碎成無數塊……一條水渠通了!

  ??伴隨著河水湧入,全村三千多畝田地有希望了……鷹堡的少年們被請到了村裏,參加百姓們準備的流水席。

  ??一個白胡子的老者將這件事情寫入了村史,永遠記載在紙上……原來用不著舍命刺殺,也一樣能被人銘記!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