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陸遊赴西域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更新:2021-07-24 15:17      字數:4387
  網 ,宋成祖</a>最新章節!

  ??趙桓這一次視察黃河,基本上給大宋的治河方略定了調子。

  ??在河道走向問題上,毫不猶豫選擇了北流。

  ??首先黃河北流地勢相對更低,水往低處流,隻要建立好束水堤壩,就可以保持相當長時間的安穩。

  ??而且北流牽涉的人口更少,移民也方便。

  ??至於東流,三次回河都失敗了,就不用提了。

  ??隻是在事實上,北宋之後,相當長的時間,黃河都是南下奪淮,從淮河入海……之所以會出現這麽個結果,還是大宋朝的鍋。

  ??為了遲滯金軍,杜充充分學習了運輸大隊長的經驗,掘開了黃河,湊巧的是掘開之後,同樣沒淹到幾個敵人,反而是自己的老百姓受罪。

  ??所以在曆史上,靖康之變以後,黃河就開始南下奪淮。

  ??等金國占據北方之後,已經沒法收拾了,就隻能勤勤懇懇給北宋擦屁股,諷刺的是趙構跑到了臨安,建立了南宋,甩開了包袱,可以苟且偷安了。

  ??一條黃河,把金國折騰夠嗆,又讓蒙古人殺進來了。

  ??等蒙古人接手之後,同樣是個爛攤子,他們繼續治理黃河,在金國身上發生的故事,又重複發生在了蒙古人身上。

  ??最後的結果就是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把元朝也給滅了。

  ??能幹掉兩個仇敵,北宋的操作也是沒誰了。

  ??事實上黃河的禍患到了明朝依舊在延續著,時不時就來個決口什麽的。

  ??這個道理並不複雜,淮河小,黃河大,南下奪淮的後果就是不斷決口,泛濫。

  ??自北宋之後的幾百年,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這一大片,都成了黃泛區。

  ??中原大地,哀鴻遍野,水旱災害不斷,老百姓民生困苦,直接造成了中原衰敗,甚至一直遺禍千年。

  ??北宋士大夫們拉出來的一泡……還真是恐怖如斯!

  ??此時此刻的趙桓,情況還算不錯。

  ??至少沒有掘開河道,眼下的黃河依舊是北流為主,有八成以上的黃河水都走北流入海。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修好河堤,留出的足夠的泄洪區,並且移民,種樹,恢複植被。

  ??雖然這個工程很龐大,但方向還是很明確的,

  ??“官家,其實有件事,老臣還是不好隱瞞的。李邦彥趁著隻有兩個人,向趙桓進言。

  ??趙桓心情很好,就笑嗬嗬聽著。

  ??“其實吧,歐陽醉翁是個腦子不清楚的,當初商議回河的時候,誰還不知道六塔河承載不了黃河水啊!

  ??趙桓眉頭挑了挑,知道六塔河不行,那為什麽還有不少人堅持?

  ??李邦彥見趙桓略帶困惑,頓時心情大好,果然,還是離不開老夫這個明白人啊!

  ??“官家,其實這個道理不難,隻要把黃河水引回故道,下一次也就說不準是在哪邊決堤了,畢竟黃河堤壩可是有著兩邊啊!

  ??趙桓突然吸了口氣,臉色驟然變化……李邦彥把謎題點破了。

  ??三議回河,看起來很傻,你以為大宋的士大夫在第二層,實際人家在大氣層。

  ??彼時北方的宰執居多,治河是不能治河的,隻能往南邊引,淹了南邊的土地,我們河北的田莊不就保住了!

  ??“官家,這事臣可不敢撒謊,以文寬夫的為人,他是幹得出來的,雖說官家與士大夫共天下,可士大夫也分南北啊!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相當於隻有士大夫算人,老百姓不算人。但是在士大夫之中,掌權的北方士大夫要比南方士大夫更像人!

  ??畢竟在北宋國初,河北的宰執占據了相當份量,什麽梅花韓氏,桐木韓氏,還有什麽呂氏,王氏,都是這一派的。

  ??隻不過聰明反被聰明誤,三次回河不成,反而把河北害慘了。

  ??童貫收複燕雲的時候,在河北東西路征調民夫,結果兩個路,愣是湊不出三十萬民夫來……由此可見,洪災對民力的傷損到了何等驚人的地步!

  ??如果說單純決策失誤,那是大宋君臣蠢,可若是摻和進了黨爭,有南北算計,死道友不死貧道,那可就不隻是壞這麽簡單了。

  ??簡直堪稱喪心病狂,天打雷劈都不為過!

  ??“官家,臣這年紀也不小了,也不知道能陪著官家幾年……老臣隻想官家多一點防備,有些人壞起來,他們就真的不是人了!

  ??麵對李邦彥的提醒,趙桓用力點頭,深以為然。有這位李太傅在身邊,的確能起到以毒攻毒的奇妙效果。

  ??“別的事情先不說了,治理黃河這塊,恐怕還離不開你……朕打算雇傭一批勞力。

  ??李邦彥眼珠轉了轉,連忙道:“官家可是打算讓蒙兀人治河?

  ??趙桓一笑,“不錯,誰也沒有你李太傅機敏。

  ??李邦彥自謙笑道:“官家把合不勒叫過去,臣要是還想不到,那也太笨了。不過臣倒是有點擔心,蒙兀人雖然身強體壯,但卻未必是修河最好的勞力。

  ??趙桓眉頭挑動,再三沉吟,也不得不點頭。遊牧民族當然是能吃苦的,隻是他們吃的苦卻不是終日勞作的苦,而且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很不適合每天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幹活不止。

  ??“這麽說就隻能靠咱們自己了。趙桓有點落寞道。

  ??李邦彥猶豫了少許,突然伏身,“官家,其實這事也容易,隻要讓蒙兀人去高麗就食,然後弄一些高麗民夫就是了,他們還是很能幹活的!

  ??趙桓歪頭,給李邦彥一個意味深長的白眼!

  ??這貨真不愧是奸臣,腦子還真靈,連這麽缺德的主意都想得出來……毫無疑問,這事自然要李邦彥去辦。

  ??給大宋找民夫,替蒙兀諸部找活路……至於高麗會怎麽樣,暫時卻是管不到了,畢竟趙桓的能力也有限啊!

  ??就在治河的事情確定下來之後,從行台那裏,趙諶又給他爹送來了消息。

  ??這一次的消息是有關他的老親家,耶律大石的。

  ??在決定西征之後,耶律大石迅速進入西域,幾萬大軍,直逼黑汗國,隻不過這個黑汗國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還有個盟友,也就是中亞的霸主,塞爾柱帝國。

  ??最新消息,塞爾柱已經向其他屬國發出旨意,大軍雲集,數量極有可能超過十萬之數。

  ??“官家,耶律大石西征的兵馬也在十萬之上,隻是沿途要安排兵馬,還要留守老巢,加上糧草道路製約,他能投入的兵馬恐怕不會超過五萬人……這是很艱難的一戰。

  ??兵部尚書劉子羽如是分析道。

  ??趙桓認可他的判斷,但是趙桓卻對耶律大石充滿了信心。

  ??“此戰大石以少勝多,不是難事。

  ??劉子羽忍不住一驚,隨後大喜,情不自禁分析道:“倘若大石能夠重創塞爾柱的兵馬,並且揮軍進入波斯,那可就太妙了。當初大唐想要做的事情,可是在大宋的手裏實現了。

  ??趙桓笑容可掬,他的用意就是這個!

  ??以耶律大石敲開通往亞洲腹地的大門,大宋跟在後麵,能避免非常多的麻煩。

  ??“朕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耶律大石實力膨脹太快,到時候就不受控製了。

  ??劉子羽眉頭動了動,突然笑道:“官家,其實臣一直在想這件事,臣的看法卻是不一樣。

  ??“哦,說說看!

  ??“官家,耶律大石的兵馬總歸有限,他打下的地盤越多,就越是力不從心,他固然可以用當地的人,但是他就能完全信任嗎?他想不想從大宋引進人才?還有,出了西域之後,那麽遼闊的土地,可以用兵的地方太多了,大石想要打更大的仗,占據更多的地盤……除了依仗大宋的支持,又能怎麽辦?

  ??劉子羽總結道:“臣以為隻要沒有超過大石的底限,他還是願意和咱們合作的,畢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劉子羽的這番話,得到了趙桓的認可。

  ??“很好,看事情就該辯證一些,大石西征,對我們是危機並存,全看怎麽應對了……你有什麽建議

  ??劉子羽道:“官家,不管怎麽樣,西域都是太過遙遠,隻是靠著外人傳遞消息,終歸不夠完整準確,臣以為還是要派人過去。

  ??“嗯!趙桓頷首道:“你以為誰合適?

  ??“臣,臣推薦陸宰!他出使過金國,膽識俱佳,是合適人選。

  ??……

  ??陸家之中,陸宰眉頭微皺,又是一天的功夫,竟然沒有見到兒子的麵,這個兔崽子去哪了?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了動靜,夫人匆匆回來,臉上盡是怒色,在她的身後,正是局促不安的陸遊。

  ??進來之後,夫人就怒道:“逆子,跪下!

  ??陸宰沉著臉,還沒來得及詢問緣由,夫人便忍不住啜泣道:“老爺,這個逆子斷然是不能留了……他,他居然帶著那個丫頭私奔!

  ??“什麽?

  ??陸宰大驚失色,急忙怒視陸遊。

  ??感到了老爹殺人的目光,陸遊慌忙道:“父親,不是的,不是的,孩兒隻是,隻是去了康國……

  ??“是你自己去的?

  ??“不,不是,還,還有唐姑娘!

  ??“好大的膽子!陸宰氣得拍桌子,眼眉立起。“逆子啊逆子,枉我把你安排在武學,你就學來了紈絝衙內的做派?

  ??不待陸遊辯解,陸宰已經站起,伸手提起陸遊的衣領,怒道:“什麽都不用說了,你小時候不是想著為國建功嗎?現在你也十六歲了,就跟著為父,出使西域,真正替國家效力吧!什麽兒女情長,都給我拋到一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