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主持公道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更新:2021-07-01 18:15      字數:4234
  網 ,宋成祖</a>最新章節!

  ??李綱稍微猶豫,便點頭道:“官家看得上老臣,老臣自然是責無旁貸,這事情老臣接了。隻不過老臣還有一些言語,要和官家講。

  ??趙桓眨了眨眼睛,無奈搖頭。

  ??“李卿,你就不能裝糊塗嗎?

  ??李綱稍微頓了頓,搖頭道:“官家該知道老臣的脾氣。

  ??“你難道不知道朕的脾氣?趙桓反詰。

  ??李綱愕然,半晌之後,還是說道:“官家,有些話說不說在臣,聽不聽就在官家了。

  ??趙桓長歎連聲,終於點頭,“講吧。

  ??李綱正色,“官家,世家大族,不可盡毀。三代之治,國祚綿長,皆因分封諸侯,拱衛王室。自秦之後,諸侯盡毀,朝廷便沒有三百年盛世,論起國祚,遠不及三代。官家又要盡毀世家,沒了士人充作根基,忠心朝廷。臣唯恐連百年國運都沒有,幾乎與胡虜無異……抓士人心容易,抓萬民心難,民心如水,朝局如煙,官家縱然竭盡心力,也未必能逆天而行,老臣……

  ??李綱還要往下說,趙桓卻是伸手攔住了他,張了張嘴,終於隻是道:“李卿,你的兄弟李經現在山海關教書,教的都是武夫子弟,他還算勤懇,要不要讓他過來伺候在你的身邊?

  ??李太師深吸口氣,毫無疑問,趙官家根本懶得聽他那些,李綱心頭也有怒火,卻最終隻是一聲長歎。

  ??“教化人心終究是好事,伺候我這個老廢物又是何必!

  ??君臣接下來便無語了,君臣稍坐,趙官家便主動離開,而李綱則是拄著拐杖,疾步匆匆,望著官家遠去的背影,連連長歎,終歸於一聲苦笑。

  ??君臣相得,既需要時機,也需要運氣,更需要心有靈犀。

  ??趙桓和李綱危難之中,走到了一起,扶持走過最難的時候,隻是由於兩人主張差別太大,不得不分道揚鑣。

  ??其實李綱講的也未必是錯。

  ??夏商周的分封模式,等級治理,沒準真能國祚綿長。

  ??如果把等級推到了極致,便是種姓製,就連工作都給確定了千年不變,萬年不變……或許老趙家真能永遠當貴族,頤指氣使,奈何開除人籍的事情,他是真的幹不出來。

  ??說到底,上一輩子給他最深的烙印,就是不允許他把淩駕別人之上,視作理所當然。

  ??“官家,其實臣得到了密報,說是仁多保忠的死有蹊蹺。

  ??“蹊蹺,什麽蹊蹺?趙桓驚問道:“他一個行將就木,散盡家財的老人,還有人想害他?

  ??張浚微微點頭,君臣行走在從西山返回燕京的路上,張浚告訴了趙桓沒有料到的情況……仁多保忠對西夏有再造之功,因此很多人主張讓李仁孝尊仁多保忠為尚父,太師。

  ??稍微懂點西夏你是的都應該明白,這就是給李仁孝找個太上皇。

  ??很顯然仁多保忠不會答應,他真的無欲無求了,坐在橫山之上,看看天邊的雲朵,看看成群的牛羊,將山巒綠草,刻在心裏,或許隻要記得足夠深,哪怕孟婆湯也無法洗刷,可以帶著這一生的記憶,走向下輩子……他真的愛到了骨子裏。

  ??又一次從橫山回來,仁多保忠口渴了,就隨口喝了下人送來的濃茶,結果當天夜裏,他就在床上暴斃。

  ??死的時候,身體蜷縮,從口鼻之中,流出了黑色的血液!

  ??“到底是有人害死了仁多保忠!趙桓聲音冰冷,拳頭已經握緊,眼神更是怒火噴發,這位皇帝陛下已經怒了。

  ??張浚沉吟道:“官家,從現在的情形來看,李仁孝可能是凶手,他雖然才十幾歲,但西夏國主曆來不可以常人揣度。又或者是李仁孝身邊的人,主動除掉仁多保忠,消除隱患。又或者……

  ??頓了一會兒,張浚才道:“又或者有人想借著仁多保忠,對付李仁孝……臣現在也不敢斷言。

  ??不好推測凶手,趙桓卻是無奈苦笑,“你的意思是親近人要殺他,敵對的人也要殺他!他必死無疑嗎?

  ??張浚沉吟,無奈點頭。

  ??“那世道就這般無恥了嗎?趙桓驟然提高了聲音,“當年仁多保忠投靠朕,也是存了保護部族之心,後來更是散盡不義之財,救了西夏一命……他無愧西夏,卻一定要死,這是什麽道理?

  ??趙桓突然爆發,讓張浚稍微驚訝,難道這不是正常的嗎?不要說西夏,便是大宋,也有些不得不死,不得不背黑鍋的。楊業,狄青,大宋朝的醃臢,絲毫不比西夏少,甚至大宋這邊不但殺人,還要誅心。

  ??別的不說,趙桓為什麽來看李綱,請李綱出來,就是給這個老臣體麵,生怕有人會自以為是,借著李綱的腦袋,取悅天子。

  ??事情真的沒有那麽複雜,趙桓容得下一個不同意見的老臣,用不著趕盡殺絕……張浚似乎意識到了什麽,仁多保忠的事情,勾起了趙官家不好的聯想。

  ??大宋這邊,老臣重臣,不在少數。

  ??不隻是文官,還有那些有著光複之功的武將,難不成鬧到最後,當真要高舉屠刀,大肆屠戮嗎?

  ??趙桓不想,更不會這麽做。

  ??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消除這些小人的生存空間,防微杜漸,收拾人心。

  ??朕老馬不識歸途,這幫小人務必鏟除!

  ??“你去告訴趙鼎,給朕查清楚,如果查不清楚,那西夏這個國家……也就不用存在了!

  ??張浚一怔,隨即大駭,連忙去見趙鼎,絲毫不敢怠慢。

  ??他能清楚感覺到,趙官家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

  ??……

  ??“官家心中自有一股浩然氣啊!趙鼎聽完張浚的敘述,微微歎了口氣,十分感歎,“張樞相,你一定清楚,當年官家說一切以抗金大業為先,留下了許多老臣,便是蔡京之流,也沒有立刻誅戮。

  ??張浚點頭,“的確如此,相忍為國,官家看得遠啊!

  ??“那如果不用忍了呢?

  ??張浚驟然吸口氣?可以不用忍,那趙官家會怎麽樣?

  ??還真不好說,就像這次?

  ??趙鼎感歎道:“有人身處濁世,時間長久了,也就汙濁了。官家也是這麽過來的。隻是這八年下來,官家始終心懷百姓,力主清丈均田,嚴厲處置貪官汙吏。如今老夫方知,聖心如蓮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張浚陡然吃驚,雖然說講皇帝有良心,有點不符合長久的觀感,畢竟天子自私自利,隻關心自己的權柄,已經是大多數人心裏的共識。

  ??畢竟一個人當皇帝,總不能越當越善良,越當越是好人吧?

  ??“趙相,倘若真能如此,隻怕,隻怕……他說了半天,沒有找到合適的詞兒……趙鼎倒是微微一笑,“隻怕不是百官之福……天子聖睿,勵精圖治,心係萬民……我等就要宵衣旰食,熬幹心血,賠上一條老命,還要時刻殫精竭慮,絲毫不敢奢靡享受啊!

  ??張浚眉頭微挑,突然失笑道:“趙相公一心謀國,我等卻也不是貪圖享樂的人,能和君父同心同德,造福萬民,我張浚百死不悔!

  ??“好!

  ??趙鼎欣然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和衷共濟吧!

  ??相比起君臣相得,朝臣之間,能夠建立起超出朋黨範疇的合作關係,更是幾乎不可能。

  ??隻不過在針對西夏這件事情上,大宋這邊當真動了起來。

  ??經過仔細商討之後,皇叔趙士?和兵部尚書劉子羽一起前往橫山,去拜祭仁多保忠。

  ??趙士?以大宗正身份親臨,著實太驚人了,

  ??仁多保忠這條老狗,值得大宋這麽在乎嗎?

  ??“當初仁多保忠曾經請求賜姓為趙,後來雖然改回原姓,但不光是官家,還是大宋,都是認這個人的!

  ??“仁多部為首的橫山黨項,曾經出動兵馬,協助大宋,抗擊金人,立下赫赫戰功。李永奇戰死,李世輔將軍尚且率領騎兵,為國盡忠。大宋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功臣,仁多保忠之死,是大宋和西夏兩國的巨大損失!這樣一位有著再造之功的老臣,忠臣,必須得到應有的尊重!

  ??趙士?定了調子之後,劉子羽立刻給西夏國中送信,要求見仁多保忠的親族,並且給他的親人後輩提供方便,準三人去大宋武學進修。

  ??一位宗室大佬,一位朝廷重臣,他們前後的表態,傳到了興慶府……才十幾歲的國主李仁孝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包括他身邊的人,居然也是大吃一驚。

  ??“大宋朝瘋了,區區老狗,區區老狗,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李仁孝不停念叨,國主的話,倒是讓他身邊的幾個人格外難堪,的確,不過是狗一樣的東西,用得著這麽在乎嗎?

  ??大宋怎麽會對老匹夫這麽好,要知道這樣,我們,我們也給大宋當狗啊!

  ??很可惜的是,不是什麽人都能得到大宋的青睞,李仁孝不得不匆匆離開興慶府,前往橫山,去拜祭仁多保忠,去見大宋的兩位重臣。

  ??而就在李仁孝離開興慶府的當天,一對兄弟悄然來到了橫山,求見趙士?。

  ??“拜見上國大宗正,我等有鐵證,是國主李仁孝害死了仁多老前輩!

  ??“什麽鐵證?

  ??“凶手!

  ??“你們知道凶手?

  ??“沒錯!兩兄弟抬頭,“回大宗正的話,就是我們兄弟下手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