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樞相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更新:2021-05-09 19:31      字數:3456
  網 ,最快更新宋成祖</a>最新章節!

  孔端操七竅流血,撲在地上,見李成之前,他已經服毒待死!

  衍聖公一脈,孔家子孫也該有為國殉身的。

  從容死節,總算無愧祖宗了吧!

  孔端操的嘴角竟然帶著似有若無的笑意,仿佛在嘲笑李成一般,你這醜類,且看你囂張到幾時!

  李成終於暴怒了,他氣得用力踢孔端操的屍體,發泄著心中的不滿,而他踢了兩腳之後,又覺得自己著實懦夫,對著一個死人發泄什麽,李成恨不得抽自己兩下子,可他到底舍不得下手,最後隻能癱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息……他不甘心!

  李成的武藝非常好,不管馬上部下,在當世絕對算是一流,或許比韓世忠和嶽飛差點,但除了他們之外,就是頂級的。

  李成還很會收買人心,每次打仗,必定身先士卒,士兵不食他不食,士兵有病,親自探望,每次行軍,遇到下雨,也不持漁具,和士兵同甘共苦。

  單純從這個方麵來看,他絕對算得起是個不錯的將領。

  湊巧的是,李成也是這麽看自己的。

  他認為在這個亂世裏,會有些機會的。

  所以他先聚攏一夥人,隨後宗澤北上,大肆封官,他就果斷歸附,撈了個官身,算了砸亂世中,有了一些本錢。

  隨後李成經過仔細精算,金人勢大……他采取了左右逢源的做法,隨後發生青化大捷,嶽飛北伐,宋軍又起死回生,李成隻得再次倒向宋朝,白洋澱一戰,嶽飛大獲成功。

  但隨後李成選擇了和徐文等人不一樣的道理,因為他明白,大宋君臣不會允許他這種勢力存在。

  徐文、劉複,全都能投降,畢竟給趙桓當臣子,比給李成當手下要威風多了。

  可若是讓李成老老實實,當大宋的忠臣孝子,對不起,做不到。

  所以他選擇了金國。

  這一次的反複,其實結果還不錯。

  金人給他了河北漢軍都統製的位置,準許他收攏兵馬,壯大實力。

  果不其然,李成將各地的土匪豪強聚集在一起,手裏的兵馬突破了三萬,已經相當可觀。

  李成本想著猥瑣發育,壯大實力。

  奈何風雲突變,宗望被氣死了,婁室又死在了前線。

  不到三年的時間,金國已經失去了碾壓的態勢,甚至因為後勁不足的原因,已經開始轉入下風。

  這是李成萬萬想不到的!

  更讓李成絕望的是宋金雙方,都在加強整軍,趙桓不再授予節度使,就看得明明白白。

  而金國這邊,則是加緊整編漢軍,不斷從關外之地調女真青壯進來,充實人馬。

  兩國都在收緊兵力,加強控製。

  到了這一步,還想在宋金之間,左右逢源,甚至打出自己的江山,根本不可能了。

  怎麽會這樣?

  “趙桓囚禁生父,為子不孝,為君不仁……如何做得中原天子?且不說趙桓,便,便是蠻夷禽獸,也能稱帝!我李成為何不能稱帝?為什麽?

  手下大將王嵩麵對李成的咆哮,十分尷尬,他哪裏能回答啊!

  “陛下,現在稱帝的機會就來了,京東之地,便是陛下的基業,臣等都願意輔佐陛下,闖出一片天地!王嵩也不太好勸人,想了想便道:“這些時候,俺聽人講三國,金人好比曹操,趙桓就是孫權,他不過是打贏了赤壁之戰罷了。陛下就是劉備,對,就是劉皇叔。陛下仁慈,百姓歸心,肯定能成就帝業的。

  劉備,帝業。

  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例子,竟然讓李成抓到了救命稻草……沒錯,我就是劉皇叔,我天命所歸,必定能成……

  “隻要打下了江山,你就是關賬,就是我的親兄弟!李成興奮許諾,拉著王嵩的手臂,不停晃蕩,可就在這時候,他看到了地上的屍體,瞬間失去了興致。

  “我為劉皇叔,奈何孔家人竟然如此執迷不悟,寧死不肯輔佐我!

  李成抱著太陽穴,滿腔怒火。

  王嵩見他發怒,便鼓動道:“要不這樣,把孔家的墳給挖了吧!一來可以出氣,二來孔家的寶貝肯定不少,挖出來的金銀正好充當軍餉。陛下登基,也該犒賞三軍才是。

  挖孔家的祖墳?

  還真敢想啊!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李成竟然鬼使神差點了點頭。

  或許他真的不是什麽真命天子,這一次南下,說穿了,也無非是賭一把……大丈夫生活在世上,不能流芳百世,就遺臭萬年!

  好歹也要過一過天子的癮兒。

  其實原本的李成有個很不錯的作戰計劃。

  他想南下之後,先聯合梁山泊,接著招降泰山義軍。

  既然三者都是賊寇,在這個時候,聯合起來,在齊魯大地上,成就一番帝業,豈不是美事!

  計劃很完美,第一步就失敗了。

  張榮根本不買賬,不但不買賬,還成了大宋的臣子,泰山義軍也沒有動靜,就連區區孔家,居然寧死不肯做他的臣子?

  至於嗎?

  俺就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

  李成終於在壓力之下,走向了瘋癲。

  不出意外,整個大宋朝堂也被驚動了。

  前麵禦前會議商議的很清楚,李成是小事,關鍵是兀術,大宋在等著金人接下來的招數、

  可李成攻擊了仙源,殺入孔家,徹底打亂了宋軍的節奏。

  “官家,臣負寶進京,留下胞弟看守府邸。祖宗墳塋所在,子孫無論如何,不能棄之不顧。如今賊人入城,胞弟服毒自殺,以身殉國矣!

  孔端友伏地大哭,悲從中來,越哭越傷心……官家,你不是懷疑孔家嗎?我進京了,兄弟留在老家,是不是又該琢磨著兩頭下注,腳踩兩隻船?

  對不起,沒有!

  真的沒有!

  我的兄弟隻是害怕衝撞了祖宗墳地,他是斷然不會降敵的,所以他自殺了,接下來該怎麽辦,請官家定奪吧!

  一點也不意外,皮球踢到了趙桓腳下。

  說實話,趙桓真的挺意外的,孔家人都能這麽有血性,真是讓人慚愧啊!不過趙桓很快搖頭,跟他沒什麽關係的,都是太上皇,都是趙佶的錯!

  趙桓繃著臉,沉吟不語。

  禦史中丞陳過庭憤然站出,朗聲道:“官家,李成賊子,喪心病狂,竟然試圖冒犯孔林……仙源百姓,數十名學子挺身而出,擋在了賊兵前麵,血灑孔林,足足死了五十多位學子,他們以血保住了孔林啊!

  陳過庭匍匐地上,放聲大哭,“官家,趕快發兵吧!剿滅李成,替死去的學子報仇啊!

  趙桓依舊沒有說話,道理很簡單,派遣劉錡出兵,已經是大宋財政的極限,如果再派人過去,壓力成倍增加,最最重要,他相信劉錡,可以應付,關鍵是要給他一點時間!

  隻是趙桓沉得住氣,臣子們卻是難受到不行。

  孔府遭到冒犯,孔家子弟以身殉國,大批學子被殺……哪一件事都是要命的。

  不管朝廷有錢沒錢,就算讓他們捐錢,也是可以的,實在不行,從夏稅裏麵調撥,把俸祿停了也行。

  這個關頭,誰還敢反對啊!

  “官家,戶部這邊還能調出一百八十萬緡,糧草也足夠五萬人馬,三個月之用。劉韐斟酌道。

  趙桓沉吟道:“這一百八十萬是用來修運河的,糧草是用來跟大石換駿馬的,對不對?

  劉韐咬著牙道:“對……不過老臣以為,當下最緊要的就是京東,滅掉李成,迫在眉睫!

  趙桓怔了片刻,反問道:“當真如此嗎?

  這一次輪到呂頤浩站出來,他先是深深一躬。

  “官家,臣鬥膽揣度,官家以劉錡領兵,足以應付李成。必是要留著人馬,防範金人南下。

  趙桓語氣沉重道:“這也是禦前會議商討的結果。

  呂頤浩咧嘴苦笑,不由得再次躬身道:“官家,眼下仙源失陷,孔家受到冒犯。天下人心,盡數牽動。目之所在,皆是孔府。若朝廷不能發兵,必定會人心浮動,傷損官家威名,動搖軍心士氣……金人這一手歹毒啊,他們是攻其必救!

  趙桓重重點頭,卻又冒出了一句,“呂相公,當真要上當嗎?

  呂頤浩心中苦澀,作為跟著趙桓相處時間最久的重臣,他很了解趙桓,甚至他能感覺到,這位官家在聽到孔府被冒犯,他不是憤怒,而是欣喜!

  沒錯,就是這樣。

  仿佛一個絆腳石終於要被踢開似的。

  呂頤浩也明白孔家意味著什麽,可他更清楚,如果保護不了孔廟,便是他們這些人,也會在士林中威望盡失,想要推行新政,隻會更加困哪。

  說來說去,誰都不容易!

  呂頤浩又向前邁了半步,正要開口,突然張叔夜站出來。

  “官家,老臣請旨!

  趙桓一愣,怎麽這位張樞相也上頭了?你一把年紀,還能領兵嗎?要真是派人過去,最合適的是嶽飛啊!

  哪知道張叔夜出人預料,他憤然道:“劉錡貽誤軍機,著實可惡……老臣親自過去督戰,,要他務必盡快鏟除李成,光複仙源,如果依舊畏敵避戰,再嚴懲不貸!

  張叔夜殺氣騰騰,看起來是對劉錡不滿,可仔細想想,分明是又替劉錡爭取了幾天,可以從容不止啊!

  趙桓自然是立刻點頭,“好,朕就派遣張相公為欽差,立刻前去督戰,不得遲疑!

  張叔夜領旨,轉身而去,根本不給群臣繼續阻攔的機會……你們想打亂老夫的部署,休想!

  什麽叫樞密使啊!老張很驕傲……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