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韓相公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更新:2021-03-03 22:42      字數:3377
  “折氏全家被俘,折可求必降,若得折家軍,西路金人勢大,難以抵抗,韓太尉,應該立刻停兵!”

  說話的人是個高級文官,此人叫範致虛,以觀文殿大學士銜,充任京兆府知府。

  不久前他是陝西五路經略使,因為密報西路金軍動向有功,才得到了觀文殿大學士的銜。雖然這個大學士沒有具體職掌,但通常情況下,都是退下來的宰執才能得到的官銜,十分尊崇。

  可以這麽理解,範致虛就是半步宰執的大能,文官集團的準大佬,而且還是剛剛立下功勞的那種。

  此番韓世忠受命救援太原,範致虛負責三成糧草,七成民夫,地位非比尋常,哪怕潑韓五也要尊著人家!

  “範相公,太原被圍已經一百多天,官家旨意,韓某也保證過了,又豈能退兵?”韓世忠語氣克製道。

  範致虛眼珠轉了轉,笑道:“韓太尉既然有把握,老夫也可以同意進軍。但是折可求這個隱患,必須消除!”

  範致虛探身向前,目光犀利,對著韓世忠森然道:“此輩本是黨項人出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是在大戰之間,投降金人,反戈一擊,太尉縱然有天大的本事,隻怕也回天乏術啊!”

  韓世忠繃著臉道:“範相公,你的意思呢?”

  範致虛抓著胡須,笑容可掬,“若是韓太尉信得過老夫,現在就讓老夫帶人過去,奪了折可求的兵權,由老夫統領偏師,和韓太尉一起進軍,同心協力解救太原。”

  範致虛說出了他的打算,韓世忠黑著臉沒說話,能高興就怪了。

  這時候劉錡不得不站出來,“範相公,折可求身在汾陽,周圍皆是大宋州城,他就算想投降金人,各地官吏兵馬會輕易放過他嗎?更何況折家軍數萬將士,又有多少人願意屈膝投降?他們既然能來開封勤王,便是心存忠義。事情還沒有定論,範相公就要奪人兵權,這豈不是先激怒了折家軍?”

  劉錡這番話,得到了大多數的讚同,包括姚平仲、王淵等人都跟著點頭。甚至解元等韓世忠心腹都氣得哼哼起來,怒視範致虛。

  姓範的什麽意思啊?

  還不是不願意聽從韓世忠的命令,想要自己單獨領軍,自己說了算嗎!他一個宰執高官,屈居一個潑皮之下,真是委屈他了。

  “小劉將軍。”範致虛笑容可掬,但是眯縫的眼睛,卻不是那麽隨和,“倘若折家軍真的忠義,自然會服從號令。老夫這麽做,也隻是防患未然。若是這些人本就首鼠兩端,老夫此去也能探出虛實,又有什麽不好?”

  範致虛笑嗬嗬道:“府州折家,乃是黨項豪強,世代武夫,桀驁不馴,毫無忠義可言。小劉將軍,你替他們說話,可要小心受到牽連啊!”

  毫不出預料,又是一頂大帽子扣了過來。

  劉錡表心裏是怒火中燒。

  這個姓範的就是瞧不起武夫!

  從趙二開始,武人就失去了對戰爭的主導權,最初是按照陣圖迎敵,安排監軍,再後來文官統兵,武將幹髒活。

  發展到了趙佶的時代,宦官都能人模狗樣領兵,唯獨真正上陣殺敵的武將,卻不能做主,不得不說,真是傷害性極強,侮辱性也更強!

  這一次韓世忠統兵,乃是趙官家的旨意,範致虛搶不過又不甘心,便想借著折家的事情,和韓世忠分開,自己說了算。

  劉錡一顆玲瓏心腸,怎看不出來。說實話,這要是在京城,隻要捅到官家麵前,這個姓範的絕沒有好果子吃。

  可現在是在外麵征戰,如果起了衝突,變成武人桀驁野蠻,目無國法,就說不清楚了……意識到這一點,劉錡也終於明白了趙桓的價值。

  這位官家或許不會打仗,也沒什麽過人的謀略。可隻要他坐鎮軍中,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要竭盡全力,至少不敢隨便扯後腿。

  種家、姚家、禦營,各地勤王之師,那麽複雜的人馬,愣是能團結一心,超水平發揮,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宗望。

  一旦趙官家不在軍中,小種領兵,讓婁室擊殺。

  韓世忠還沒等正式投入戰鬥,就麵臨掣肘。折可求那邊,縱然沒有投降金國的意思,讓範致虛這麽折騰,也會造反的。

  諷刺的是折可求真的造反了,人家範致虛不但不會受到攻訐,還會因為有先見之明,成為國之棟梁,躋身政事堂,宣麻拜相,隻在眼前。

  荒唐嗎?

  對不起,這就是一直以來的大宋朝。

  他改變不了,韓世忠也改變不了。

  唯一能改變的人,就是開封的趙官家。

  劉錡甚至生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官家啊,你趕快來做主吧!

  不然這次援救太原,未必能成功不說,搞不好還會損兵折將,把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兵力,全都斷送了。

  早知道如此,甚至不該倉促出兵……

  範致虛一口一個小劉將軍,壓住了劉錡,再看韓世忠,也隻敢沉默不語,至於其他諸將……嗬嗬,大人說話,哪裏有他們插嘴的份兒!

  說到底,就算武將地位提升再多,也沒法一時撼動百多年的傳統。

  “韓太尉,幹脆讓劉將軍率領三千騎兵,同老夫前去巡視折家軍,把折可求帶出軍中,解決了這個隱患!”

  被他點名的劉晏眉頭緊皺,且不論折可求反不反,折家軍是必定會反的。

  道理很簡單,折家可不同於其他的兵馬,甚至跟種家軍都不一樣。

  他們世代鎮守府州,曆史比起大宋朝還要長久,幾代人,二百年的經營,把這支人馬徹徹底底變成了隻知折家,不知朝廷的“折家軍”。

  之所以折家願意效忠大宋,一來他們不願意臣服西夏,二來府州不算富裕,靠著自己,根本養不起幾萬精銳,必須仰賴朝廷的支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貌似折家的確有投降金人的可能,範致虛的反應也有道理。

  可若是再上一層,就會意識到折家也有自己的尊嚴,作為維係了二百多年的軍事封建集團,幾代人對大宋忠心耿耿,從上到下已經形成了慣性。

  他們有家有業,深深紮在府州,不是水泊的流賊,今天投降這個,明天反叛那個,沒有絲毫的負擔。

  折家做不到,他們還要臉。

  更為重要的是反複無常的結果,就是人心渙散,幾萬折家軍,瓦解冰消,這個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而且投降“野蠻”的金國,更不是深受中原影響的折家軍能接受的。

  偏偏這些東西,都是高傲的文官不屑於了解的。

  一句“蠻夷武人”,就能逼反整個折家軍,想後悔都晚了。

  到底要怎麽辦,才能阻止範致虛這個瘋子!

  給官家專劄奏事?

  劉錡當然也有這個權力,可問題是時間上來得及嗎?

  大家夥紛紛目視韓世忠,心說你倒是開口啊!

  官家給了你那麽大的一張臉,把你捧到天上,怎麽?連一個範致虛都擺不平,你丫的還怎麽領兵!

  就在這一片質疑目光中,韓世忠突然昂起頭,自言自語似的嘟囔道:“官家給俺老韓送了點東西,估計快要到了。”

  正在韓世忠說話之間,有一騎飛至,在轅門口下馬,高舉手裏的令牌。

  “傳旨欽差,讓韓太尉接旨!”

  韓世忠在一大堆武將的簇擁之下,出了帥帳,在一片空地之前,大禮參拜。

  欽差板著臉,答了一聲,隨即展開旨意。

  “武成軍節度使,禦營司都指揮使韓世忠,沙場宿將,勇武無雙,胸懷韜略,戍守京師,居功厥偉。此番救援太原,肩負天子重托,江山社稷,係於一身。特加樞密使銜,總督軍務,節製文武,西北大小事務,悉由韓卿主持……”

  韓世忠謝恩之後,雙手接過旨意,老臉之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不經意掃了一眼範致虛,發現這位範相公的臉很綠。

  他以半步宰執自居,可誰知道韓世忠竟然升任樞密使,成了名副其實的宰執,這是何等打臉啊!

  武人任樞密使,這可是自從狄青之後的第一個!

  而且還是執掌實權,節製文武,他韓世忠一步登天了!

  這一道旨意,徹底打消了範致虛分庭抗禮的念頭,甚至惶恐地低下了頭。

  而武將這邊,卻是歡天喜地。

  “太尉,官家可真是另眼相看啊!”

  韓世忠哼了一聲,“聖明燭照,有什麽不知道的!還有,你們都給我聽好了,別叫太尉。”

  “不叫太尉!”解元大驚,“五哥,你可是立誌要當太尉的。”

  韓世忠撇撇嘴,突然學著範致虛的語氣,朗聲道:“叫老夫韓相公!這個順耳!”

  韓!

  韓相公!

  所有武將都是一愣,隨後撫掌大笑,開心飛起。“韓相公,末將拜見韓相公!”

  在一片歡騰之中,範致虛落荒而逃,十足狼狽……

  韓世忠邁著方步,回了帥帳,劉錡在後麵跟進來,卻發現韓世忠抓起鎧甲,匆忙往身上扣。

  “太……韓相公,你這是?”

  韓世忠翻著怪眼,笑罵道:“你就別起哄了,我單人獨馬去見折可求。你替我把營盤看好了,別讓那個子曰添亂。放心吧,有我在,折家軍不會亂。說不定這還是解圍太原的好機會。”

  韓世忠快速說著,並且在劉錡的幫助下,穿好了鎧甲,這位“韓相公”騎著快馬,往西奔去,颯颯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