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寶藏不在鎖龍井!
作者:胸有殺氣      更新:2021-02-01 07:15      字數:1950
  所以,寒轍在心裏快速的將這片區域進行了拆分後,就立刻找準了生門的位置,用手電照射了過去。

  根據陵墓的建造規矩,生門通常是陵墓設計師的留下逃生路線。不過,放在寶藏格局上,應該就是入口。

  於是,寒轍連忙湊了過去,然後借著手電亮光,在生門的位置上仔細尋找。可接下來,隨著寒轍仔細查找,遺憾的是他卻沒找到任何線索。

  隻見手電亮光將這片生門下的井底區域全部照亮了,可寒轍仔細看下去,卻沒有任何異常。

  下麵的井底就是一片淤泥,寒轍不死心的用鴉九劍在四周仔細戳了一遍,也沒有任何岩石擋板被戳到。

  確認了這一點,寒轍心裏有些發苦。毫無疑問,他的推測錯了,這裏跟本沒有寶藏的入口。而接著,寒轍忍不住又去死門的位置查找了一番。

  結果還是和之前一樣,井底下沒有任何被隱藏住的石板。

  確認了這一發現,寒轍的臉色逐漸嚴肅了起來,因為他知道,想在這裏找到永樂寶藏幾乎是不可能了。

  同時,他在水下逗留的時間太久,冰冷的井水已經開始讓他感覺到腿彎處有些發麻了。在這樣下去的話,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抽筋和痙攣,那就危險了。

  於是,寒轍心裏歎了口氣,然後調轉方向開始朝著水麵上浮。不過,他還是不死心,於是在離開井底之前,寒轍忍不住從係統空間裏取出了一根閃光棒。

  這是他在來之前,特意準備的工具。有了上次在地下河道的經曆後,寒轍知道他以後肯定還會遇到深水區。而這種閃光棒的作用,就是能在短暫時間內,照亮大範圍的深水區域。

  說話間,寒轍將閃光棒用力從中間掰彎,然後扔向了水底。

  而隨著閃光棒緩緩下沉,它散發出來的大量光線,將整個水底徹底照亮了。

  寒轍連忙定睛往下看,不過遺憾的是,一直到閃光棒掉在井底,他也沒發現水下區域內有任何地下入口征兆。

  看到這裏,寒轍終於認命了。於是,他立刻調頭開始往上遊。

  嘩啦!

  剛一衝出水麵,寒轍立刻摘掉氧氣瓶開始大口呼吸起來。

  同時,直播間的觀眾此刻都早已經迫不及待,他們早在寒轍潛入水下時就在等待著好消息,看到寒轍上來,觀眾立刻開始詢問起來。

  “主播!有什麽發現嗎!”

  “快說說!主播我等著呢!下麵是不是有寶藏入口?”

  “不對啊?主播的臉色一點也不像興奮的模樣啊?”

  寒轍當然不興奮,因為他根本沒找到入口。不過,他此刻卻沒時間解釋,而是等喘勻了氣後,先抓住眼前的繩索爬了上去。

  重新回到井口,寒轍費力的將身子從下麵拽了出來。蹲坐在地麵上,寒轍深吸一口氣,這才對觀眾解釋道:“兄弟們,很遺憾。原本我覺得,如果永樂寶藏真的在這裏的話,那麽建造格局肯定也會和八卦風水有關。不過,很顯然我錯了,剛才我在下麵,沒有任何發現。不僅生死門都沒有入口,而且我上來前仔細檢查了整片井底,也沒找到任何類似入口的區域。”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鎖龍井被開發了這麽多年,卻沒找到永樂寶藏的原因不是沒理由的。通過之前的檢查,我現在足可以確定,這裏並沒有寶藏入口,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永樂寶藏埋在這。”

  此刻,直播間的觀眾都紛紛安靜了下來。原本,觀眾都覺得寒轍是發現了寶藏的入口,可接下來的反轉,卻讓眾人有些無法接受了。

  “主播,這不科學啊。你之前的推測我覺得都有道理啊!”

  “是啊主播,你的推測我聽著都句句合理,這裏怎麽會沒有入口呢?”

  “樓上的,你們別傻了,主播的方法官方肯定也用過。下麵要是真有入口,機關早就發現了,還能留到現在?”

  “那看來真是這樣了!那主播,你接下來準備怎麽做?不會是要打道回府吧?”

  “主播,會不會是你來錯地反了?真正的寶藏,其實是在京城北新橋?”

  一時間,屏幕裏都是各種猜測,而看到眾人的詢問,寒轍心裏也非常無奈。

  以往他尋找陵城或者墓葬,都能依靠尋龍訣來分金定穴,可這一次卻不行。而且,他進入井底後還沒找到任何線索,這種猜測全被打亂的遭遇,他還是第一次。

  難道說?真是他猜錯了地方?

  也不對啊!

  如果,永樂寶藏真是在北新橋,那麽寶藏早應該被找到了。要知道,那裏被開發的程度,可是比這裏要高出許多。

  那也就是說,寶藏真就在南京。可南京這麽大,鎖龍井又找錯了,再想找到寶藏那就是海底撈針。

  可就這麽回去的話,寒轍卻又覺得不甘心,而且還會影響他後續的直播。

  於是,左右斟酌了一番後,寒轍決定先留下來。於是,他調整下心情說道:“大家先別著急,我敢肯定我絕對是沒找錯地方。如果寶藏真在北新橋的話,那裏的開發程度比這高得多,估計早就會被找到了。”

  “所以,我敢斷定,永樂寶藏隻要真的存在,那就絕對是在南京。不過,遺憾的是鎖龍井的位置可能要廢棄了,南京這麽大我一時半會也根本找不到任何線索。眼下沒有別的辦法,所以我決定今晚先就近找個地方住下,等明早再繼續尋找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