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讀書可以明道理
作者:雲片糕      更新:2021-02-01 04:51      字數:3098
  蘇青寧小聲道:“讓我們家出錢倒是沒關係,隻是這樣一來,以後會不會他們有些什麽事都會找上我們家?”

  今天出了一吊兩吊錢一點問題都沒有,可這口子一開,蘇青寧擔心後麵會引來各種各樣要錢的名目,畢竟現代可是有一個草根明星某某哥的遭遇在前。

  關鍵他們家出了錢,在蘇老三那裏半點好話落不著,反而還會落埋怨,嫌給的少。

  所以蘇老三父子倆的話,他們父女倆誰也沒有搭腔,拒絕的態度很明白。

  氣氛一度很尷尬,蘇義山看了一眼眾人,一旁的蘇大牛說話了:“說得是,明禮侄兒和老四這回考上了,往後還得再接著考,以後買書買筆墨紙硯那可都是錢,現下正是該儉省的時候,啷個能這樣子花費。

  依我看,他們兩個有功名了是我們大家的榮耀,請酒擺席肯定是要的,但也莫隻要讓他們兩家出,我們大家都來湊一湊,你們說啷個樣?”

  他爹是蘇義樹,原是蘇氏家族中條件最不好的一戶,田地少就是山頭多,因而以往種的糧食除了給官府交稅以外,啥子都不剩。

  他家兒子基本上等同於吃百家飯長大的。但是自從跟著蘇青寧家裏在山頭上種了薑,賣了葡萄,養了羊之後,他們家的日子慢慢地好過起來了。

  所以對於蘇大海一家人他心裏格外感激,還曉得在關鍵是站出來替蘇大海說話。

  “是這個理兒。”

  “就是,就是,四哥和明禮侄兒考上了,咱們可以田地掛到他們名下,以後都可以省一份賦稅了。”

  丁家人就是這樣做的,省出來的稅錢可比這辦酒席的錢多多了。

  一句話點醒了大家,紛紛自覺的掏腰包拿出積攢的銅錢出來說怎麽樣都要給他們兩家湊十桌酒席出來。

  兩吊錢不少,但在大家的合力之下很快便湊了出來。

  輪到蘇大海,他直接摸了十吊錢出來,不過他沒有放到那一堆銅板裏麵,而是分成兩份遞給了蘇明禮和蘇四兩個人。

  說既然他們辦酒席的錢有了,他這個兄長和長輩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啥也不做,這就給他們做零花,買書買墨。

  趁著大家震驚安靜的時候他接著道,他今天把話擱在這裏,以後要是他們蘇氏家族中誰人再能考中秀才都可以得到他的五吊錢支助。

  另外趕考費另算,他還打算騰出地方和銀錢出來辦一個蘇氏家族私塾。

  隻要是他們的族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不用給束修免費來讀書。

  這是他跟蘇青寧一早就商量好的。

  是蘇青寧看到沈昀在他們家廳堂裏整日裏教蘇四和蘇明禮和於立文他們讀書,她心裏生出的主意,跟蘇大海一說,他考慮片刻後便同意了。

  他把他十來年沒有生出一個兒子,卻在富貴發達之後得了一個兒子的事情當作是老天爺給他的獎賞,有些迷信的他便想做些好事來積攢功德。

  為他,更為他的兒子和女兒。

  況且蘇青寧事後算了一筆賬,他們家有現成的院子,隻需費請先生的錢,一個月二兩銀子,加上各種福利,一年平均下來也不過三十來兩,真的不算什麽。

  關於這一點,蘇青寧早早地便與蘇大海商量過了。

  蘇大海之前便要跟族人說,好在被蘇青寧攔下了,有意讓他放到這樣的場合再來說。

  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場合說出來效果更好,也更能讓人惦記他們一家人的好。

  蘇青寧可不想當冤大頭,做好事不留名。

  他們做了什麽就得大張旗鼓地說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付出。

  “真的是誰想來就來嗎?”蘇大牛有些激動。

  他家三個兒子,至今為止沒有一個讀過書的。

  他家現在雖然靠著蘇大海家賺了些小錢,但讀書的束修費實在是太貴了,真不是一般人供得起的。

  “這個學堂開起來就叫蘇家族學,隻要他是咱們蘇氏一族的族人就都可以來上學。”

  大家一聽有這樣的好事,紛紛叫好,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帶頭鼓起掌來。

  這可是一條龍服務了。

  從免費上學堂,到考上秀才還有獎勵,這樣的話大大的激勵到了在場眾人。

  他們看到了比讓蘇大海直接拿出錢來發給他們還要優厚的條件。

  蘇義山讚許地看了一眼蘇大海,朝他豎起大拇指接著道:

  “這樣吧,既然學堂開起來,也不說隻讓我們一族的人來上,但凡村裏的人來,也都應該同意,隻是該交束修就交束修。”

  這事當然好,不過蘇青寧心想到時候還是要規定一下入學的人數,不然太多了的話,效果不佳。

  商量好後,那邊準備酒席的錢也籌集到了,大家約定好明天在蘇義山家中辦席麵,這便各回各家了。

  蘇青寧剛想回頭招呼蘇大海回家,就見他被蘇老三和錢氏團團圍住了。

  這次他們倒是學乖了,壓低了聲音跟他要東西。

  說他太過分了,有錢不想著他們自己家裏邊,也不看看他們家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竟然就知道把銀錢投入到族裏去。

  蘇大海無奈:“爹,那事兒剛剛連族長伯伯都同意了,你難道要讓我反悔?”

  他爹這樣沒有眼光也怪不得他,畢竟之前的時候他也沒有想通這個問題。

  還是他女兒蘇青寧給他解釋了他才明白過來。

  有時候有些事情總是比直接送錢更有用。

  蘇大海耐著性子跟蘇老三重複蘇青寧說過的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果隻是簡單的把銀錢拿出來給他們,用完之後就沒了。

  可要是開學堂,就能讓所有族裏的人受益,他們能夠識字讀書,讀了書出去可以進學,可以考科舉,再不濟到縣城裏去也能當個賬房先生。”

  這些雖然暫時看不到好處,但絕對會比直接拿銀錢強很多。

  蘇老三和錢氏雖然聽懂了,但他們並不以為然。

  在他們眼中蘇大海是他們家的人,他有錢就應該給他們全家花。

  可他現在不僅沒有給他們花過多少,反而還拿出錢來給族人花,這就讓他們很不舒服,拿誰來說話都不好使。

  “爹,娘,辦學堂是最好的事,你看看二哥、三哥家加起來都有四個侄兒,要是他們都進學讀書,你想想當初你們送我去的時候花了多少銀錢?

  大哥雖然沒有直接把銀錢給我們,可你們是算得著的,這一筆可省下了不少。”

  蘇四眼見著自家爹娘拗著蘇大海不放,非是無理取鬧,也有些頭疼,他感念蘇大海一家人對他的幫助,便站出來替他們說話。

  他現在是秀才相公了,不僅給他們家,也給族裏爭了一口氣,在蘇老三麵前很有話語權,他一說蘇老三心裏就開始嘀咕起來了。

  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像他們家在村裏的條件其實不算差,但供一個蘇四出來還是花了不少的力氣。

  可以這樣說,以他們家的條件,隻能供出一個蘇四,再多一個根本養不起。

  所以在蘇四未考完之後,就連蘇大江和蘇大河的兒子們都沒有正經進過學堂。

  不說別的,首先自己家就有四個孩子能夠進學,這樣四筆束修費用下來一年都能省上十幾吊錢……

  嘖嘖,劃算,劃算。

  蘇青寧看蘇老三動了心思,連忙甜甜地笑著道:“祖父,我爹還可以給幾位哥哥弟弟每個月一百文的筆墨紙硯費用。”

  一個月一百文,一年就是一吊二百錢。

  蘇老三和錢氏想想拍拍手算是同意了。

  蘇青寧這才鬆了一口氣,朝蘇四笑了笑。

  蘇四則是有些不好意思,等他們家的人都回去後,他單獨找到蘇大海和蘇青寧委婉地表達了他的歉意。

  “老四你別說這些個話,我們都是兄弟,大哥沒讀過書,說不好話,不過你要是有需要的盡管來找我就是,你是懂理的人。”蘇大海拍拍蘇四的肩,話說得聽著還是十分舒服。

  蘇青寧也笑:“四叔別多想,就聽我爹的便是。”

  蘇四重重點頭嘴上雖然未再說什麽,但心裏卻已經把蘇大海一家人當成了他最親的親人。

  他別過蘇大海父女倆追上蘇老三一行人,他第一次正視著自己這一家人。

  從前他因為什麽事都不做,專心備考,從未思考過家裏的這些關係。

  但這次他覺得他真的不能如同沈昀所說再像以前一樣一心隻讀聖賢書,到最後什麽人情世故都不懂。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調劑好他爹娘兄長跟大哥的關係。他怕他爹娘再這樣下去,根本籠絡不住他大哥,反而會把他逼得越離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