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新的獎勵
作者:我隻是個小冰      更新:2021-03-23 09:58      字數:1950
  會議之後,英吉利、法蘭西以及在北非地區有利益牽涉的國家,其管理社團最高管理達成了一致:

  在北緯二十度築起最後的防線,各國按比例出兵,共同打造一支北歐整合軍。

  其中,法蘭西和英吉利各自派出了三支整合軍,人數都在十五萬人以上,再加上其它國家的整合軍,北歐整合軍的護衛總數達到了五十萬人。

  北緯二十度以北,便是北非四國,這是西歐發達國家最後的底線,如果連這四國偽管理社團都被推翻,各部落酋長加入聯合酋長上頭,那麽他們真的要和聯合酋長上頭翻臉了。

  北非四國,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在這裏經營多年,相比其它阿福利州國家,勉強可以稱得上發達國家了,如此豐碩的果實,怎麽可能拱手讓人?

  至於李年,聯合酋長上頭才占據中非、南共國,上頭中的酋長還不滿一千人,他又怎麽可能滿足這點成就?

  一個不完整的阿福利州,還能叫阿福利州聯盟嗎?

  北歐整合軍剛剛抵達北非四大國,完成緯度線駐軍的第二天,盧克城兵鋒齊出,與之而動的還有塔尼亞國和經緯國的整合軍。

  這一次,聯合酋長上頭同樣是五十萬正規軍,當然,雙方無論是在特勤方素質方麵,還是在武器械裝備方麵,差距都不是一點半點。

  短時間訓練出一支整合軍精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李年也沒有這樣的打算。

  縱觀李年的戰績,無不是以少勝多,這一次,五十萬南共國整合軍,就這樣與五十萬北歐整合軍對陣上了。

  李年並沒有要直接開火的意思,能用談判或者其它手段解決的事情,為什麽要流血傷亡呢?這五十萬黑人兵馬,那也是一條條的生命。

  西方發達國家想要試探李年的底線,而李年又何嚐不是,他們的底線真的在這北非四大國嗎?

  李年可不這樣認為,難道這些發達國家,不去控製偽管理社團,不去掠奪其它國家的利益,自己的國家就不能維持了嗎?

  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都為國民建立了高級福利製度,誠然,這對於管理社團的財政開支,是一項巨大的壓力,可是承擔這份壓力的應該是本國管理社團,絕不能轉移到其它國家和民族的頭上。

  北緯二十度,上百萬整合軍對峙在一起,這可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戰爭規模了。

  海灣戰爭中,以龘國為首的聯軍,加上伊萊克爾國的兵馬,雖然人數超過了一百五十人,但雙方也是陸續投入的兵力。

  對峙規模就超過了百萬人的北非大戰,後續投入的兵力,那便是一個未知數了。

  尼達爾國以北,便是北緯二十度的前線陣地了。

  李年坐在無畏戰車之中,根據天眼係統的反饋,以他為中心,附近五公裏內幾乎站滿了護衛。

  戰爭會不會發起,在李年看來,那就要看北歐整合軍指揮官的態度了,自己會拿出孫國的禮節交涉一番,如果北歐整合軍不撤軍,那麽對不起,兵戎相見!

  從剛果大戰結束後,李年就沒有關注過係統了,這個時候,他方才注意到,係統中還有兩個完成任務的提示,隨即打開提示。

  “叮!恭喜宿主在剛果戰役中大獲全勝,以少勝多短時間內擊垮多勢力聯軍,獎勵經驗值二十萬,物品抽獎機會一次。”

  “叮!恭喜宿主收獲敢死隊小組,這是一支特勤員級別的小隊,獎勵經驗值五萬,獎勵特殊飛刀抽獎機會一次。”

  李年淡淡一笑,自己把兩次獎勵一起領取,沒想到還都有抽獎的機會。

  “物品抽獎開始!”

  “叮!物品抽獎開始......物品抽獎進行中......叮!恭喜宿主獲得新的物品,蜂窩陣近防炮係統。”

  蜂窩陣近防炮係統,是密集陣近防炮係統的升級版本。

  密集陣近防炮係統,是一種以密集火力作為支撐的近防係統。

  近二十年來,龘國海依靠它強大的技術優勢,在艦隊防禦領域,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密集陣近防炮係統,就是它的防禦係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該係統也被稱為龘國航母戰鬥群最後屏障,它能有效的打擊,各類飛行器和反艦毀滅性武器。

  各類飛行器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

  密集陣近防炮係統,該係統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現搜索、探測、評估、跟蹤和攻擊目標全自動化的近防武器係統,由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和花6六管20毫米加特林速射炮三部分組成。

  搜索雷達和跟蹤雷達配合使用,可在五公裏內確定反射麵積為0.1平方米的目標位置,並算出其運動參數,同時還可以監視己方炮彈的飛行軌跡,自動校正射擊參數。

  該係統在五級海情下可正常工作,既可由本係統控製台控製,也可以遙控方式使用,不需要炮手。

  除每分鍾4500發的高射速彈幕外,密集陣的攻擊係統中,還有一種使用貧鈾彈藥的毀滅性武器,其密度為鋼的2.5倍。

  光是一個密集陣近防炮係統,便已經令人聞風喪膽。

  早在數年前,密集陣近防炮係統已經不是龘國特勤方的專利,其它國家已經研發了自己的密集陣近防炮係統,隻是在威力方麵,與龘國的近防炮係統仍有差距。

  那麽蜂窩陣近防炮係統會有怎樣的威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