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依你
作者:跳水的鬆鼠      更新:2021-04-05 06:06      字數:3436
  <b></b>早朝過後,禦書房內。

  司伯言一身玄色紅紋常服,端然地盤坐在禦案之前,正批閱奏折。

  常內侍跪坐在禦案旁磨墨,幫忙整理奏折。內侍總管就站候一旁,冷眼瞧著,時不時地回答一些皇帝的問題。

  禦案之上,堆積著如山般的奏章。

  “陛下,懷王來了。”小內侍容回從外麵進來,輕聲匯報。

  聽見又是懷王,常內侍和總管的眉頭都皺了一下。暗道這懷王怎麽又來了?昨晚上不是才來過,還在宮裏歇了一宿,今早同陛下一塊兒上的朝?怎麽下了朝也不回,又來找陛下了?

  他們二人心裏頭還在亂想,司伯言已經清然開口“讓他進來罷。”

  懷王著一身上朝穿的親王行頭就進來了,晃晃悠悠到了司伯言麵前,衝著根本沒抬頭的司伯言行了一禮。

  “臣弟見過陛下。”

  “你怎麽還沒回去?今日不去兵營了?”

  司伯言目光還落在奏折上,很是客套地應付懷王。不過語氣要輕緩了許多,沒有什麽不高興的。之前對懷王的怨恨,都在聽說懷王在兵營裏受了各種“虐待”後煙消雲散。

  懷王聽到“兵營”兩個字就牙疼,皮笑肉不笑道“陛下昨晚不是說要讓德?愛華畫師驗畫?特來瞧瞧,怕這畫不好,到時皇兄又要怪罪。兵營那邊已經跟大將軍說好了,晚些再去。”

  “哦?”

  司伯言用細毫蘸了下朱砂,左手將右袖把住,執筆便在奏折上批下朱批,邊寫邊跟懷王閑聊。

  “難得你有如此心思,不過,就算這幅畫不錯,你也別指望朕給你調任。”

  昨晚懷王風風火火地趕來皇宮,直闖禦書房,興高采烈地告訴司伯言,自己得了一幅好畫。說是等不及,才在到手的第一刻帶進宮來,送給司伯言。

  司伯言都已經習慣了他這來來去去不定的行為,便也沒多計較。特別是在看見《八駿圖》那刻,司伯言有那麽一瞬間的驚豔,更是免了懷王擅闖之罪。

  問他是何人所畫,懷王卻是賣著關子沒說,隻說是畫坊裏新得的畫。並拐彎抹角說了好大一通,想讓司伯言看在這幅畫的份上,將他從兵營裏調出來,換個閑職做做。

  司伯言不答應,懷王就賴在了宮裏,又軟磨硬泡了一番,還是沒成功。早上順便去上了個早朝,下了朝準備回來繼續軟磨硬泡,而且他昨晚上還有事兒沒說,今日還得提上一提。

  沒想到司伯言一下子就戳穿了他的心思,懷王也不慌張,笑嘻嘻地套近乎。

  “皇兄說的哪裏話?臣弟就隻是想讓皇兄高興高興。”

  “行了,你什麽想法朕還不知?”司伯言果斷拒絕了懷王的諂媚,瞧了常內侍一眼,道,“給懷王賜座。”

  立馬有小

  宦官搬了張太師椅上來,擺在側邊。懷王過去就是往靠背上一靠,翹著個二郎腿,把腰間懸掛的金骨扇扯出來,捏在手裏把玩,眼睛時不時地就盯著司伯言,笑的滿麵春風。

  司伯言一抬頭,正對上他瀲灩的桃花眸,眉頭都不禁皺了起來。這人怎麽去了趟兵營,風流的性子是半點沒壓製下去,反而有更加肆意的趨勢?看來是大將軍下手還不夠狠,得找個時間再提提。

  幾次三番對視過後,司伯言實在忍不住,將筆擱下,看了眼自己的批語。

  “易家兄弟上折,說是孟國如今安定無事,欲請調金山關,皇弟以為如何?”

  易家兄弟乃是大將軍易平昇的兩個兒子,常年鎮守邊關。因為易家人的鎮守,幾十年來,孟國無半點侵犯的苗頭。

  金山關,是育國與大氏邊界上的重要關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然而一旦被敵方占領,那敵方便有更大的優勢來進攻大氏。

  如今易家兄弟有此想法,想必也是知道了育國的狼子野心,想盡忠報國,擔當大任。一旦育國與大氏開戰,育國定然是要先攻下金山關。易家兄弟便可以第一時間浴血奮戰,誓死守下金山關。

  “聖上都做了決定,還要臣弟說什麽?”懷王吊兒郎當地不想參與。

  司伯言淺笑道“你隻管說說,朕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討好到點子上,說的好了,朕便考慮考慮,看你什麽時候調任。”

  懷王眼睛一亮,將扇子一合敲了下手心道“此話當真?”

  司伯言道“君無戲言。”

  “臣弟以為……”

  懷王立馬搖頭晃腦地說了起來,神色依舊痞然。

  “孟國不敢再犯,便是因為易家兄弟所守,他們一旦離開,孟國能否如此安生便不可得知了。若是育國趁機拉攏孟國,不從金山關進犯,而是同孟國從上而下,那大氏才是要大禍臨頭。畢竟,孟國離圭都甚近,且多鐵騎,若成攻勢,定然凶猛。”

  司伯言靜靜聽著,等著他最後的結論。

  “因此,易家兄弟還是守在原地比較穩妥。金山關那邊,可以派十三郡的都尉師德前去,加強鎮守。”懷王雲淡風輕地出著主意,“至於十三郡都尉的位置,可以讓淩如山去坐坐。”

  淩如山自從守護十三郡的兵器庫出了差錯後,就被司伯言一旨丟去了南方的險山荒地,當了個小都尉,想讓他趁機把那邊的惡民給整治一番。

  一年過去,淩如山也才上任半年。

  短短半年,那邊的惡民土匪都被他剿滅的差不多了。郡守這幾個月多次在奏折裏表揚淩如山的功績,也算是將之前的罪過給抵消了。

  “皇兄,覺得臣弟說的如何?”懷王說罷,便挑眉詢問司伯言。

  司伯言將

  手中的奏折隨手一合遞給常內侍,道“倒是有幾分道理。擬旨,將十三郡都尉師德遷為鎮西大將軍,即刻前往鎮守金山關。嶺山郡都尉淩如山除匪製暴,功不可沒,即刻上任十三郡都尉。”

  “是。”

  常內侍應聲退下,找人擬旨去了。

  經過剛剛那番探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皇帝是故意想試探懷王的能力。而且常內侍剛剛整理奏折時,發現司伯言給易家兄弟的奏折上的朱批,大意也與懷王之意差不多,安撫易家兄弟好好守住當下便可。

  常內侍和總管心裏同時響起一個聲音陛下是真的要開始重用懷王了。

  “皇兄,你這麽就聽了臣弟的話,臣弟真的不甚惶恐。”懷王裝模作樣地捂住胸口道,“能得陛下如此垂青,臣弟覺得不如到東閣裏當個學士,時不時地跟皇兄獻計。”

  “你的想法是好。”司伯言似笑非笑道,“朕也如適才所言,將你調任。”

  懷王滿是期待地等著司伯言接下來的話。

  “將你從校尉升為左騎射將軍,更好地幫大將軍管理軍營。”

  “啊?”

  懷王如遭霹靂,也不怎麽笑的出來了,騰地一下站起來。麵對司伯言不容置喙的皇威,懷王咬了咬牙,打碎牙齒往肚裏吞,皮笑肉不笑地行了一禮。

  “臣弟謝過陛下。”

  “皇弟客氣了。朕是看你如今都能談論軍防任將之事,還頗有道理,說明在軍營裏得了不少的鍛煉。朕想讓你再多鍛煉鍛煉。”司伯言淺笑,滿目慈愛,道,“別辜負朕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陛下說的是,臣弟定當好好做事。”懷王苦道。

  “陛下,德?愛華畫師來了。”容回又進來通報。

  司伯言如今心情不錯,聽到德?愛華來,更是愉悅,擺袖道“讓他進來。”

  不多會兒,從外麵進來個棕黃色頭發,白膚碧眼的高個男子,穿著明顯異域風的白色長袖短衣,刺繡繁複的黑色馬甲,還有南瓜色的燈籠似的長褲以及短靴。

  懷王是頭回見到這麽個人,好奇之心立馬升起。

  聽說,他是英吉利亞國的畫師。去年,他們的使臣來國之前,大氏還從來沒有跟英吉利亞國有過交流。

  他們的使臣說,在幾十年前,他們國家曾有批人航海時出了事故,被南方漁村的人救了下來,在大氏的南方生活了一陣子。

  那些航海者學會了這裏的語言不說,也看到了大氏的繁華,回國後就見了他們的國王,說了這段奇遇。

  英吉利亞國早就通過其他國度,對東方文明有種向往。就培養了一批使臣,準備充足後,在去年來了大氏。

  當然,司伯言也沒讓他們失望,賞賜了他們諸多的黃金白銀還有絲綢茶葉之類。英吉

  利亞國的使臣在得知司伯言愛畫之後,便將德?愛華留了下來,以求往後的交流往來。

  德?愛華徑直走到禦案前,單手放到肩膀上,行的是他們國家的禮節,用帶著濃重口音的大氏官話道“德?愛華見過陛下,陛下萬福。”

  “免禮。”司伯言抬了抬手。

  德?愛華瞧了懷王一眼,露出疑惑,不過也沒有表現很足的好奇心。

  他雖然漂洋過海來到大氏已經一年,但一直在宮中,接觸比較多的是後宮的妃子,外臣都沒見過多少,這位不認識也是正常。

  “皇弟,這位是遠渡而來的英吉利亞國的宮廷畫師,德?愛華。名德,姓愛華。”司伯言興致濃濃地向懷王介紹這個人的身份,“他的畫技十分高超,聽說在他們國家都是數一數二的。”

  德?愛華錯愕又好奇的瞧了懷王一眼,暗道這個國家的皇帝為什麽叫另外一個人為皇帝?

  麵對德?愛華,懷王收斂了自己的風流姿態,拿出了大國親王該有氣勢和氣度,有禮有節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遠渡而來不容易。”

  (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