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個都沒有
作者:跳水的鬆鼠      更新:2021-02-01 03:39      字數:3401
  <b></b>常樂斜眼看他,等了半天就隻等了這麽一句話,當即不滿“我說懷王,你就掏點錢出來,做做好事唄。”

  “他們的教育之事,自有郡史掌管,朝廷也給郡史署門撥了不少銀錢,你若有心建學堂,應當去同郡史說。”懷王含笑偏頭,給她指上一條明路,“沒準兒,李郡史早就安排好了。”

  常樂將信將疑,想起李郡史這個人來就覺得不靠譜,生怕這群乞童落在李郡史的手裏會變成和他一樣的笑麵虎。這也是她一直不願意問李郡史建學堂一事兒的原因。

  如果是李郡史提出建學堂的主意。他們以後肯定就是李郡史管了,她就算看到不妥之處,也插不得半點手。

  “雖然他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但是我帶過的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學生,我不放心交給別人。”常樂踮著腳尖,滿是慈愛地看著這群乞童,扭頭笑道,“不然這樣,就當是我找你借的錢?”

  “那你是想靠賣畫還本王的錢?”懷王低聲問上一句,“那你可能這輩子都還不清。”

  常樂眯眼看他,左右瞧了瞧,除了十裏沒其他人在,立馬反問回去“上次你說圭都的大官買我的畫,我也畫了,最後你賣了多少錢?”

  懷王頓了一刻,瞥了眼她腰間懸著的象牙骨扇,終是善心大發,道“二十兩。”

  旁邊的十裏聽著,頓時心花怒放。

  “二十兩?”常樂眼睛都綠了,湊近幾分,抿唇喜道,“這個大官是誰啊?能花怎麽高的價錢?還是說,你一直都是賣的這麽高,但是瞞著我,悄悄和柳齋主分了?”

  “這回是遇著了貴人罷了。”懷王用扇子敲了敲她的額頭,阻攔她的接近,“等過兩日,你去找成言拿錢就是。”

  常樂看到有幾道好奇的目光看過來,清了清嗓子直起身,麵上含笑一本正經。等其他人各做各的了,她又偏過頭,小聲出主意。

  “不然,我再畫個百十來幅,你全都賣給這位大貴人?”

  那幾千兩的銀子她很快就能湊夠了!

  懷王的神色卻是變得另有意味,忍俊不禁“你要是敢塞過去百十來幅,你這生意也別想做了。”

  暗笑常樂真是異想天開,百十來幅。那到時候怕是就會出現,從此君王不早朝,日日閉門中的荒誕情況了。到時候還想做生意,文武百官不把她拎出來淩遲就怪了。

  “有你在,你可是聖上的親弟弟,生意怎麽可能會黃?”常樂撿好聽的說。

  這話卻是拍在了馬蹄子上,懷王瞧都不瞧她一眼。

  “你敢出賣本王,這生意黃的更快。”

  更有可能,他跟著一塊兒遭殃。

  常樂隻當他說的誇張,無奈一歎“飽漢不知餓漢饑啊。”

  “夫人,夫人,太守老爺叫您去前衙。”小石子這幾天跑下來,身形也不見有半點的銷瘦,臉蛋身材依舊是圓嘟嘟的,“太守老爺說,懷王要是有時間的話,請懷王也一同前去。”

  常樂隱約猜到是因為什麽事。

  殺人凶手處理了,下麵要處理的,就是這群乞童了。

  瞧著常樂和懷王出門,正在吹牛的皮蛋兒目光閃了閃,嘴裏卻是沒停。餘光瞥見他們的身影消失,這才繼續樂嗬地跟乞童說之前去淨水巷引誘野人的偉大壯舉來。

  乞童們卻是漸漸失了興趣,靜坐在地上,一語不發。已經習慣了在衙門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且還有東西可學,他們絕大多數已經不想再回到之前的乞討生活了。

  “先生,我們以後還能繼續學書嗎?”

  小山楂站在兩位學士跟前,仰著腦袋,眨著渴求的眼神。

  楚楚可憐的模樣,讓兩位學士皆是一陣心疼。他們二人相視一笑,拍著小山楂的腦袋。

  “幾位老爺會安排好的。”

  前衙的偏廳,太守、刺史、郡史都在,人還是蠻齊的。

  常樂和懷王進來,三位官員起身,朝懷王行禮。各自就坐,衙役奉茶。

  “如今案子已經解決,衙門也不能再繼續收留這些乞童了。為此,特意請各位來,說個對策。”張長修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常樂身上,“本官之前與李郡史商量過,將他們之中好學之人挑出,送到郡史署下的學堂之中學習,郡史署也會撥出一批善款來資助他們今後的生活。現在請李郡史說一下情況罷。”

  李卓悠悠起身,甚是有禮地向各位一行禮。

  “經審核,沒有合適之人。”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常樂不敢置信地看向李卓。

  張長修眉頭一皺,重複確認“一個都沒有?”

  “沒有。”李卓認真點頭,端著儒士的架子,雙目望著前方道,“官家出資培養之人,當是日後入仕為官者。而為官者,必當身家清白。他們淪為乞兒,從出身上便難以入仕。”

  李卓之言誠懇,眾人皆沉默,沒有一個再反駁。畢竟,理由正當。

  “他們又不是自願為乞的。”常樂忍不住替那些乞童說話,“那史上有的乞丐還當上皇帝了呢?”

  堂中幾人相互看了看,仔細地搜尋了一下腦子儲存的史載。終是,無果失敗。

  “不知太守夫人說的是哪位皇帝?”李卓疑惑開口,他不允許自己知識權威的地位被挑戰。

  常樂見他們的表現,想著他們的曆史上大抵是沒有朱元璋這位皇帝了,吞吐兩下,強辯道“那史上總有乞丐為官者罷?”

  “這是有的。史上最有名的將軍李青便是乞者。”李卓溫和地幫她舉了一個例子,在常樂找到理論支撐欣悅之時,麵不改色繼續道,“但是,當時是亂世,憑戰勳為官為爵,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李青將軍出身並非乞丐,而是農戶,乃清白之家。因生活所困為乞。”

  常樂抓住這兩點,將將要開口懟回去,李卓又提前開口“本官已經查過這些乞童的出身,他們或母為娼,或父為盜,自幼為乞。若是隻是因為生活貧困,被迫為乞,本官也就收了。”

  “這是什麽說法?”常樂難以理解地看向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官員。

  李卓瞧向張長修,見張長修沒打算跟太守夫人解釋,便繼續開口道“身家不清白者,自幼耳濡目染,形成劣根,即便以後成材做官,這些劣根性也會影響他們為官的方式與方法,從而對朝廷造成影響。”

  “你這話說的,好像身家清白的人就不會貪腐,不會虐政,不會做些危害朝廷的事兒來。”常樂沒好氣地反駁兩句。

  李卓也不急惱,一板一眼繼續認真道“既然出身清白的官員都有可能成為朝廷的蛀蟲,那我們為何還要培養一個本來就是蛀蟲的人進入朝廷呢?”

  “你!”

  “太守夫人,莫要急惱。李郡史所言雖然直接,卻也是事實。”江從善抬手虛空往下壓了壓,試圖壓住常樂身上的急躁之氣,無奈卻很冷靜,“太守夫人對他們一片好心,我們都是看在眼裏。但郡史也是從大局考慮。選官,除了才學之外,也要家世清白,品行端正,外表堂儀。這些規矩都是經過各方麵思慮總結而來,並非憑空而立。”

  “我知道。”常樂表示理解地點了點頭,暗吐一口氣,表現出自己不急的樣子來,“但其實,他們有的人也隻是想學學詩書經綸,郡史不是正社會風氣,打破十三郡愚昧的狀態嗎?這……”

  “太守夫人說的是一個道理。本官的職責,確實是要減少愚昧之人的存在,所以大建學堂,另外也促進幼童入學之事。”李卓不緊不慢地一條條擺出來,“但是,本官能做的,底線就是降低學堂收取的酬資,若有的家戶連最低的酬資都付不起,無法送孩童入學堂,那本官也是無法的。讓百姓富足之事,便是太守的職責了。”

  李卓不動聲色地將責任推到張長修身上,常樂卻沒如預料般找張長修的麻煩,而是繼續糾纏著李卓。

  “太守不是說,可以用官銀,還有富商……”

  “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培養出來的孩童,可以成為朝廷的棟梁。而這些乞童,從一開始便沒了資格。”李卓言語犀利,修養卻還是在的。

  常樂知道這些都是應該的,也不想無理取鬧。眼珠子轉了轉,還是想再爭取一下。

  “那小山楂和小石子呢?他們可是清白人家,是遭了難才被迫行乞,這可是符合郡史之前說的情況。”

  李卓抿唇道“他們的原籍卻不是十三郡,若想入學,他們當回原籍,由當地的郡史負責。”

  真的是所有的理都讓李卓給占了,常樂沒有半點反駁或插縫的可能。

  “這麽說,你們官家是無法管他們的死活了?他們這輩子,也隻能行乞了?”

  常樂悲從心起,有些疲憊地雙手掐腰,挺直了腰杆。手指卻碰到了腰間的折扇。

  是懷王賜給她的折扇。

  常樂靈光一閃,一把抽了出來,目光順著看向懷王。

  懷王懶散地靠著椅子,吊兒郎當地坐在主位上,自喝自茶,閑了像看戲一般聽他們爭論幾句,累了就癱著,晃兩下扇子打發時間。

  真是很符合他養老的人設了!

  “此話也不能這麽說。”李卓微微一笑,“隻是本官這邊是不行了。他們無法入仕,上流行當難進,但一些低賤行業是可以去的,如果有幸,也能果腹混跡一生。這一切,就看他們的運氣了。如果想早些替他們解決,就看太守有沒有法子了。”

  。